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C++實踐進階之道:寫給程序員看的編程書
- 陳黎娟
- 1047字
- 2020-06-29 11:37:38
2-7 理解編碼上機調試和步驟
學習新的程序設計語言的最佳途徑是盡早地用它編寫程序,進行程序的調試,解決實際問題。讀者可以從最簡單的第一個程序開始,逐步介紹C語言基于函數的程序結構,變量與常量、算術運算、循環結構、基本輸入輸出標準函數,使讀者了解一個C語言程序的基本框架和它的書寫格式。至于有關語法規則細節,讀者先不必深究,學到有關章節時自然會理解。通過介紹Turbo C或者Borland C++或者Visual C++集成開發環境的使用,要求讀者掌握一個C程序的編寫、編譯、連接、調試、直到成功運行的全過程,并能夠動手上機操作。突破了這一步,讀者慢慢就能吸收各種語法的特點,慢慢就能走向成功。在這之前需要理解編譯、鏈接這些基本概念。
C語言是一種編譯型的高級語言,描述解決問題算法的C語言源程序文件(*.c),必須先用C語言編譯程序(compiler)將其編譯,形成中間目標程序文件(*.obj),然后再用連接程序(linker)將該中間目標程序文件與有關的庫文件(*.lib)和其他有關的中間目標程序文件連接起來,形成最終可以在操作系統平臺上運行的、二進制形式的可執行程序文件(*.exe)。所以從紙上寫好的一個C語言源程序文字到可以在計算機操作系統平臺上執行的可執行程序文件需要經過以下幾個上機步驟,一般程序上機調試流程如圖2-6所示。

圖2-6 一般程序上機調試流程
(1)編輯(Edit):用任何一種編輯程序將源程序文字輸入計算機,形成源程序文件,這期間必須注意嚴格按照C語言的語法規則,特別注意編輯程序是否添加了格式字符,千萬不可出現額外不允許的特殊字符,例如全角的關鍵字。
(2)編譯(Compile):將上一步形成的源程序文件作為編譯程序的輸入,進行編譯。編譯程序會自動分析、檢查源程序文件的語法錯誤,并按兩類錯誤類型(Waning、Error)報告出錯行和原因。用戶根據報告信息修改源程序再編譯,直到程序正確后,輸出中間目標程序文件。
(3)連接(Link):使用連接程序,將上一步形成的中間目標文件與所指定的庫文件和其他中間目標文件連接,這期間可能出現缺少庫函數等連接錯誤,同樣連接程序會報告出錯誤的信息。用戶根據錯誤報告信息再修改源程序再編譯、再連接,直到程序正確無誤后輸出可執行文件。
(4)運行(Run)調試:上步完成后,就可以運行可執行文件,得到運行結果。當然也可能由于解決問題的算法問題而使源程序編寫具有邏輯錯誤,得到錯誤的運行結果。或者由于語義上的錯誤,例如用0做除數,出現運行時錯誤(Division by zero)。這就需要檢查算法問題,重新從編制源程序開始,直到運行結果正確。如何保證結果的正確性?需要設計出測試計劃,進行全面、細致而艱苦的測試工作。
- Learning NServiceBus(Second Edition)
- Getting Started with React
- Node.js 10實戰
- Visual FoxPro程序設計教程(第3版)
- Android開發精要
- 跟小海龜學Python
- JavaScript by Example
- STM32F0實戰:基于HAL庫開發
- 從Java到Web程序設計教程
- 分布式架構原理與實踐
- Microsoft Windows Identity Foundation Cookbook
- Visual C++ 開發從入門到精通
- jQuery EasyUI從零開始學
- 計算機視覺實戰:基于TensorFlow 2
- LabVIEW案例實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