第18章
- 云雀高吭
- 黑風大俠
- 3009字
- 2020-06-27 13:50:00
由哥的母親病重多日,喪葬用品早就備下,連夜宅子就改頭換面,所有人全都披上麻戴上孝。
婦人們幫著給故去之人凈好身,正在穿衣之時,一直茫然若失的由哥卻突然覺醒,堅持要給故去的娘親穿衣。沒有人忍心拒絕,給故去之人穿好中衣,她們將由哥叫進屋。
靈堂準備妥當后,已是晨光熹微。由哥一夜未合眼,誰勸都不聽,固執地跪在靈堂前守喪。半步不肯挪,滴水不肯沾。
從昨晚到現在,他沒有掉過一滴淚,縱是他從小就不愛哭,孟歌也能感受到他心中的狂風暴雨:“由哥,別太傷心了。都說你親娘是因為終于找到你,心結已了才肯閉眼的,她去時心中定然歡喜。得償所愿,這是喜喪。”
他沒有任何反應,仿若未聞。
太陽照著往常的速度慢慢劃過天空。孟歌本想著先回魚梁去報個信兒,但實在放心不下魂不守舍的由哥。她估摸著要在此地呆上三四天,等由哥的生母下葬后才能回去,信都寫好了卻苦于沒有送信的法子。他們這些修仙之人都沒辦法通過的仙障,更不用說尋常信鴿了。
大人之間倒是常常有書信往來,可用的都是極為特殊的傳信秘法,這種秘法要等結丹后才能學。
太陽西沉,暮色四合。孟由繃得板直的身體忽然動了動,轉過身用眼神喚她近前。抓住她伸出的手臂,艱難地伸直已經失去知覺的膝蓋,幾乎整個身體都靠在她身上了,孟由才勉強站起來,痛到無意識地嘶嘶倒吸冷氣。
“餓不餓?吃點東西吧。”孟歌心疼不已。
孟由搖搖頭,一瘸一拐地往前走:“我們回去吧,已經在外面整整兩天,不知道學院那邊會鬧成什么樣子。”
孟歌大吃一驚:“這就走了?不送她下葬嗎?”
“……我與她緣分本就淺,”孟由略停頓幾拍,“為她穿衣、守靈——足夠了。來魚梁時,父親將族中子弟交付與我,我怎能辜負他的期望?”
孟歌拽住他的手:“我可以先回去報信,你就留下來等下葬后再回去?”
迎面似乎狂沙大作,孟由低頭閉眼抵抗風刀,等風聲漸緩,他回過頭,一臉嚴肅道:“孟孟,由哥求你件事?”
“你說?”孟由擰擰眉。
“這件事不要跟任何人說。”他的眼神灼灼,像是心火燃燒過旺以致映進眼簾,為他的懇求添上迫切的焰火。
孟歌不解:“為什么?”
他卻不解釋,只是懇切地重復:“答應我,不要跟任何人說,包括父親和母親!”
一如既往的溫柔,只是這次,溫柔的底色換作痛徹心扉的悲戚。他近乎哀切的懇求,比世上任何威壓都更具壓迫感,孟歌整張臉皺到一起,心有不甘地舉手投降。
他沒跟任何人打招呼,悄無聲息地退出這家人的生活,一如他不經預告地出現。
急匆匆跑到渡頭,可還是晚了好幾步,渡頭上守著一隊官兵,戒備森嚴地宣告今日已經休渡。
水路不通就只能改走陸路,打聽了好幾人都這樣說,翻過襄靈山往漢水的上游走,距梁家鎮十公里的地方有一個野渡,無人看管。
正是初到之時,魚梁派人來接他們的那個渡口。
夜晚穿山越嶺頗為辛苦,孟歌與孟由的法力都不足以長久聚光,只能輪換著來。孟由整整一天滴水未沾,雖然他忍耐得住,肚子腸胃卻忍耐不住,走了半炷香的功夫就開始唱起空城計。
沿路摘些野果子給他充饑,只是還沒到成熟的季節,盡是些酸果子,反而激發出胃口,腸肚胃袋齊心協力將空城計唱得更響。
孟歌無可奈何地仰天長嘆:“你這肚子鬧得這么歡,就算有野味也被嚇跑了。”
人在狼狽時反而更容易笑,或許是自我解嘲,又或許是跌落谷底才猛然發覺人生也不過如此,孟由噗嗤噗嗤笑得抖起肩膀。
孟歌還是頭一回體會到焦頭爛額,既擔心由哥的狀況,又憂慮該如何通過仙障,她默默祈禱葉遠星能足夠有義氣繼續等她們回去。
穿過密林,視野豁然開闊,一座寺廟赫然映入眼簾,昏黃閃動的燭火簡直比日過中天的太陽還令人振奮。孟歌不管三七二十一,拉著由哥“咚咚”地敲響廟門。
開門的是個小沙彌,大概十二三歲,長眉細眼,模樣清秀:“請問施主是要借宿嗎?”
