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三節 我國高速鐵路建設與發展

我國鐵路作為交通運輸的骨干,在國民經濟發展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根據各國高速鐵路發展的實踐,我國也需要高速運輸。

一、修建高速鐵路的必要性

1.經濟及社會發展的需要

我國是發展中國家,幅員遼闊、人口眾多,而人均資源不豐,產業配置和經濟發展不均衡。隨著市場經濟迅速發展,誘發了大量潛在的客流,其數量是驚人的。今后一段時間仍是我國經濟快速發展時期,同時也是運輸需求高速增長時期。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人際間的交流將更加頻繁,這些預示著客運需求的潛力很大;而且旅客運輸需求的增長將高于貨物運輸,尤其是幾條運輸大通道上客貨運輸的需求呈持續增長趨勢,旅客需要高質量、高速度的旅行服務。研究表明修建高速鐵路是解決上述需求矛盾的最佳選擇。

2.客流特點適宜發展高速鐵路

我國未來鐵路客流有三大特點:

一是量大。這是我國人口眾多決定的。今后10~15年,即使每人每年坐一次往返的火車,鐵路旅客發送量將達到26億人次以上。據預測,京滬高速鐵路客流密度將達到7000萬人以上,繁忙區段接近9000萬人。作為一個長1300km以上的運輸通道,這樣大的運量在世界上也是少有的。

二是集中。這是人口分布和工業布局主要集中在東部沿海的必然結果。我國客流主要集中在京滬、京廣、京沈、哈大、隴海、浙贛等主要干線上。由于我國的城市群也主要分布在這些鐵路干線沿線,客流集中的趨勢還將加劇。

三是行程長。這是廣闊的疆域,人們的活動范圍較大所形成的。1000km以上的旅客70%是乘火車。

3.客貨分線為發展高速鐵路創造了條件

客流集中的線路也正是貨運繁忙的線路,這是我國鐵路運輸的基本特點。這些線路目前已是雙線自動閉塞。由于今后客貨運量的增長仍將集中在這些線路上,進一步的擴能只能是修建第二雙線,實行客貨分線運輸。由于貨運系統(專用線、貨場等)已定型,難以挪動,一般既有線將主要承擔貨運任務;新建第二雙線以客運為主。這樣就為發展高速鐵路創造了條件。

4.修建高速鐵路有利于促進我國鐵路裝備水平的提高和科學技術進步

鐵路是我國國民經濟的大動脈,在我國交通運輸體系中居于主導的骨干地位。但我國鐵路的現狀是路網不發達,技術裝備較落后,運能與運量的矛盾比較突出,一些主要干線的能力利用程度已經趨于飽和,鐵路負荷水平居世界首位。長期以來,我國鐵路往往只偏重于增加列車重量和行車密度,忽視了列車速度的提高。直到1997年,全國鐵路旅客列車才開始普遍地提高速度,受到廣大人民的歡迎和好評。因此,為了改變鐵路的落后、被動局面,根本出路就在于依靠科技進步,大力發展高速技術。它是一個涉及多學科、多專業的綜合性先進技術,集中反映了新型牽引動力、高性能輕型車輛、高速線路結構、高速度高密度列車運行控制、高速度旅客運輸組織等方面的技術進步,關系到電子、信息、控制、機械、能源、環保、原材料、土木建筑等的科學技術和工業發展水平。抓住高速化這一主題,不僅將有力地推動我國鐵路技術裝備現代化的進程,促進運輸組織水平和服務質量的提高,徹底改變我國鐵路技術落后的局面;還可帶動我國多項高科技的進步與發展,縮小與技術先進國家的差距,為我國國民經濟的騰飛和社會進步創造更好的條件。

