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7章 獨裁體制中的宣傳

“二戰”結束之后,在對希特勒的軍備部長阿爾伯特·斯佩爾[33]進行審判時,他發表了一通很長的演講,以非凡的敏銳性自我剖析了納粹獨裁的統治術?!跋L乩盏莫毑?,在一點上區別于歷史上所有的獨裁者。他的政權,是現代科技大發展背景下的第一個獨裁政權,他也充分利用了各種技術手段以達到控制國家的目的。他利用的技術工具,比如廣播、擴音器,剝奪了八千萬民眾的獨立思想,于是,讓這八千萬人臣服于一個人的意志,也就變得可能……早期的獨裁者們需要高素質的屬下——即使是權力的最末端,這些屬下也需要獨立思考、行動,但在現代科技大發展背景之下,極權政治系統已無需此輩。多虧了現代化的通訊手段,如今可以將較低的領導階層機械化,如此便出現了一種新興人類:命令的盲從者?!?

而在我的寓言小說《美麗新世界》中,科技發展的程度,遠遠超過了希特勒時代的水平,因此之故,命令的盲從者與納粹時代的同輩相比,也就更加謹小慎微,也就更加順從于發布命令的精英。此外,他們出生時基因就經過標準化處理,成長時又經過馴化教育,服從成為其使命,政府因此可以期望他們坐臥行止如機器一般始終可控。在下一章中,我們將看到,“較低的領導階層”的馴化工作已經在開展,俄國人并不僅僅依賴發達科技的間接作用力,他們還直接對其低層領導者“生理—心理”的有機體進行馴化,使其身體、思想慣于服從一個無情的、極其高效的(世人一致認為)馴化體系。

斯佩爾還說:“許多人常被噩夢纏住,他們生怕某天國家將會完全通過技術手段來治理。這場噩夢在希特勒的極權體制下幾乎實現?!睅缀鯇崿F,但最終還是沒有真正實現,因為納粹沒有足夠的時間——也可能是他們沒有足夠的才智和必要的知識——對其低層領導階級進行洗腦和馴化,這或許是他們最終失敗的原因之一。

在希特勒之后,未來的獨裁者們可以支配的武器庫里高科技工具已經極大地擴充。除了廣播、擴音器、電影攝像機、輪轉印刷機,當代的宣傳者們還可利用電視機來為其主子服務,傳播主子的形象和聲音,同時還能通過磁帶記錄下這形象與聲音。感謝科技進步,老大哥[34]如今幾乎就像上帝一樣無所不在了。

其實,未來的獨裁者并不僅僅是借助先進技術伸長了他的魔爪。在希特勒之后的時代,應用心理學和神經病學領域取得了發展,這兩個領域正是宣傳家、思想灌輸專家、洗腦專家特殊的工作范圍。過去,這些投身于改變人類思想的專家們都是經驗主義者,不斷試錯之后,他們總結出一套技術和程序,可以有效開展工作,雖然他們并不能精準地知道為什么它們是有效的。到了今天,思想控制的藝術逐漸成為了一門科學。這門科學領域的從業者知道他們在干什么,也知道為什么這么干是有效的。他們的工作受理論和假設指導,但這些理論和假設卻牢牢建立在大量實驗數據的基礎之上。正因了這些新的洞察力和新的技術手段,“幾乎就要在希特勒極權體制中實現”的噩夢很可能馬上就要徹底實現。

但在討論這些新的洞察力和新的技術手段之前,我們先看一看在納粹德國幾乎就要實現的那場噩夢。那么,希特勒和戈培爾[35]使用了什么樣的手段,“剝奪了八千萬民眾的獨立思想,讓這八千萬人臣服于一個人的意志”?而這些大獲成功的恐怖手段,其依據的又是何種有關人性的理論呢?回答這些問題,其實大可引用希特勒自己的話。這些話是何等精辟,又是何等的引人注目??!

當他寫作一些大而無當的東西,比如“種族與歷史”、“天意所在”時,其文章實在不忍卒讀。但是當他寫作有關“德國大眾”,以及他如何統治、指引他們的主題時,他的文風改變了,胡言亂語和夸夸其談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理智、強硬、冷嘲熱諷和明澈。在他潛心寫作的“哲學著作”中,希特勒或者如在云里霧里夢里,或者將別人的半調子言論拿來反復炒冷飯。但是,在論及民眾、宣傳時,他是根據自己的第一手經驗來寫作的。為希特勒寫傳者中屬阿倫·布洛克[36]最為本色當行,他說,“希特勒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煽動家?!?

