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章 認清自己并克服人性的弱點(2)

  • 炒股要有好心態
  • 海貍編著
  • 3605字
  • 2014-01-22 09:28:51

炒股只能相信自己。不僅僅是因為大師們并不神奇,更主要的還在于只有自己才能對自己負責。你投入股市里的資金是屬于你自己的,你在股市里的盈虧也是屬于你自己的。所以,在股市里只有你自己才是唯一可以真正信賴的人。而至于包括大師們在內的其他人,他們的分析,他們的觀點,他們的建議,都只能供你作投資參考,而最后的決策者只能是你自己。

當然,相信你自己,并不是讓你唯我獨尊、目空一切,仿佛你自己就是股市里的大師。相信你自己,首先要求投資者必須認真鉆研股票的投資技巧與方法,從而使自己的投資水平能夠提高到一個相當高的水平。這樣你就可以對股票與大盤進行分析與判斷,拿出自己的主見,而不是被別人,特別是所謂的“大師們”牽著鼻子走。其次,要虛心聽取別人的意見與分析。雖然其他人的分析與判斷未必就是正確的,但也未必全部都是謬誤,這就需要自己根據經驗,根據當時市場的發展情況來判斷。而認真聽取別人正確的分析判斷,這其實也是自己獲得成功的一條捷徑。

四、股票操作和與人性的弱點

股市如同戰場。每一位涉足股市的投資者都想在股市搏殺中獲取勝利??墒聦嵣先俚闹皇巧贁低顿Y者,大多數人都是失敗者。造成大多數人股市失利的原因,主要是與人性的弱點和不良習氣,如貪婪、浮躁、猶豫不決、鼠目寸光、眼高手低等等有關。

人性弱點和不良習氣在股市中的具體表現有以下一些。

1.“追漲殺跌”。漲的時候不愿買,跌的時候也不愿買,而是在漲了一段時間后才買進,跌了一段時間后才賣出,最后落入機構大戶拉高出貨的圈套。

2.“貪得無厭”。這是股市里不管機構大戶還是中小散戶都有的通病。手里握著正在上升的股票,希望它長的更高;眼前股價往下走,則盼著跌套更深炒大底。結果卻是套牢或坐失良機。

大家都看過《漁夫和金魚的故事》,漁夫出海打魚撈到一條金魚,金魚說放了我,我可以滿足你的所有要求。漁夫的女人太貪心,要華服,要房子,要宮殿當女王,金魚都滿足了她。但這位夫人最后竟要金魚做她的仆人,金魚只好搖搖尾巴游到海里去了,而漁夫和妻子又回到原來的貧窮日子。股市有諺語說:什么人都能賺錢,只有貪心的人賺不到錢。過分的貪婪會把你賺到的錢又吐出去,因為沒有只漲不跌的股市。我們經常會遇到這樣一種投資人,他們不是根據市場強弱來決定買賣,而是根據自己買房子、買車等需求目標資金來定買賣。還有就是在理由不充分前提下不斷提高既定目標。

治療貪婪需要培養從容淡靜的心態,更需要切實理性地分析市場。理性考慮風險前提下追求到的高收益才是最合理的,憑借主觀想象一味抬高價碼,結果只能像漁夫妻子一樣回到原地。

3.“心存幻想”。買進股票后,價位下跌,套牢了,就盼著反彈。反彈后又舍不得出貨,又希望彈得更高些,結果又跌下去,了。上漲時也是這樣。明知是小概率事件,卻希望能夠發生,這就是害人不淺的僥幸心理。在股票操作中,散戶的僥幸心理經常會被機構主力所利用。股票拉到高位,下跌時主力往往以長陰線開始出貨,散戶們雖心中覺得大盤、個股均不太妙,但卻出逃不堅定,大多數人還都在期待股價反彈到沒有下跌前的高度,結果往往是越套越深。

4.“愛走極端”。聽股評家講要買績優股,于是就追買名牌股,垃圾股.一律不要。但又聽說,名牌股易變質,垃圾股一啟動,準賺錢。于是又專選垃圾股。一個人在判斷上迷失方向的時候最容易隨大流,盲目跟從他人意見來決策。面對市場變化,不能認真全面地了解市場獨立思考的人是不可能做好股票的。我們發現大多數人聽講座看股評,不是著重于投資的思想方法和邏輯思路,而是就等著推薦股票。聽了馬上就買,一旦套住一點馬上又斬倉。而這些股票極有可能中線大漲。盲從的人很多,所以有羊群效應之說。這也為前面所說的二八定律的存在奠定了雄厚的群眾基礎。

5,“朝三暮四”。對個股一會做多,一會做空,沒有耐性。賣了這只股,又去買另-只。結果原來那只漲上去了,又拋掉手中股票去買原來那只。這樣頻繁進出,沒有賺到錢,倒交了不少稅金和手續費。

6,“鼠目寸光”。只盯住眼下股價的暫時波動情況,而不去研究國家宏觀經濟形勢和企業經營狀況、發展前景。只看小勢,而不看大勢。每天為蠅頭小利奔波忙碌,其結果是竹籃打水一無所獲。

7.“眼高手低”。某些股評家只會高談闊論-些股市理論,而自己一做股票卻是損失慘重。因此,所謂專家的意見不要輕信,只能參考而已。

8.恐懼。

人類面對未知的時候總會產生恐懼。股市的特點就是從不簡單重復,似有規律又似無規律,因此,恐懼必然會成為股民心中最無法拋棄的陰影。持股過程中,看股票稍微漲一點,就怕再跌回去,想賣掉,但又擔心繼續上漲自己踏空;市場下跌了,不想賣,又怕持續下跌,賣了吧,又怕反彈。左也怕,右也怕,備受煎熬。對于短線操作的人尤其如此,因為理論上講短期波動更是無法預期的。

