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上篇 宏觀理論政策綜述

解讀2016年全國“兩會”

一、2016年全國“兩會”概況

2016年3月3日~3月14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會第四次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主要議程包括:聽取和審議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工作報告和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以來提案工作情況的報告;列席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聽取并討論政府工作報告及其他有關報告;討論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草案;討論慈善法草案。

2016年3月5日~3月16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主要議程包括:審議政府工作報告;審查和批準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審查和批準2015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16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的報告,批準2016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審查和批準2015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2016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的報告,批準2016年中央預算;審議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提請審議《中華人民共和國慈善法(草案)》的議案;審議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工作報告;審議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審議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

二、2016年全國政府工作報告解讀

在2016年3月5日開幕的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了政府工作報告。報告對2015年工作和“十二五”進行了回顧;列出了2016年重點工作和主要預期目標;明確了“十三五”主要目標任務和重大舉措。李克強在報告中說,擁有9億多勞動力、1億多受過高等教育和有專業技能的人才是中國的巨大優勢。實現新舊動能轉換,推動發展轉向更多依靠人力人才資源和科技創新,既是一個伴隨陣痛的調整過程,也是一個升級的過程。一些媒體和專家對報告中的亮點予以分析解析,具體如下。

關鍵詞1:經濟增長預期6.5%~7%

【報告摘要】2016年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國內生產總值增長6.5%~7%,居民消費價格漲幅3%左右,城鎮新增就業1000萬人以上,城鎮登記失業率4.5%以內,進出口回穩向好,國際收支基本平衡,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增長基本同步。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下降3.4%以上,主要污染物排放繼續減少。

經濟增長預期目標6.5%~7%,考慮了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相銜接,考慮了推進結構性改革的需要,也有利于穩定和引導市場預期。穩增長主要是為了保就業、惠民生,有6.5%~7%的增速就能夠實現比較充分的就業。

【解讀】當前我國經濟增速換擋,結構調整陣痛,新舊動能轉換相互交織,發展面臨挑戰更為嚴峻。但經過多年快速發展,經濟韌性強、潛力足,回旋余地大。全國政協委員、經濟學家厲以寧說,中國經濟下行壓力仍然存在,但重要的是要有信心。只有通過改革和進一步發展,才能“轉”到新常態所需要的增長上去。

關鍵詞2: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報告摘要】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增強持續增長動力。圍繞解決重點領域的突出矛盾和問題,加快破除體制機制障礙,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高供給體系的質量和效率,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

【解讀】“供給側改革要做好減法,更要做好加法。”全國政協委員、全國工商聯副主席茅永紅說,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既要落實好“三去一降一補”重點任務外,更得在改善產品和服務供給上下功夫,充分提高供給體系的質量和效率。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李偉認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內容豐富,2016年的重點是“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既包括體制機制改革內容,也包括很多政策調整內容。

關鍵詞3:新經濟

【報告摘要】做好“十三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必須著力把握好三點。一是牢牢抓住發展第一要務不放松。發展是硬道理,是解決我國所有問題的關鍵。今后五年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階段,各種矛盾和風險明顯增多。發展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必須毫不動搖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推動科學發展,妥善應對挑戰,使中國經濟這艘巨輪破浪遠航。二是大力推進結構性改革。當前發展中總量問題與結構性問題并存,結構性問題更加突出,要用改革的辦法推進結構調整。在適度擴大總需求的同時,突出抓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既做減法,又做加法,減少無效和低端供給,擴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給,增加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供給,使供給和需求協同促進經濟發展,提高全要素生產率,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三是加快新舊發展動能接續轉換。經濟發展必然會有新舊動能迭代更替的過程,當傳統動能由強變弱時,需要新動能異軍突起和傳統動能轉型,形成新的“雙引擎”,才能推動經濟持續增長、躍上新臺階。當前我國發展正處于這樣一個關鍵時期,必須培育壯大新動能,加快發展新經濟。要推動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加快成長,以體制機制創新促進分享經濟發展,建設共享平臺,做大高技術產業、現代服務業等新興產業集群,打造動力強勁的新引擎。運用信息網絡等現代技術,推動生產、管理和營銷模式變革,重塑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改造提升傳統動能,使之煥發新的生機與活力。

【解讀】全國政協委員車黎明表示,通過創新驅動,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不斷釋放,新能源汽車、生態產業、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新經濟亮點頻出,發展不斷加速,成為中國經濟的新增長點和新引擎,這些新經濟構成的新動能,將對經濟發展產生持續利好。