有人會加上一句說“僅僅是一個煽動家罷了”,他們可沒有領會在大眾政治時代,政治權力的本質究竟是什么。希特勒本人就說過:“成為一個領袖,意味著能夠動員民眾?!毕L乩盏氖滓康氖莿訂T民眾;民眾受其蠱惑,其道德觀和對傳統的忠誠便被他連根拔起;于是,大多數人被催眠,只知道同意;最終,希特勒便可在民眾身上施加其自創的一套新的獨裁體制。赫爾曼·勞施寧[37]在1939年寫道,“希特勒對天主教的耶穌會[38]具有深深的敬意,倒不是說他多么欣賞基督教義,而是贊成其精心設計、嚴格控制的一套‘機械系統’,欣賞其等級森嚴的體系、極其聰明的伎倆、對人性的熟知,并欽佩它們在控制信眾時能機智地利用人性的弱點。”

去除基督精神的教會主義、修道士一般的苛刻紀律,不是為了獻身于上帝,也不是為了達到自我救贖,而是為了獻身于國家,獻身于由煽動家轉為獨裁者的那個人,匍匐于他那偉大的榮耀與權力之下。這就是系統性的群眾動員所要達到的目標。

我們且來看看,希特勒是如何定位他所要動員的群眾,以及他是如何進行動員的。第一個原則,是關于價值判斷的:民眾其實輕如鴻毛,他們無法進行抽象的思考,越出他們直接經驗范圍的任何事務他們都絕不感興趣,他們的行為并不取決于知識或理性,而是取決于情感和無意識沖動。正是這些本能沖動和情感,“是他們形成肯定或否定態度的真正根源”。因此,要想做一名成功的宣傳家,務必要學會如何控制民眾的本能和情感。

“在此地球上,曾制造翻天覆地革命的驅動之力,從來都不是超越民眾之上的科學教育,而總是鼓舞民眾的獻身精神,經常還會是一種歇斯底里——它能刺激民眾邁向行動。任誰想要主宰民眾,首先必須掌握打開民眾心靈之門的鑰匙……”用弗洛伊德學派的術語來說,就是掌握民眾的“無意識”世界。

希特勒就發出了強烈的吁求,他吁求的對象,是那些下層中產階級人士,此輩在1923年的通貨膨脹中飽受摧殘,1929年及其后數年的經濟衰退給了他們又一次毀滅性的打擊,希特勒口中的“民眾”,就是這些困惑的、受挫的、長期焦慮的千百萬人。為了使他們更加群體化、同質化,希特勒將他們組織起來,于是,成千上萬的人涌入廣場、大廳,在那里,個體的身份消失,甚至基本的人性都不再存在,終于,個人融入了群眾。

任何一個人,都可以通過兩種方式與社會直接發生聯系。其一,作為家族、行業、宗教等團體的一員;其二,作為群眾的一分子。團體是能夠表現出道德與才智的,就像組成團體的個人一樣;但是群眾卻是烏合之輩,他們組織混亂、漫無目的,而除了明智行動和務實思考外,他們倒是無所不能呢。

融入群眾之中,人們就會失去理智的力量,也會失去道德抉擇的能力,他們習慣于被人教唆,終至失去判斷力和自主意志。他們變得極其易怒,喪失個人的理智以及集體的責任感,突然爆發的狂怒、激情和恐懼極易感染他們。一言以蔽之,身處群眾中的一個人,其舉止好比吞食了大量強力麻醉藥一般,他就是我所謂的“群體毒藥”的受害者。像酒精一樣,“群體毒藥”是一種能使人活潑、性格外傾的藥劑。被“群體毒藥”麻醉的個人逃避自己的責任、才智、道德,變得發狂,如禽獸一般。

在希特勒的執政生涯中,他長期都是一個煽動者,他研究了“群體毒藥”的藥效,學會了根據個人所需加以利用。他發現,演講者可以喚醒“潛藏的力量”,并激勵聽眾行動——這比那些作家寫作的效果彰明多了。閱讀乃是一種私密的行為,于是,作家只能針對單個的人說話,這些個體獨自坐著讀書,心思明澈;演講者則針對眾人說話,這匯聚的群眾已然中了“群體毒藥”,他們任演講者擺布,如果演講者清楚自己的目標,他可以對群眾為所欲為。

作為一個演講者,希特勒自然極其清楚自己的目標所在。他自己說,他能“牽引龐大的群眾,隨意自如,當他需要一個準確的詞語,他的聽眾那鮮活的情感就會把這個詞表露出來;反過來,這個詞被他說出,便直接打動了聽眾的心靈”。奧托·斯特拉瑟[39]這樣評價希特勒:“他是一個擴音器,將一整個國家最隱秘的欲望、最見不得人的本能、最痛苦的折磨和國民的反叛性全部昭告天下。”

在麥迪遜大道[40]著手“動機研究”之前二十年,希特勒已經系統地鉆研了德意志民眾那隱秘的恐懼、希望、渴望、焦慮和挫折感。廣告業的行家里手通過操縱“潛藏的力量”而引誘我們購買商品,比如牙膏、某種牌子的香煙,或選擇某個黨派候選人。同樣,希特勒也是吁求那“潛藏的力量”(還有其他一些手段風險太高,麥迪遜大道不敢涉足),引誘德意志民眾選出了他們的元首、一種瘋狂的哲學,以及一場世界大戰。

與民眾不同,知識分子的趣味在于理性和事實。因此,宣傳或者能對大多數人起很好的作用,但碰到這些喜歡較真兒的人,就不大行得通。在民眾之中,“本能地位至高無上,于本能中產生信仰……當健壯的升斗之民們出于本能聯合在一處,便形成群眾的共同體。”(不用說,這是在一個領袖的掌控之下。)“知識分子就不同,他們四處亂竄,就像養雞場里的雞一樣,指望他們是創造不了歷史的,他們也不能成為群眾共同體的一分子?!?