貪婪、恐懼、盲從、僥幸是人性所共有的弱點。這些弱點同時或多或少地存在于每一個投資者身上,嚴重影響著投資人收益的高低。知識可通過學習補充,經驗可靠實踐積累,而心理素質的提高卻只能通過生活的方方面面摔打磨練來完成了。

人性的每一個弱點都隨時有可能被市場所利用,而導致投資失敗。而且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時候,常常暴露出不同的弱點或者是弱點的不同方面。

五、貪婪和恐懼是阻礙炒股成功的最大障礙

人生有兩大弱點:恐懼和貪婪,它們始終困擾著我們的一舉一動。失去心理平衡而浮躁冒進者看似強悍,往往成為“貪婪”的犧牲品;為好消息怦然心動而搞不懂內因決定外因的人看似理智,往往陷入“恐懼”的陷阱。從理性的角度看,得不喜、失不憂、寵不驚、辱不懼,才是我們追求的最高境界。三國的赤壁大戰前夕,諸葛亮針對當時的時勢,獨身前往東吳,闡述了聯吳抗曹的宗旨。從曹操兵犯江南的兵法六忌出發,針尖對麥芒地諷刺了東吳文官的恐懼感,又在實戰中維護三國鼎立的格局,故意安排關羽在華容道放走曹操,不貪婪地移居消滅曹操,這正是為了掣肘東吳。古代的這個經典告訴我們:恐懼和貪婪都是下下策。有人把股海中的搏殺比作人和鱷魚的相斗,認為人占下風是必然的。噤若寒蟬者和聲淚俱下者均異口同聲:“恐懼”。其實,鱷魚的兇殘僅局限在沼澤地,就像股市中的下降通道,就是說,如把鱷魚引出沼澤地,它的眼淚還是溫柔的,至少是殘酷的溫柔。有人把自己比作股海中的鯊魚,且不說猙獰的面目只是貪婪的表象,而貪利就能獲利嗎?他們總是隨著股指的大幅飚升,持股數大幅增加,在時刻高度緊張的壓迫感中,隨時可能功敗垂成?!巴顿Y進,投機出”就是克服“恐懼和貪婪”的法寶。1996年5月13元左右買進含權(當時為10送3方案,后改為10送6)的四川長虹,如果股價跌至12元時除權,那么套牢1元,如果以投資的眼光看待(從市盈率、凈資產收益率及自身持續股本擴張力)。只要該股能再度填權至12元,則總帳獲利2.6元,利潤率為20%。一年中是否有這樣的概率呢。如有,則13元屬理論的投資區域,這時介入應該毫無恐懼感,將來以12元的投機方式出,亦毫無貪婪之嫌。市場總有脈絡可尋,以懦雅的風度化解恐懼和貪婪,故飽嘗風霜而知甘苦或不為聲色所動的人往往大有可為。如果說愛情是小說的永恒題材,那么“恐懼和貪婪”才是人生矛盾的真正交織點。處理好兩者之間的辯證關系,就能心有靈犀一點通。

人性的弱點在股市中最常表現出的是貪婪和恐懼,這有些老生常談。人們都知道諸如“貪婪和恐懼是投資的天敵”,“我們要克服貪婪,克服恐懼”之類的話。但是何為貪婪、何為恐懼呢?關鍵還在于如何判斷,如何度量。

與此相關的操作是“止盈”和“止損”的概念,“止盈”可以克服貪婪,“止損”可以克服恐懼。有的人甚至建議“忘記買入股票的成本”和“把握股市的趨勢”,因為“忘記買入股票的成本”和“把握股市的趨勢”既可以有助于克服貪婪,也有助于克服恐懼。然而,如果貪婪是人的本性,恐懼也是人的本性,本性所在,怎么會輕易就能克服了呢?“變性”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必須通過科學的方法和長期嚴格的磨練,才有可能改變某些不良本性。

再說,人們的欲望也常常成為一個難以控制的魔鬼,前人比喻說“人的心里有個洞,無論再多的金錢和名譽都無法填滿它”。但是,人們對現狀的不滿足,也是一種動力,是人類文明與科學發展的原動力。沒有欲望還研究什么投資?。∧f是不是呢?

過度自信和優柔寡斷也是一組弱點。過度自信會不斷自我神化,并使成功成為失敗之母,但有時又需要足夠的自信,特別是股市中的高手,開始懷疑自己的時候可能就是失敗的開端了。關于過度自信還有一個有趣的實驗,心理學家和實驗經濟學家做過一個調查,被調查者在被告之平均水平為50分時,竟然有80%的人將自己的駕駛水平打在了60分以上,倘若調查問題改為“您的股市投資能力是否超過平均水平”時,大多數人都會自信地回答說“是的”。怎么可能多數人的能力都比一般人強呢?這一違背邏輯的結果說明,通常情況下,人們更多地表現出過度自信,尤其是在剛剛獲得一些成績時,人的自信心往往會出現加速膨脹,這是很危險的人性弱點。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文水县| 平乡县| 临武县| 民丰县| 潜山县| 仙居县| 瑞金市| 临湘市| 揭东县| 砚山县| 大英县| 增城市| 隆回县| 山东省| 宣城市| 宿州市| 南陵县| 青冈县| 维西| 重庆市| 西峡县| 浮梁县| 泗洪县| 岳普湖县| 广元市| 邢台市| 工布江达县| 台湾省| 桃园县| 宝应县| 小金县| 扶余县| 黑水县| 石河子市| 玉田县| 鄂州市| 曲周县| 台前县| 都兰县| 喀喇沁旗| 井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