關鍵詞4:扶貧攻堅

【報告摘要】今年要完成1000萬以上農村貧困人口脫貧任務,其中易地搬遷脫貧200萬人以上,繼續推進貧困農戶危房改造。中央財政扶貧資金增長43.4%。在貧困縣推進涉農資金整合。堅持精準扶貧脫貧,因人因地施策。大力培育特色產業,支持就業創業。解決好通路、通水、通電、通網絡等問題,增強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發展能力。國家各項惠民政策和民生項目,要向貧困地區傾斜。深入開展定點扶貧、東西協作扶貧,支持社會力量參與脫貧攻堅。扶貧脫貧是硬任務,各級政府已經立下軍令狀,必須按時保質保量完成。

【解讀】全國人大代表李松泉說,目前各地精準扶貧加速推進,地方政府“扶貧軍令狀”正在落地。下一步要對民族地區、邊疆地區、貧困革命老區、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偏愛一分,高看一眼”,把脫貧攻堅同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擴大有效供給、化解過剩產能有機結合,確保完成任務。

關鍵詞5:政府自身建設

【報告摘要】加強政府自身建設,提高施政能力和服務水平。重任千鈞惟擔當。面對異常艱巨復雜的改革發展任務,各級政府要深入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使命扛在肩上,把萬家憂樂放在心頭,建設人民滿意的法治政府、創新政府、廉潔政府和服務型政府。

堅持依法履職,把政府活動全面納入法治軌道。各級政府及其工作人員要嚴格遵守憲法和法律,自覺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動工作,法定職責必須為,法無授權不可為。積極推行政府法律顧問制度。深入推進政務公開,充分發揮傳統媒體、新興媒體作用,利用好網絡平臺,及時回應社會關切,使群眾了解政府做什么、怎么做。各級政府要依法接受同級人大及其常委會的監督,自覺接受人民政協的民主監督,接受社會和輿論監督,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

【解讀】全國人大代表、廣州市律師協會名譽會長陳舒表示,李克強總理在報告中提到的“簡除煩苛,禁察非法”,出自《后漢書》,意為政府把該管的管好,不該伸手的堅決砍掉。政府要繼續推動簡政放權,切實轉變政府職能、提高效能。同時,要鼓勵改革創新,對于一些開創性的工作和試點,要有包容態度,讓干部釋放更大的工作積極性。

關鍵詞6:黨風廉政建設

【報告摘要】堅持廉潔履職,深入推進反腐倡廉。認真落實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嚴厲整治各種頂風違紀行為。加強行政監察,推進審計全覆蓋。以減權限權、創新監管等舉措減少尋租空間,鏟除滋生腐敗土壤。推動黨風廉政建設向基層延伸,堅決糾正侵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堅定不移懲治腐敗。

【解讀】全國政協委員、南開大學法學院副院長侯欣一表示,反腐倡廉不能停步不能放松,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永遠在路上。既要有腐必反,也要強化權力運行制約和監督,鏟除權力腐敗的溫床。要堅持用制度管權管事管人,保證權力在陽光下運行,讓反腐倡廉真正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改善,為全面深化改革攻堅保駕護航。

關鍵詞7:推動綠色發展

【報告摘要】加大環境治理力度,推動綠色發展取得新突破。治理污染、保護環境,事關人民群眾健康和可持續發展,必須強力推進,下決心走出一條經濟發展與環境改善雙贏之路。

重拳治理大氣霧霾和水污染。今年化學需氧量、氨氮排放量要分別下降2%,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別下降3%,重點地區細顆粒物(PM2.5)濃度繼續下降。著力抓好減少燃煤排放和機動車排放。加強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推進以電代煤、以氣代煤。全面實施燃煤電廠超低排放和節能改造。加快淘汰不符合強制性標準的燃煤鍋爐。增加天然氣供應,完善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等發展扶持政策,提高清潔能源比重。鼓勵秸稈資源化利用,減少直接焚燒。全面推廣車用燃油國五標準,淘汰黃標車和老舊車380萬輛。在重點區域實行大氣污染聯防聯控。全面推進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與改造,加強農業面源污染和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加大工業污染源治理力度,對排污企業全面實行在線監測。強化環境保護督察。新修訂的環境保護法必須嚴格執行,對超排偷排者必須嚴厲打擊,對姑息縱容者必須嚴肅追究。

大力發展節能環保產業。擴大綠色環保標準覆蓋面。支持推廣節能環保先進技術裝備,廣泛開展合同能源管理和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加大建筑節能改造力度,加快傳統制造業綠色改造。開展全民節能、節水行動,推進垃圾分類處理,健全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網絡,把節能環保產業培育成我國發展的一大支柱產業。

【解讀】全國人大代表、天津市環保局原總工程師包景嶺說,鐵腕治污是環境保護的關鍵,要有緊迫感和足夠耐心,全面落實“史上最嚴”的新環境保護法,嚴厲打擊各類環境違法行為,全面開展環境保護督查,強化督政問責。