知識分子要求提供證據,看到邏輯矛盾和謬論,他們就一驚一乍。他們視過分的簡單化為思想的原罪,又鄙夷口號、武斷之論、泛泛之談,不過這些可都是宣傳家們的慣用伎倆。希特勒寫道:“一切有效的宣傳,必須是針對少數必要的情況而發表,且務必用一些陳舊的公式?!边@些陳舊的公式必須不停重復,因為“只要不停重復,終將成功在眾人腦海中牢固刻下某些觀念”。

哲學教會我們,對那些看起來不證自明的事物要持懷疑的態度。與之相反,宣傳則要求我們接受這些不證自明的事物——本來我們理應對其表示懷疑。煽動家的目標即是在他的領導之下,建構社會凝聚力。但是,正如羅素所言,“教條的體系其實并無經驗支撐,比如經院哲學和法西斯主義,但它們卻能在信徒中建構龐大的社會凝聚力?!?

因此,善能蠱惑人心的宣傳家們必須保持始終如一的教條,他所有的陳述都是無條件正確的。在他的觀念里,世界非黑即白,黑則如魔鬼臨世,白則如天神下凡。用希特勒的話來說,宣傳家需要采取“一種系統化的一邊倒態度,來應對所有的問題”。他任何時候都絕不能承認自己也有可能犯錯,或者承認持其他觀點的人有可能部分正確。至于對手們,根本無需與之辯論,而是直接攻擊,蓋住其聲音,倘若他們太過麻煩,則直接將之清除。道德上帶些潔癖的知識分子知道有這種事,只怕會目瞪口呆??墒侨罕娍偸谴_信“主動的攻擊者永遠正確”。如此便是希特勒關于群眾之人性的觀點了,格調或許不高,不過,它是否錯誤呢?

由果子可以知樹。而關于人性的一種理論,倘能啟發極其有效的統治手段,那么它至少還是有點真理的因子吧。在一個小團體內,個人與個人之間若能自由交流,則能激發美德與才智,可也會激發罪孽和愚蠢。但是當煽動家刺激著他的受害者走向行動時,他所吁求的乃是沒心沒肺,所倚賴的則是道德上的低能。沒心沒肺和道德低能,并非是作為個人的男男女女的特征,而是作為群眾之一員的男男女女的特征,這兩者本不存在于人的屬性中,而是“群體毒藥”發作的癥狀。

在全世界所有高級宗教中,拯救與教化都是針對個人的。天國其實存于個人之精神,而非存在于群眾的集體性的喪智狀態之中。兩三人并處,則耶穌承諾現身。若成千上萬人皆中了“群體毒藥”,互相皆迷狂,耶穌焉能顯靈?在納粹統治之下,龐大的人群被迫花費巨量時間,組成密集的行列,前進前進,從此處到彼處,然后再從彼處到此處?!懊钊w民眾不停行進,似乎只是無謂地浪費時間和精力,只是許久之后,”赫爾曼·勞施寧又說,“才發現原來此種活動含義微妙,其理論基礎是精準的調節手段與目的的關系。需知,行進活動轉移了人們的思想,最終殺死思想。它終結了個人的存在感。它好比不可或缺的魔棒,在其指揮之下,群眾便逐漸適應一種機械的、準儀式性的活動,直到它成為人們的第二天性?!?

就其觀點和選擇執行他那恐怖事業的程度而言,希特勒對人性的判斷完全正確。但是,對于像我們這樣——視男男女女為個人,而不是群眾或嚴酷集體中的成員——的人來說,希特勒似乎大錯特錯。

在人口過剩、組織膨脹的趨勢不斷加速的時代,在大眾傳媒宣傳手段越發高妙的今日,我們如何來維護人性的正直,并重申個人的價值?這個問題仍然值得我們追問,也許我們還有機會獲得有用的答案。倘若再過一代人,想找到這個問題的答案也許就已經太遲了。在未來社會那令人窒息的集體氛圍中,甚至連追問這個問題或許都不再可能。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云龙县| 林周县| 庆元县| 延安市| 日照市| 丹巴县| 秦安县| 贵德县| 武清区| 伊春市| 丹棱县| 晴隆县| 卢龙县| 灌云县| 闵行区| 库尔勒市| 定州市| 新竹县| 玉溪市| 大渡口区| 富平县| 丽水市| 房山区| 彝良县| 突泉县| 梁河县| 松桃| 珠海市| 鸡西市| 洪江市| 商河县| 仁布县| 苏尼特左旗| 德惠市| 类乌齐县| 双鸭山市| 湘阴县| 沁源县| 华安县| 米林县| 三亚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