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一的點,二是二的線和面,三是三的體和環。
三中有一和二,時間空間和情感盡在其中,不可能再少,還可以更多。任何情況下,只要達到一種高度,這種高度何其艱難,都會有人孜孜不倦地去探索和追求。
這本身是一種限制。
外在的限制只是框架的作用,內在的限制卻是根本,是進入限制之中,達到限制,觸摸著和歷數著這些限制才會感覺到人生的渺茫和踏實。然而這也正是希望,限制從外部進入往往預示著摧毀,從內部入手,哪怕有了一點點松動,就像是春天的消息,人能夠解綁,解倒懸,都覺得是一種進步。
能夠游歷在限制之中的是靈,靈是最小的時空情的結晶。情感能夠進入到時間和空間當中也能夠發揮作用,之所以是這樣是因為靈有一個高度,所有的存在都在這個高度之中。
有了三就有了萬物,有了靈就有了方向,類似于人就是一個人,他有意識,這個意識一定有所起源。不是把所有人體組成的一切都制造出來,組裝起來就會成為人。
但人又離不開這些,這就是物質。
人腦的組成有更深刻和深遠的背景,電腦只是數據,非此即彼,容量遠遠不是人腦所能比擬的。所以就說人腦中有一個技能,站在人腦中但又不是人腦。如同說在大千世界之外,宇宙天體之外還存在一個冥冥中的“支配者”一樣。
有外技能,外技能也只能通過內技能發揮作用。
人體是一個秘密。
在所有人們眼睛能夠看得到的存在中,人體最美,是說的人這個式樣。而后人心最美,也就是人有意識,在和時間和空間糾纏之后也能夠無處不在。
但一定會受著靈的制約,為所欲為不是真的為所欲為,是為所當為,這個當也可以理解為欲,是有想,而想真的有了,這就是真實。真實不是只有一個真實,這我們知道。
人做出來的事是一個真實,在事情中人的想法是一個真實,想法的形成是一個真實,人必定有想是一個真實,有想能夠實現是一個真實,讓想有想又是一個真實,什么是最早的想又是一個真實。它為了什么,它一定是為了什么。
什么都說不出來,人世間最美好的字眼是愛,于是就說愛,愛的表達是一種聯系,是為了聯系,聯系是為了知道有靈,回到靈那里去,回到人類的原本。
承載靈的身體一定是美的,不是說高大英俊或者千嬌百媚才是美的,歪瓜裂棗和五官不正就是不美的。
審美的意思是進入美而不是對于美的節外生枝,額外又額外。
身美在于樸素,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自自然然就好,你不美,你的腿粗,你的個頭矮,你瘦得嶙峋,你的眼袋很大,那又怎們樣呢?最簡單的反駁就是,百年之后,誰還不是骷髏一堆。
但在生前為這個“美”而費盡心機,白白流失了大好的時光。
附帶著,或者說是本來,心是淳樸的干凈的,水映月天映心的,不焦慮不攀比的,給人一句話說,給人一步路走,給人一個好心情的。心和天地貼得如此之近,而在和人的關系中又如沐春風。
說生計問題解決了,就進入了某仙門修行去了,落發了散發了束冠了,下帷苦讀了。但無疑地還是會把人世間的東西,這包括一些齷齪和丑惡搬到仙界去。人和道的關系在于聯系,在所有的聯系中人間最好。
也一并包括了衣食住行,只是你何必當真,這根本不是真。
但真又處在關系之中。
處處聯系處處真,聯系中間有三春。何必寒江苦行吟,天下誰人不識君。
安于現實,善待現實,不焦慮,不奢求,平淡而真摯。然而唯唯是這個時候,人們慣常的疑問又開始了,那那些壞人怎么辦?你生活你的,你管那些壞人做什么。一者是安于現實善待現實的人多了,惡人自然就少了,惡的用武之地會越來越少。
有金幣不會有人羨慕,有豪車也和我的步行沒有什么兩樣,明星來了也沒有人去圍觀,長得丑的人卻有一顆善良的心。
這也不是故意的冷漠,每一個人都是常人,人們是平等的,你有靈我也有靈,這沒有什么高下之分。在和自己的關系中一視同仁,不羨慕不熱衷不另眼相看,該怎樣就是怎樣,不冷落也不詆毀。
一者是好與壞的不同正在影響靈的不同,生命至高無上,未來的生命結局不同。一者走向復生,一者走向死亡,壞人都應該來羨慕你才對。