關鍵詞8:深入推進新型城鎮化

【報告摘要】城鎮化是現代化的必由之路,是我國最大的內需潛力和發展動能所在。今年重點抓好三項工作。一是加快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深化戶籍制度改革,放寬城鎮落戶條件,建立健全“人地錢”掛鉤政策。擴大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范圍。居住證具有很高的含金量,要加快覆蓋未落戶的城鎮常住人口,使他們依法享有居住地義務教育、就業、醫療等基本公共服務。發展中西部地區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容納更多的農民工就近就業創業,讓他們掙錢顧家兩不誤。二是推進城鎮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和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今年棚戶區住房改造600萬套,提高棚改貨幣化安置比例。完善支持居民住房合理消費的稅收、信貸政策,住房剛性需求和改善性需求,因城施策化解房地產庫存。建立租購并舉的住房制度,把符合條件的外來人口逐步納入公租房供應范圍。三是加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增強城市規劃的科學性、權威性、公開性,促進“多規合一”。開工建設城市地下綜合管廊2000公里以上。積極推廣綠色建筑和建材,大力發展鋼結構和裝配式建筑,提高建筑工程標準和質量。打造智慧城市,改善人居環境,使人民群眾生活得更安心、更省心、更舒心。

【解讀】中國社會科學院當代城鄉發展規劃院副院長張朝偉表示,推進新型城鎮化,解決好“城、房、人”問題,推動棚改,容納更多進城農民工就近就業創業,擴大醫療、養老等公共服務覆蓋面。借助提高城鎮化質量和城鄉一體化的雙輪驅動,把新型城鎮化建設推向更高層次和水平。

關鍵詞9:為政之道,民生為本

【報告摘要】切實保障改善民生,加強社會建設。為政之道,民生為本。我們要念之再三、銘之肺腑,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財政收入增長雖放緩,但該給群眾辦的實事一件也不能少。

著力擴大就業創業。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鼓勵以創業帶動就業。

發展更高質量更加公平的教育。教育承載著國家的未來、人民的期盼。

協調推進醫療、醫保、醫藥聯動改革。健康是幸福之基。今年要實現大病保險全覆蓋,政府加大投入,讓更多大病患者減輕負擔。

織密織牢社會保障安全網。繼續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標準。各地要切實負起責任,確保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制定劃轉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社保基金辦法。開展養老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推進多種形式的醫養結合。落實臨時救助、特困人員救助供養等制度。城鄉低保人均補助標準分別提高5%和8%。加快健全城鄉社會救助體系,使困難群眾遇急有助、遇困有幫,讓社會充滿關愛和溫暖。

推進文化改革發展。用中國夢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凝聚共識、匯聚力量,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加強愛國主義教育。

【解讀】盡管財政收入放緩,但民生實事一件不少。全國人大代表姜健表示,國家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力度近年來逐步加大,在擴大民生基本面的同時,更要提高民政資金的使用效率和精準度,共享社會經濟發展成果的獲得感會越來越強。

關鍵詞10:扎實推進“一帶一路”建設

【報告摘要】面對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格局的深刻變化,順應國內經濟提質增效升級的迫切需要,要堅定不移擴大對外開放,在開放中增強發展新動能、增添改革新動力、增創競爭新優勢。

扎實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統籌國內區域開發開放與國際經濟合作,共同打造陸上經濟走廊和海上合作支點,推動互聯互通、經貿合作、人文交流。構建沿線大通關合作機制,建設國際物流大通道。推進邊境經濟合作區、跨境經濟合作區、境外經貿合作區建設。堅持共商共建共享,使“一帶一路”成為和平友誼紐帶、共同繁榮之路。

【解讀】全國人大代表邵志清表示,“一帶一路”戰略是實現共同發展繁榮的共贏之路,也是促進全球發展治理的“中國方案”,潛力巨大,成效明顯,要促進全面開放,將合作項目早日落地開花結果。

主站蜘蛛池模板: 桐城市| 平和县| 芜湖县| 德格县| 湾仔区| 奇台县| 东港市| 岗巴县| 隆安县| 镇平县| 北安市| 万全县| 鄂尔多斯市| 滨海县| 砚山县| 桂平市| 阿拉善左旗| 西宁市| 勐海县| 黄大仙区| 忻州市| 宜川县| 屏东县| 伊宁市| 荔波县| 五寨县| 拜城县| 丹阳市| 碌曲县| 名山县| 宁德市| 措勤县| 邵阳县| 新津县| 秭归县| 德令哈市| 醴陵市| 朝阳区| 无棣县| 昔阳县| 沂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