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京城的東南角,駐扎著一眼望不到頭的營帳,他們都是全國各地來勤王的軍隊,從草原人騷擾,邊關告急開始,政事堂的調兵文書就沒停過,等到潼關被破,草原人長驅直入,日行八百里的金牌急腳遞一道接一道,中心意思就只有一點:京城危急,速發援兵。
最先響應號召的,都是京城周邊幾路的禁軍,京東東路,京東西路,京西北路,淮南東路等,只是他們一方面要緊守自己的防區,防止草原人的機動偷襲,一方面又要鎮壓地方上的流民,免得他們看見后方兵力空虛,活不下去的心懷不軌者揭桿而起,派出的援兵都不是很多,加上陸陸續續趕來的其余兵馬,人數都沒有超過四萬人。
這也造成了一個嚴重后果,分屬幾路的援軍誰也不服誰,有人想戰,有人想等,幾天爭吵下來,還是沒有統一意見,很快就有人替他們做了決定。
哲別得到大輪臺的情報,趁著他們立足未穩,軍心渙散之際,果斷出擊,派出手下最精銳的騎兵,長途奔襲,打了勤王大軍一個措手不及,各自為戰的援軍們損失慘重,丟下幾千具尸體,還有所有的輜重落荒而逃,草原人充分發揮了騎兵的優勢,銜尾追殺,直到天黑才停止,帶著物資凱旋歸來。
等到最后一清點,勤王大軍不但丟失了所有輜重,收攏所有的潰兵后,援軍也只剩下了兩萬多人,損失可見一斑,經此一役,他們嚇破了膽,再也不敢說替京城解圍了,只得等待其余兵馬的到來。
等待的空隙,沒有了輜重的禁軍肯定不會坐以待斃,動手搶奪起了百姓的糧食,財物,帶兵的將領也是巧婦無難米之炊,除了抓緊時間請糧外,對手下的行為都是睜一只眼閉一眼,所有的事情只要開了頭,許多駭人聽聞的慘案就不足為奇了。
本是來京城勤王的大軍,卻禍害起了自家的百姓,這也不能不說是一種諷刺。
直到政事堂派來節制諸軍的前兵部尚書,賦閑在家的禁軍將領楊延慶到來后,各軍的軍紀才稍有好轉,期間給老百姓造成的破壞已經難以估計,沒有幾年甚至十幾年時間,這種惡劣影響只怕都難以消彌。
在這種緊要關頭,為了不引起兵變,從而讓局勢往更不可測的方向發展,楊延慶只抓了一些證據確鑿,罪大惡極的領頭者殺雞儆猴,余者都全部暫且記下,以觀后效,戰后再統一議罪,作戰勇敢者將功?過,臨陣怯懦者加倍處罰,一件發生在京城文武百官眼皮子底下的慘事,就這樣被輕輕揭過了。
余下的,他已經顧不上了,全國各地的勤王大軍陸續到來,短時間內,京城城外就匯聚了十數萬禁軍,以及數不清的廂兵,役夫,幾乎占滿了駐地所有能站人的地方,光是這么多人的吃喝拉撒睡,就是一件天大的事情,更不要說還要劃定各軍的防區,應付他們的扯皮對峙,統籌日常需要的糧草,安排夜間的巡邏,哪一件都不是輕松事。
能被派到京城勤王,在皇帝面前露臉的,要么是禁軍中的老資格,要么是其中的佼佼者,所謂的驕兵悍將,可不是嘴里說說的,往往都是各路軍中的刺頭,輕易不服人,時不時都要鬧點事情出來,每當手下因威望不足無法彈壓時,他還得親自到場鎮場子。
楊延慶每天一睜眼,就有無數的事情等著他決斷,把個以養氣功夫著稱的老將累得夠嗆,晚上的休息時間一再壓縮,從三個時辰變成兩個時辰,再到一個半時辰,換來的成果就是勤王大軍慢慢走上正軌,龐大的軍營變得井井有條起來。
……………………
草原人軍營響起第一聲號角時,楊延慶就來到了點將臺上,憑著多年來練就的直覺,就知道今日大戰即將開始,他不敢怠慢,一道道命令馬上傳達了下去。
“各位,大戰馬上打響,此戰有進無退,如有違抗者,就地格殺,”他慢慢拔出腰間的天子劍,“本帥令:以馬伯濤為前軍,謝以寧副之,領三萬禁軍,緊守陣地,依托工事,一層層抯擋敵人的攻勢。”
“以李西城為左軍,王佑飛副之,領兩萬禁軍,狙擊敵人的右翼,確保中軍安全。”
“以趙臨海為右軍,劉宗全副之,領兩萬禁軍,狙擊敵人的左翼,確保中軍安全。”
“以孫猛為后軍,費新安副之,領一萬禁軍,護衛中軍的尾翼。”
“以譚如松為游騎,張從林副之,領一萬騎兵,在戰場外巡弋,許他們便宜行事。”
“其余將領原地待命,以為預備隊,做好隨時出擊的準備。”
每說完一條,楊延慶拔出案上的令旗擲于地上,傳令兵單膝跪地,撿起地上的令旗,大聲重復一遍,然后退出點將臺。
“各位,請隨本帥在此,看大軍殺敵,以壯我軍威。”吩咐完,楊延慶露出微笑,示意左右站立的將領和幕僚,“請,請。”
“大帥請。”
“東翁請。”
眾人紛紛附和,楊延慶也不推辭,當先領路。
……………………