二、我國高速鐵路的發展規劃

我國鐵路發展快速運輸,是從既有鐵路提速開始的。20世紀90年代,鐵路面臨著與高速公路和航空運輸的競爭,為了大量吸引客流,鐵路提速勢在必行。1991年開始對廣深鐵路進行技術改造,于1994年12月建成。該鐵路設計速度目標值為客車時速160~200km,貨車100~120km,為雙線電氣化鐵路,客貨共線,最小曲線半徑為1400m。最大限制坡度8‰。修建廣深準高速鐵路是我國鐵路發展快速運輸邁出的第一步,為中國高速鐵路建設積累了經驗。廣深準高速鐵路建成投入運營后,經不斷配套完善,又從瑞典引進X2000擺式列車,客車的實際運行速度已超過200km/h。同時也為研究籌建京滬高速鐵路打下了基礎。

我國鐵路自1997年4月1日以來,已經進行了6次大面積提速調圖,在線路基礎設施改善、技術裝備進步和客貨服務質量提高等方面取得了明顯成效,提高了固定設備質量和移動設備技術水平,積累了豐富的技術管理和運輸組織經驗,為中國鐵路向既有線時速200km的提速目標平穩邁進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我國鐵路發展快速和高速運輸主要采用以下幾種方式:

1.對既有鐵路研究改造措施,發揮原有線路能力,在不進行大的土建工程的條件下,提高行車速度;

2.對路網中的繁忙區段進行重大改造提高速度,適合客貨共運;

3.選定路網中客運量大的干線路段,修建客運專線。

2004年1月,國務院通過了《中長期鐵路網規劃》,確定了“擴大規模、完善結構、提高質量、快速擴充運輸能力、迅速提高裝備水平”的鐵路網發展目標。為了進一步適應國民經濟發展的需要,于2008年對鐵路網規劃進行了調整。

《中長期鐵路網規劃(2008年調整)》規劃到2020年,全國鐵路營業里程達到12萬km以上,復線率和電化率分別達到50%和60%以上,主要繁忙干線實現客貨分線,基本形成布局合理、結構清晰、功能完善、銜接順暢的鐵路網絡,運輸能力滿足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主要技術裝備達到或接近國際先進水平。

為滿足快速增長的旅客運輸需求,建立省會城市及大中城市間的快速客運通道,規劃“四縱四橫”等客運專線以及經濟發達和人口稠密地區城際客運系統。建設客運專線1.6萬km以上,進一步延伸并擴大客運專線覆蓋面,加強客運專線之間相互連通和銜接;進一步擴大城際客運系統的建設,加快長株潭、成渝、中原、武漢、關中、海峽西岸城鎮群等經濟發達和人口稠密地區的城際軌道交通建設步伐,并與既有線提速改造工程相銜接。未來我國將形成連接所有省會及50萬人口以上的城市,覆蓋全國90%以上人口,總里程達到5萬km以上的快速客運網,這將大大縮短城市間時空距離,省會城市間總旅行時間可節省一半以上。

(一)“四縱四橫”客運專線

1.“四縱”客運專線

(1)京滬高速鐵路

京滬高速鐵路縱貫京、津、冀、魯、蘇、皖、滬7省市,線路全長約1320km,設計速度350km/h;其中包括蚌埠—合肥、南京—杭州客運專線,貫通京津至長江三角洲東部沿海經濟發達地區;

(2)北京—武漢—廣州—深圳客運專線

京廣深客運專線從北京起,基本沿京廣鐵路南行,線路全長約2230km,設計速度350km/h,連接華北和華南地區;

(3)北京—沈陽—哈爾濱(大連)客運專線

京哈客運專線是北京連接東北三省的重要客運通道,線路全長約1860km,設計速度350km/h,其中包括錦州—營口客運專線,連接東北和關內地區;

(4)上海—杭州—寧波—福州—深圳客運專線

滬甬深客運專線是以客運為主兼顧貨運的客運專線,線路全長約1660km,連接長江、珠江三角洲和東南沿海地區。

2.“四橫”客運專線

(1)徐州—鄭州—蘭州客運專線

徐蘭客運專線與既有隴海鐵路平行,線路全長約1400km,是一條連接我國東部和西北地區的客運專線;

(2)杭州—南昌—長沙—貴陽—昆明客運專線

杭長客運專線線路全長約680km,是一條橫貫中國西中東部的客運專線,連接西南、華中和華東地區;

(3)青島—石家莊—太原客運專線

青太客運專線線路全長約770km,除開行客運列車外,還要負擔一定量的貨運列車,列車時速設計在200km以上,連接華北和華東地區;