“不,我們來討債。前年春天,我在家鄉上云偶遇一化緣的和尚,雖然他修佛道,我修無為道,但念在大道相通,遂為其慷慨解囊。秋天又遇一和尚,依舊如此,今年開春在榆陽,雖然同為風餐露宿的游人,依舊慷慨解囊。小沙彌,我請你的同伴吃了三頓飯,還我兩頓是不是應當?”
小沙彌從未遇到如此強詞奪理之人,一時半會兒愣在原地。
孟由責備地將她推到身旁,歉疚地解釋:“小師父,對不住,舍弟口無遮攔。其實他的意思是為我們兩人討頓飯罷了,不知小師父是否方便?”
小沙彌眨眨眼睛,恍然大悟地點點頭:“兩位施主請進。”
恰好碰上晚課時間,廟里其他和尚全在大堂里念經。小沙彌將他們引進膳房,踩著小凳子從灶上的大鐵鍋里舀出兩碗稀粥,端出兩碟醬菜,又補上句:“還有炊餅,就是已經涼透了。”
“沒關系,粥挺熱乎,餅冷點不礙事!”孟歌攔住不忍再給人添麻煩的孟由。
小沙彌又取出兩塊炊餅。
“你們都是修仙之人?”許是看兩人吃相太過狼吞虎咽,小沙彌略顯驚異地詢問。
孟歌理所當然地點點頭,嘴巴忙著咀嚼,她守著由哥一整天,吃的東西都只是為了墊墊肚子。
孟由羞赧地點頭。
小沙彌一本正經地作沉思狀,他摸著下巴指指孟歌:“你確實像是修仙人,不過你卻不像。”
最后他指著孟由。
孟歌看見由哥執筷的右手劇烈地抖了抖,及其不悅地嗤笑:“他為什么不像?”
“修仙之人修的是自我道,你性情桀驁不羈,難馴于世,確有修仙的天賦。而這位兄長,忠厚溫和、善解人意,又性情悲憫,修自我道將困難重重。不過我佛家修的是眾生道,這位兄長若改修佛道,劣勢將轉換為優勢,正是揚長避短。”
孟歌輕哼一聲:“小沙彌,你連做晚課的資格都沒有呢,倒先在這里布起道來了?”
戳中痛處,小沙彌水嫩的臉頰憋得通紅,不服氣地反駁:“我年紀雖小、資歷雖淺,不代表我說的話沒有道理。這么簡單的道理誰都懂,只不過你們大人最愛自欺欺人!”
“我且問你,既然你們修的是眾生道,那還講什么四大皆空?戒什么嗔癡貪?”
“佛家磨煉自我是為普渡眾生,與追求飛升成仙的自我道修煉相比,自是天差地別。”
“小和尚,你們佛祖不是講究眾生平等嗎?我們修仙之人怎么就不在這眾生之列?怎么就差人一等了?”雖然小沙彌的言語中處處透露出對修仙之人的不屑,但終究是小沙彌。孟歌雖非君子,但也沒必要跟小孩子吵出個高下。只是,小沙彌輕飄飄的一句話卻像平原起颶風,由哥先是臉色劇變,接著神魂失散,好像心房被連根拔起。心火“轟”地一聲被點著,孟歌恨不得從天而降一桶糯米糊,好將小沙彌的嘴糊起來。
“靈山,休要胡言亂語。”呵斥從門外響起,一個連臉上皺紋都仿佛在訴說深刻佛法的高僧緩緩走進來,他抬起不茍言笑的臉,堅毅的嘴角不怒自威:“小子不知天高地厚,言語失當,望施主寬宏大量,不與小子計較。今后,老衲必將好好管教小子。”
沉沉深夜,燭光昏黃,這人卻好像沐浴在晨鐘暮鼓的祥和寧靜中,不高不矮不胖不瘦的身材像巍峨重山,不急不緩地散發出威嚴不可侵犯的氣息。孟歌從未見過如此沉穩厚重之人,心中生起怵意:“高僧言重了,倒是我與兄長應當感謝貴寺一飯之恩。”
想了想,孟歌掏出十幾枚銅錢:“雖是世俗之物,但對世俗之人來說也是珍貴之物,還請以此聊報恩情。”
高僧微微一笑,收下銅錢:“雖居深山潛修佛法,但終究居俗世,即為俗人。俗人碌碌,為此操勞一生,確是珍貴。施主以珍貴之物換珍貴之物,又何來恩情之說?”
“雖是珍貴之物,卻不是萬能之物。”
孟歌拉起失魂落魄的孟由,向高僧小沙彌行禮告辭。兩人走到門口,那高僧卻突然叫住他們:“施主,老衲法號臨潁,若將來有心結難解之處,老衲樂意效勞。”
這老和尚!話雖是看著他們倆說的,但每遇停頓強調之時,眼睛卻總是停留在由哥身上。
“多謝費心。看來我得從現在開始,日夜祈禱那一天永遠不會到來。”
高僧絲毫不以為忤,依舊微微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