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您應該這樣做〉

做換乳的準備

這里所說的“換乳”并不是指立即停止母乳喂養或配方奶喂養,而是使寶寶逐漸習慣吃母乳或配方奶以外的食物的過程。4個月的寶寶只喝母乳或配方奶也能很好地成長,不必特別急著換乳。我們的目的是使寶寶適應吃乳品以外的食物。首先寶寶是否有要吃的欲望是最重要的,如果無視寶寶的愿望,換乳就無法進行。

媽媽應該最清楚寶寶的情況,寶寶只吃母乳或配方奶是不是已滿足了呢?還是很想吃其他的食物呢?換乳有各種各樣的方法,但如果寶寶從一開始就沒有想吃其他食物的欲望,就應及時停止,待過一段時間后看寶寶的狀況如何,再決定是否重新開始實施換乳。

本階段添加的輔食最好是有形的食物,先從練習用匙開始。在喂果汁和菜湯的基礎上,可以再喂些其他稍微有形的食物。

剛開始不能喂太多,待寶寶適應之后,再慢慢從兩湯匙增加到3湯匙。品種也可以慢慢增加,比如南瓜羹等。對于沒有時間制作輔食的媽媽,可用市場上出售的,專門為寶寶制作的成品的蔬菜或米粉,在調米粉時,一定要根據包裝上的說明制作。

購買一些給寶寶做輔食的用具,并且要認真清洗

寶寶現在開始添加輔食了,媽媽可以開始購置一些實用的輔食制作用具,如多功能榨汁機、研磨餐具組合等。

但是給寶寶加工美味的同時,這些工具的清洗和消毒也同樣重要。我們來看看怎么做比較好。

◎菜板

菜板是每日多次使用的器具,無論是木制菜板,還是塑料菜板,都要常洗、常消毒。最簡單的消毒方法是開水燙,有條件時,也可以選擇日光曬。最好使用專用菜板制作輔食。

◎刀具

給寶寶做輔食用的刀最好與為成人做飯時的刀分開存放,以保證清潔。每次做輔食前后都要將刀具洗凈、擦干,以減少因刀具不潔而污染輔食的情況出現。

◎礤床

礤床是做絲、泥類食物必備的用具。每次使用后要用刷子刷干凈,保證不留殘渣。

◎擂缽、碾碎器

給寶寶制作泥糊狀食品時,常常需要把食物磨碎,由于量不多,一般準備一個擂缽即可。也可以買一個碾碎器,將煮熟的菜或胡蘿卜、薯類等壓碎,也十分方便。

◎過濾器

能起到過濾的作用,在做果汁、菜湯時使用較多。每次使用完之后記得將殘渣清洗干凈。

◎榨汁機

基本上是必備工具了,果汁一般都很甜,殘留部分很容易滋生細菌,所以每次使用榨汁機前后都應洗凈、擦干。

◎小鍋

泥糊狀食品的特點是量小、稀糊狀,稍不注意就容易煮糊。所以可以選一個厚底的小鍋來煮。很多給寶寶制作的食品需要先蒸熟,雖然可以使用家中的大蒸鍋,但從節約的角度出發,選一個較小的蒸鍋專門用于給寶寶蒸蛋羹、豆腐、魚……也不失為較好的方法。

給寶寶選擇合適的杯、碗、匙

從開始為寶寶添加輔食起,寶寶逐漸開始使用杯、碗、匙這些工具了,所以一定要挑選適合寶寶使用的用餐工具,這樣寶寶才能吃得更好。

◎杯子

這個階段寶寶用的杯子最好有兩個較大的把手,便于寶寶抓握。開始學喝水時,可選蓋子上有嘴的杯子,這樣可以避免寶寶把水灑一身。當他學會雙手抓握杯子之后,就能端穩半杯水并將杯子傾斜,用嘴直接在杯沿上喝水了。此后可學用一個把手的杯子和無把手的杯子。