(4)南京—武漢—重慶—成都客運專線

寧漢蓉客運專線線路全長約1900km,連接西南和華東地區。

(二)城際客運系統

環渤海地區、長江三角洲地區、珠江三角洲地區城際客運系統,覆蓋區域內主要城鎮。

1.環渤海圈快速客運系統

北京、天津為環渤海圈中心城市,均為直轄市,人口都在1000萬人以上。兩地旅游資源豐富。不同的經濟結構,使其存在著很大的經濟互補性。環渤海圈鐵路快速客運系統以北京、天津為中心,北京—天津為主軸進行建設,形成對外輻射通路。

2.長江三角洲快速客運系統

長江三角洲地區人口密集、經濟發達,人員流動頻繁。特別是作為直轄市和江蘇、浙江省會的滬、寧、杭三市,經過改革開放以來三十多年的建設,已經實現了經濟騰飛,三市之間及與蘇州、無錫、常州、鎮江、嘉興等城市間的聯系十分密切,蘊藏著巨大的客運需求。長江三角洲鐵路快速客運系統以上海、南京、杭州為中心,上海—南京,上海—杭州為主軸,杭州—紹興—寧波等為輔助線進行建設,逐步形成連接滬寧杭周邊重要城鎮的城際客運鐵路網絡。

3.珠江三角洲快速客運系統

珠江三角洲地區經濟發展迅猛,人員往來、物資交流日益增加,建設珠江三角洲鐵路快速客運系統,對于加強珠江三角洲地區之間及其與香港、澳門特區的交流與合作,進一步提升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的國際競爭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珠江三角洲鐵路快速客運系統以廣州、深圳、珠海為中心,廣深、廣珠兩條城際客運鐵路為主軸進行建設,逐步向整個珠江三角洲經濟區輻射。

(三)中長期鐵路網規劃(2008年調整)

中長期鐵路網規劃(2008年調整)(圖1-3-1)在客運專線建設方面,在維持原“四縱四橫”基礎骨架不變的基礎上,將增加一批客運專線建設項目,城際客運系統將由渤海灣、長三角、珠三角地區擴展到其他經濟發達和人口稠密地區。

1.在“四縱四橫”客運專線基礎上,建設南昌—九江、柳州—南寧、綿陽—成都—樂山、哈爾濱—齊齊哈爾、哈爾濱—牡丹江、長春—吉林、沈陽—丹東等客運專線,擴大客運專線的覆蓋面。

2.建設多個城際客運系統

由環渤海地區、長江三角洲地區、珠江三角洲地區城際客運系統擴展到長株潭、成渝以及中原城市群、武漢城市圈,實現小編組、高密度公交化運輸。

以“四縱四橫”為重點,規劃中的客運專線大部分項目已經陸續開工建設,有的即將竣工運營。到2012年,將有12.6萬km,約40條客運專線及城際鐵路投入運營,其中300~350km/h的15條線路約6759km,200~250km/h的25條線路約5855km。

客運專線網的建成,將奠定我國現代化進程中最核心、最根本的基礎,促進三大經濟圈為主題,其他城市群為節點的經濟聯系和區域交流。可以實現我國鐵路主要通道的客貨分線,以解決困擾多年繁忙干線運輸能力緊張的問題;另外,以此為主體并連接其他線路,形成我國鐵路快速客運網,加速我國鐵路的現代化發展。

主站蜘蛛池模板: 那曲县| 襄樊市| 东城区| 永福县| 榆中县| 靖州| 江华| 怀安县| 永川市| 大新县| 阜康市| 延川县| 卢龙县| 石柱| 云安县| 青冈县| 浦北县| 姜堰市| 开封县| 安平县| 镇巴县| 无锡市| 新兴县| 太仆寺旗| 鄂伦春自治旗| 甘洛县| 厦门市| 吴忠市| 那坡县| 屯门区| 小金县| 行唐县| 宁陵县| 石泉县| 乌兰县| 宁河县| 吉水县| 焦作市| 泾源县| 马关县| 浮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