“稟大人,博爾特部已離開大營,往東南方的援軍大營去了,”段風站在城墻邊,對著龐樞密和監軍黃湛行了一禮,神情中是掩飾不住的憤怒,草原人欺人太甚了,不過幾萬騎兵就敢沖擊勤王大軍的十幾萬人,這是沒有把我們放在眼里啊,“現在城外只有哲別部的三萬多人,以及投降的兩萬人,這是我們的機會。”
“我知道,機不可失,失不再來,”龐樞密深深看了段風一眼,一時弄不清對方是真的忠君愛國,還是想在新皇帝面前表現表現,作為傳承悠久的大家族,大燕朝的核心幾人之一,皇宮里發生的一切,他都了解得明明白白,知道那把至尊椅子已經換了主人,“可是段將軍,你要弄清楚,殿前司的職責是保護京城,保護皇上,除賊,自然有別的禁軍處理,豈可混為一談。”
開封城作為大燕的京城,身處四戰之地,無險可守,為了確保安全,常年駐有十多萬禁軍,統歸殿前司管理,由宮里,兵部,樞密院三方共同節制,無令調動百人者視同謀逆,可直接就地格殺。
不過凡事都有例外,自從草原人圍城,皇上病重,為了事權統一,政事堂已授意龐樞密節制殿前司諸軍,大內侍黃湛為監軍,佩天子劍,有先斬后奏權,幾乎是集全京城所有兵力于一身,段風想要出擊,最先需得到龐樞密的同意。
“大人此言差矣,”段風武人習性頓時暴露,很是無禮的直視著上司的眼睛,“殿前司的職責是保護京城,保護皇上,無事不得出城迎敵,這本沒錯,可此一時彼一時,敵人區區幾萬人,圍團京城一月有余,大伙兒的心中早就不服,只是苦苦忍耐而已。”
“現在他們還敢分兵,一半去沖擊援兵大營,一半留在城外震攝我等,如此輕視,大伙兒更是群情激憤,紛紛請戰,大人豈可還等閑視之。”
“再說了,不管今日戰況如何,草原人只用幾萬人就嚇得我們不敢出城,您讓士兵們怎么想,勢必打擊到大伙兒的士氣,他們先是圍城,其次大破援軍,再到今日,大伙兒戰意高漲,正是一鼓作氣的時候,否則再而衰,三而竭,那時悔之晚矣,還請兩位大人三思!”
“段將軍言之有禮,”龐樞密點點頭,看向旁邊的監軍黃湛,詢問起他的意見,“都知以為如何?”
“龐樞密的話不無道理,殿前司的職責是保護京城,保護皇上,”大內侍黃湛心中一陣發苦,面上卻毫無異常,“段將軍的擔心也不能無視,士氣可鼓不可泄,否則再想聚起來就難了。”
開玩笑,他一個從沒領軍的內侍,怎么敢擔這么大的責任,自己在這里的唯一任務,就是握著天子劍,看緊龐樞密,防止他起什么不該起的念頭,其余的事情能推就推,打太極誰不會啊!
“老狐貍,說了等于沒說。”龐樞密和段風的心中同時冒出這句話,不過前者顯然更明白對方的心思,黃湛能做到正四品的大內總管,內侍第一人,力壓從四品的皇城司司正,御書房總管的秦大伴,必然有其過人之處。
“兩位大人,還請早做決斷,”段風心中沒有那么多的彎彎繞繞,只想盡快提兵出擊,“這么好的機會,錯過就可惜了。”
“都知怎么看?”龐樞密雖然出身大家族,卻也曾在軍隊中歷練過,心中自有一股傲然之氣,傾向于主動出擊,不過他也是久經官場,這么大的事情,怎么也得拖旁邊的老狐貍下水,真出了什么事,兩個人分擔總比一個人強。
“這……”黃湛看向旁邊一臉狂熱的段風,又看了看目光灼灼看著自己的龐樞密,心中一陣為難,試探著開口,“要不派人去宮里請旨?”
“都知說的極是,這也是我的意思。”龐樞密欣慰的點點頭,“那就請都知趕緊派內侍回宮里請旨吧。”
段風忍不住在心中翻了個白眼,這兩個老狐貍,真是一點責任都不想擔啊。
黃湛不敢怠慢,正要派手下的內侍回宮請旨,就見幾名禁軍護著一名內侍馳馬奔來,心中頓時松了一口氣,看來不用這么麻煩了。
PS1:拱守京師的主要禁軍:
殿前司,騎兵軍團
上四軍:
捧日軍,20個營,10000人
驍騎軍,20個營,10000人
拱圣軍,20個營,10000人
神騎軍,20個營,10000人
………………
驍勝軍,10個營,5000人
寧朔軍,10個營:5000人
擒戎軍,10個營,5000人
安慶軍,10個營,5000人
………………
殿前司,步軍軍團:
上四軍:
虎翼軍,20個營,10000人
宣武軍,20個營,10000人
廣勇軍,20個營,10000人
天武軍,20個營:10000人
………………
神勇軍,10個營:5000人
萬勝軍,10個營:5000人
廣捷軍,10個營:5000人
龍騎軍,10個營:5000人
共騎兵6萬,步兵6萬,合計12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