◎碗

碗要選底平、幫淺、略大且漂亮,平穩不易灑的。漂亮可吸引寶寶的注意力。

◎匙

匙要選擇兩種,媽媽用的應柄長口淺;寶寶應用柄短,口略深,為方便進食可選擇偏口匙。柄長便于媽媽喂食,而淺口避免太深入寶寶口中或過度壓迫寶寶舌頭。柄短便于寶寶自己進食,而偏口匙的匙口正對寶寶,減少了自己進食要將匙口從正面送入嘴里時手腕的運動。匙口略深也可使寶寶在自己吃飯時,讓好不容易舀起的食物多保留一些在匙中,從而讓寶寶較容易地建立起成就感。

添置其他必備物品

圍嘴是寶寶換乳期不可少的物品。為了不打濕衣服,可選表面為塑料材質,內面為純棉制品的圍嘴。為了減少食物灑落而弄臟地面,還可將塑料一面反折向上做成口袋狀。

◎濕毛巾要多備幾條

每當寶寶嘴邊、臉上、雙手被食物弄臟時,要及時給他擦干凈。由于寶寶皮膚嫩,嘴邊皮膚被食物弄臟時間一長就會發紅。既容易感染,又會使寶寶感到疼痛。為避免出現以上情況,吃飯過程中要常給寶寶擦拭,吃飯后給寶寶用溫水洗臉、洗手是十分必要的。

◎專用的寶寶餐椅

現在市場上很容易買到專用的寶寶餐椅。這種餐椅自帶餐盤,有保險帶,比較方便寶寶使用和媽媽喂食。有的是一體的,有的是可以拆分的。選擇寶寶餐椅時,要注意挑選穩當、底座寬大的,而且椅子要不容易翻倒、邊緣也要不尖利,如果是木制的,要沒有毛刺,并且適合寶寶使用的,還要檢查座位的深淺以及寶寶能有多大的挪動空間。雖然有了這些安全措施,但在寶寶進食時,媽媽也不要離開他的身邊。因為寶寶現在能靠著墊子坐了,但是時間還是不長,難免在您離開的時候會發生一些意外。

給寶寶添加輔食的原則

輔食添加每次只加一種,吃3~5天,觀察一下寶寶的食欲和排便,如果適應就再加另一種,到6~9個月時再增加量。輔食增加的順序是:蛋黃、米粉、菜湯、菜泥、果汁、果泥。不管您是自己給寶寶制作輔食,還是使用從超市買來的成品輔食,總的原則就是要循序漸進。

◎由少到多

寶寶添加輔食后真正的第一餐往往是蛋黃。蛋黃從最開始每天1/4個到每天可吃1個,應遵循由少到多的過程。瓶裝胡蘿卜泥,以每瓶65克為例,開始時每日只喂1/4瓶,大約1周后可以每日喂1/3~1/2瓶,這樣每日的攝入量可達30克左右。有時寶寶食欲特別好,媽媽常常會無節制地喂下去,但若喂得過多,寶寶嬌嫩的胃腸道不能一次接受大量的輔食,往往會造成寶寶腹瀉。只有等寶寶恢復后再從頭開始。

◎由稀到稠

以谷類輔食為例,從米湯到稀粥,從稀粥到稠粥,從稠粥到軟飯,就是由稀到稠的演變。稀粥制作時米和水的比例為1∶10;制作稠粥時米和水的比例為1∶7或1∶5;制作軟飯時水和米的比例則為1∶1.3。感觀上區別稀與稠的方法是用湯匙將輔食舀起后,輕輕地將湯匙傾斜,較稀的泥糊狀食物可以像液體一樣連續滴淌下去,而較稠的輔食則是粘在一起成團滾落下去。