善良有善良的好處,邪惡有邪惡的壞處,因為是隔著死亡的一條線,幾乎是在另一個時空,所以不明白。就算在現實里,心平氣和,隨安隨分,浸浸然陶然自樂,也已經近乎天人。
艷羨時光的背后是數不清的地獄之旅,鞍馬勞頓,卻又無處可去,在原地轉圈。
做好自己就行了,這也是對于心的訓練。否則好人壞人之分永遠存在,你也永遠無可奈何。正是一室不掃何以掃天下的意思,有余力做好自己才有余力去糾正和引導壞人,沒有智慧和力量,世間就會依然渾濁。
一者是在下意識里,你希望做一個壞人,老抱著壞人不放,他怎樣他怎樣了她又怎樣了,心被別人牽走了。做好人是你自己的事情和別人無關,在和好人壞人的關系中你輸出的都是善意。
善意會獲得善意,善意也會抵消某些壞意,這都是收獲,也就是積累道行。說起來也就是做和不做,做好事不做惡事,這需要力量,規勸別人不做惡事做好事,這更需要力量。
不用老是盯著壞人而是要盯著好人。
別說圣人賢人了,就是一些英烈的作為也會令人汗顏,他們的情懷日月經天。為有犧牲多壯志,敢叫日月換新天。
淳樸是為了獲得智慧,智慧來自于人深處的靈。
或者不以為然說這來源于對歷史經驗的總結,對生活的高度提煉,而自己又天生聰穎,但如果沒有靈又拿什么來總結提煉和聰明穎悟。
智慧的發生一定會發生,智慧早就等著了,智慧本身什么時候也盈滿不了。這是百分之九十五和百分之五的關系,迄今為止人類歷史上任何的想法,達到和達不到的,古古怪怪和離奇曲折,都是很微小很微小的一點點。
因為有些智慧不是智慧。
海灘上有一些貝殼,區別僅在于有的人看到了貝殼,只是看到。有的人看到了,還走向前去撿了起來,摸索一番,聽到了海洋的召喚,聞到了大海神秘的氣息。有的人看不到大海,也看不到貝殼,當你說大海和貝殼的時候,會認為這是無稽之談,覺得是這人腦子壞了。
智慧是藏著的,深藏不露,人類現存的某些智慧只是指示了一條通向智慧的路。不是一條項鏈,是散落的珍珠,勢必要把珍珠撿起來串起來,那么就得有一條線,線可以系成一個環。
相信有智慧存在,智慧到了的時候人可以一步登天,又可以遨游瀚海,具有無限的大能。意識全部都是現實,可以改天換地和開辟時空。那時將會知道人體的每一個部件,每一分存在都有神奇的作用,人的身體不僅僅是簡單的身體。
自然已經是靈身之身。
尋求智慧有一條線,這條線就是人線。沒有天地就先有了人,人類的模樣就是這個男人的模樣。它不是一個人,它是三個人,三個人是一個人,這也預示著人是一個人,但人是由身心靈三部分組成。
如果在人類繁衍之后,這個人下到人間,這就相當于它身的那一部分。
人來了人走了,它不能白來,它把自己的靈散布在了人間,又叫保惠師。另一個說法就是,賒靈人是這個人的身的幻影,保惠師是這個人的心的部分,它自己是它靈的那一部分,三個部分是一個部分。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這句話說的只是物質存在的形式,這句話應該反過來說,凡所存在皆是情感所系。
有了這個人就有了天地和時間空間,它的愛充盈在天地之間。三個人之間的愛已經無法表達,因為三個人是一個人,于是想要有更多的人來表達它的愛,愛就是和它之間的聯系。
于是就有了更多的人。
因為人要在時間和空間之間支撐,有了身體,因為要獲得它的靈,就有了人的意識。人的身心是為了靈,為了靈就有了和它的靈的聯系,保惠師正是介于中間的重要環節。
智慧的開端就是要找到這條人線。
身中無人身不是身,怎么可以會行走,心中無人心不是心,怎么能夠學習和傳達思維,靈中無人靈也將不是靈,人和靈就沒有了關系。苦海苦舟,只有海,沒有岸。
人是很多的人組成,有的叫細胞有的叫思維有的叫真意,萬事俱備了,只欠你踏著東風而來,你能聽到我這邊的歌聲。
人卻迷途了。
牧羊人丟失了他的羔羊。
人是從他的座下流出來了的水,這水在人這里已經近乎干枯。不被承接的水不是水,那是沙漠。只有接受了的意思才會知道那是善意還是惡意,畏葸不前,只要現實的門前,已經沒有了詩。
沒有容就沒有忍,沒有耐,沒有苦,沒有刻,真實是一道門檻。
智慧在門外哭泣,哭得像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