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越是難熬的時候,越要笑出聲來
- 林照陽
- 1293字
- 2020-07-02 15:36:50
為什么別人的話總會影響你
“他人就是地獄!”
薩特說出了很多人心有所感卻沒有勇氣說出來的話。很多人認為“仇視他人”是病態的個人主義,然而,這不過是對這句話的誤解。世界上的確有很多人生活在“他人的地獄里”,原因很簡單,因為他們太過于依賴別人的判斷而失去了自我。
那么,為什么我們會對別人的判斷產生依賴,甚至深信不疑呢?
美國心理學家在1946年設計了一份問卷,并向200名在校大學生發放了這份問卷。大學生們對這份問卷的回答在極大程度上證明了“虛假意見”的普遍存在。為了避免暴露自己的真實意圖,心理學家在問卷中混雜了許多無關緊要的問題;而事實上,其中只有兩道題的答案才是真正被他們所關注的。
問題一:以下四個說法中,哪一個與你對《金屬生活》一書的評價最為一致?
A.這是一本很好的書籍。
B.這本書不僅很好,而且出版意義重大。
C.這本書不過如此,盡管有些值得贊賞之處。
D.這本書一無是處,遠非如我聽到的評論那樣。
心理學家隨后進行了數據的統計,并在結果中發現,選擇這四個選項的大學生所占的比例分別是41%、15%、10%和0%。也就是說,有66%的大學生表達了他們對這本書的態度,而有34%的大學生沒對這本書做出評價。同時引人深思的是,第四個選項的選擇人數居然是0——在發表了自己意見的大學生中,居然沒有一個人選擇這一項(一種極端的負面評價)。
可是實際上,這本名為《金屬生活》的書并不存在,更談不上“眾所周知”,這本書是心理學家憑空捏造出來的。也就是說,有66%的人會在一定情形之下,對一本自己完全不了解的書籍發表意見。
問題二:你支持還是反對亂倫?
A.非常支持。
B.支持。
C.反對。
D.堅決反對。
大學生們在這個問題的作答上更是令心理學家啼笑皆非。選擇A、B兩項的大學生居然占到了總人數的35%。也就是說,有35%的大學生認為亂倫是一件值得鼓勵和支持的事。
事實上,在20世紀40年代,“亂倫”一詞的含義并不像現在一樣被人們廣泛地知曉。對于絕大多數大學生來說,他們是在根本不清楚這一詞語的真實含義的情況下匆匆地發表了自己的意見。
心理學家認為,我們中的絕大多數人都有向別人發表“虛假意見”的可能,這種發表“虛假意見”的現象確實是廣泛存在的。那么,怎樣才能降低發表“虛假意見”的概率呢?
心理學家隨后將這份問卷中的這兩個問題加以修改,并對另外200名大學生進行了實驗。
問題一:若你讀過《金屬生活》一書,請對此問題作答,下列選項中哪一個與你對這本書的評價最為一致?
問題二:若你清楚“亂倫”一詞的含義,請問你對亂倫的態度如何?
心理學家對這200名大學生的回答進行了統計,發現居然有80%以上的大學生沒有對問題一作答,而70%的大學生對問題二采取了沉默的態度。
心理學家認為,人與人之間廣泛地存在著“虛假意見”,盡管這種意見可能聽起來有道理,但對我們毫無益處,甚至會導致我們做出一些錯誤的決定。事實上,很多時候他人的意見是在他們自身并不清楚事實或并不了解真實情況的情形下發表的,參考的意義并不大,所以我們在大多數情況下應該堅持自己的意見。
堅持自己的意見,歸根到底在于堅持自己的思想。你要確定并且堅信:你的快樂掌握在自己手中,不要讓他人左右你的思想。不管“他人的地獄”如何禁錮著你,你都有權利和能力掙脫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