◎由細到粗

所謂細,是指開始添加的輔食達到肉眼看不出顆粒的程度。捏一點食物,再用手指捻一下,基本上感不到有顆粒即可。您可以用調好的米粉,用缽擂過的米粥、瓶裝胡蘿卜泥來感受一下食物質地的細膩。而粗則是指食物顆粒逐漸增大的一系列變化,比如從米湯、稀粥、稠粥到軟飯;從面糊、爛面、碎面條、餛飩到包子、餃子;從菜湯、菜泥、菜末到碎菜等。

寶寶的輔食不要放鹽

食鹽也叫氯化鈉,由鈉離子和氯離子組成。因為寶寶腎臟功能較弱,所以很難稀釋這些化學元素,直到寶寶6個月后,腎臟的功能才逐漸接近成人水平。在4~6個月寶寶吃的輔食中加鹽,無疑會加重寶寶腎臟的負擔。

所以,1歲以內的寶寶不應該在輔食里放鹽。寶寶在頭6個月每天需要的鹽不到1克,通常從母乳或配方奶里就能獲得了。除了要知道這些,在日常生活中還該注意:

1.限制寶寶吃咸的食品。

2.給寶寶做輔食時不加鹽。

3.限制加工食品,如半成品、點心、餅干、湯、肉湯、壽司、比薩、罐裝蔬菜、奶酪、香腸、薯片等含鹽高的食物。

4.鹽通常是以鈉的形式顯示在食品包裝的營養成分表中,1克鈉相當于2.55克鹽。要仔細看食品包裝上的營養成分表,最好選擇那些每100克中鈉含量不超過0.1克的食品。

5.要有意識地培養寶寶從小喜歡吃較淡的食物的習慣,避免養成“口重”的不良生活方式,這對寶寶的健康會有長遠的影響。

溫馨提示

現在是給寶寶添加輔食的時候了,可以根據季節,適量添加四季蔬菜和水果,如胡蘿卜、黃瓜、番茄、茄子、柿子椒、菠菜等,還有適量的四季水果,如蘋果、柑橘、梨、桃、葡萄等。媽媽可以在輔食中添加濕淀粉,以提高黏度,把食物做得松軟易爛,這樣寶寶更容易咀嚼。也可以將蔬菜或者水果剁碎剁爛,加在米粥中喂給寶寶。

寶寶的食物不要油膩

脂肪類的食物是寶寶成長必不可少的,較少體積的脂肪就能提供較高的能量。比如母乳的后奶中含脂肪量比前奶高,母乳哺養的寶寶,一側乳房吮吸時間過短,就有可能因吃不飽而形成總要吃的局面,由此可見脂肪的重要。

從另一個角度說,一些脂溶性維生素如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E、維生素K的吸收過程也離不了脂肪。既然脂肪對寶寶那么重要,為什么又要忌油膩呢?這主要是指忌油炸食物。

對本階段的寶寶來說,油炸食物是不適宜的。一方面,油炸的高溫會破壞一些食物的營養素,尤其是維生素;另一方面,油炸后形成的高脂食物不易被人體消化,有較強的飽腹感,對寶寶的消化、吸收和食欲都會產生不良影響。

寶寶輔食食譜

如果您現在已給寶寶嘗試添加輔食,那么也并不需要減少奶量。輔食添加的目的是以品嘗為主,原汁原味,豐富寶寶的味覺,要做到種類多但量少。這樣做可以防止寶寶日后挑食。下面介紹一些4個月寶寶的食譜:

主站蜘蛛池模板: 龙陵县| 大冶市| 赣榆县| 黄大仙区| 肇庆市| 江口县| 万州区| 吴旗县| 湛江市| 台前县| 全椒县| 新乐市| 海原县| 定陶县| 五常市| 寻甸| 宁河县| 桂平市| 辉南县| 禄丰县| 宝应县| 富顺县| 台前县| 新兴县| 藁城市| 五常市| 靖江市| 长兴县| 门源| 长寿区| 渝北区| 汉阴县| 霍山县| 河北区| 泽州县| 左权县| 灯塔市| 莲花县| 松溪县| 遂溪县| 方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