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 絲路青山
- 趙容華
- 5052字
- 2020-11-13 12:31:08
距離文藝晚會開始還有半天的時間,來參加表演的行政村共有十二個,他們各自都帶著自己的節目,根據導演的要求,相繼登場彩排。而蓬口村的兩個節目放在最后彩排,由周小媛負責協調工作。
從中午開始,謝英就帶著舞蹈隊的隊員們在會議室里摳動作,而另外一個節目是小孩子表演,此前是由黃耀輝的妹妹黃雪琪負責。
因為“五一”勞動節放假,孩子們上午都在家里,根據之前黃雪琪的安排,下午兩點鐘,每個參加今晚表演孩子的家長負責將自己的孩子帶到文化禮堂。黃雪琪還到青少年宮借來二十套服裝,在兩點的時候趕到文化禮堂。
“同學們,快點把衣服穿上,我們等下要彩排了。”
這些小朋友哪有舞蹈隊的大人們聽話,看到現場一片熱鬧,也跟著活蹦亂跳起來,急得黃雪琪喊起來,這才將這些小魔頭給壓下去。接著,這個衣服大了,那個衣服小了,黃雪琪轉來轉去給他們換上。
文化禮堂內都是人,單單來表演的就有一百多號人,還有很多村民前來觀看彩排。黃慈玉忙著招呼客人,張嶸峰幫助搭電線,安開關;黃耀輝找來幾個村民一起發放節目單,又急忙給小塘源的農家樂打電話,讓他們送餐不要誤點。唐豐成站在門口迎接每個表演隊,并發放餐券,登記來的人數。
此時,陳豐成一個人躲在會議室里,手里拿著稿子,是晚上晚會的講話稿。今晚參加晚會的領導都是市里的主要領導,陳豐成從來沒有在這么大的場面講過話,故而兩手發抖,口齒不清。
眼看還有幾個小時,等會兒領導來了,還要下去迎接,所剩時間已是不多。陳豐成強作鎮定,倒吸一口氣,又從頭到尾將稿子念來念去。
正當村里忙里忙外忙成一鍋粥之時,唐之育突然闖進來,大喊要找唐豐成。這會兒的唐豐成剛好趁著沒人去上了一趟廁所回來。
“唐叔,你找我?什么事情這么慌張?”
“唐主任,青天大老爺,你要給我做主。”
“唐叔,到底什么事情,你說。”
于是,唐之育將施工被蛇咬花費一千多元醫療費,施工不予以承擔的事情說于在場的眾人聽。在場的村民,不管是本村的還是外村的,都圍了上來,議論紛紛,有的說施工方確實應該支付唐之育的醫療費,有的說拗不過人家,自認倒霉。
“唐主任,你唐叔我雖然窮,但是窮的有骨氣。這醫療費該是他們出就得他們出,他們要是不出,我就和他們鬧到底。”
此時,有個別村民現場慫恿他,叫他去工地上鬧,讓他們開不了工,被唐豐成一頓呵斥,不敢再出聲了。
唐豐成讓唐之育先回家,答應他等今晚的晚會結束后就解決他的事情。可是唐之育就是不走,說村里不給解決就不走。這讓唐豐成左右為難,不知如何是好。
“市領導來了,我們去接一接。”陳豐成從二樓會議室跑下來,拿著手機疾步如飛,邊走邊說:“我剛接到鎮里的電話,汪書記和劉鎮長正陪著市領導過來,車子已經進村了。”
“怎么了,傻愣愣地站在那里干嘛,趕緊啊。”陳豐成一個身子往前沖,卻發現唐豐成還站在原地,便疑惑地問。
“我就不去了,書記,你去吧。”
“怕什么,我們一起去。”
“我不想去,說不來話。”
唐豐成故意推脫,想借陳豐成去接領導的功夫,把唐之育支走,以免等一下市領導進來后,唐之育當場鬧事,那可就影響大了。
可陳豐成覺得這么隆重的活動,而且接的是市里的領導,就應該兩個人一起。于是,上前一把拉住唐豐成的手,直往前沖。唐之育見村主任跟著村書記去接領導,把他給晾在一邊,心里直冒火星,嘴里大罵道:“你們這些當官的,沒一個是好東西。要知道你是這種忘恩負義之人,當初就不會聽唐作偉的話,選你當村主任了。”
晚會順利開幕,臺上節目一個接著一個表演,臺下掌聲一陣接著一陣。蓬口村的村民們除了十幾年前村里放電影的時候,坐著小板凳一起看以外,已經很長時間沒有參加過這樣的文化活動了。村民們有的坐著,有的站著。孩子們在人群中竄來竄去,四處追逐嬉笑打鬧。
舞臺兩邊的燈光不僅照亮了舞臺,更照亮蓬口村夜空。很多附近村的村民也紛紛趕過來,圍在邊上看演出。
輪到蓬口村表演節目了,先是少兒節目,一個個孩子裝扮的像一朵朵小花朵,在舞臺上蹦蹦跳跳,表演還未結束,場下已傳來陣陣熱烈掌聲。
就在此時,唐之育突然跑到舞臺和主席臺之間,哭著喊著自己有冤屈,所有觀眾及臺上表演者,就連在后臺備演或已經演完的演員們一個個驚愕地看著唐之育。
坐在主席臺中間的陳豐成本想從側面繞過去,可是圍上來的觀眾將主席臺堵住。這個時候,只見唐豐成爬上桌子,縱身一躍,跳到唐之育面前,黃耀輝也沖了過來,兩人將唐之育抬著離開。
可是唐之育死活就是不走,索性一咕嚕的,身子從唐豐成和黃耀輝的手里脫了出去,賴在地上繼續喊著冤。唐豐成和黃耀輝沒有辦法,這趕也不趕不走,勸也勸不動,只好守著他,防止他一想不開沖去主席臺。
“這是怎么回事?”
問話的正是市宣傳部長鄭杰瑞,他是今晚最大的領導。陳豐成本不敢怠慢,可確實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好在唐豐成接上話來,將唐之育所遇之事匯報了一遍。
市宣傳部長鄭杰瑞走出主席臺,圍觀的觀眾紛紛讓出道來。鄭杰瑞走到唐之育跟前,將這個年過六旬的老人從地上扶起來。陳豐成隨即搬來一條凳子,讓唐之育坐下。
“老人家,你有什么委屈,你和我說,和書記鎮長說。”
“鄭部長,我沒有什么委屈,我只想討回我一千三百多的醫療費。”
“汪書記,今天咱們既然碰上這個事情了,就現場辦公,給解決了吧?”鄭杰瑞來了個順水推舟。
汪炳權立即撥打了施工方經理羅一成的電話,在電話里,羅一成一度扯皮,最后將責任推卸給了家政公司。汪炳權非常生氣,對著電話大聲罵著羅一成。
“我的人明明是在你施工場地受的傷,你居然說和你一點關系都沒有?你是要我把你告到法院,還是不想干了?”
被汪炳權這一警告,羅一成只好同意支付唐之育的醫療費。唐之育見市里領導給他做了主,心里自然安慰了許多,連忙說不好意思,攪了大家的興。
一場精心準備的文藝晚會因為唐之育的一場苦惱得以告終,或許唐之育永遠不會明白這場晚會,蓬口村村委們付出了多少努力,更無法知道這場晚會會給蓬口村帶來什么樣的影響。在老人家的眼里,或許只有他那一千三百元的醫療費才是天大的事情。
不歡而散的晚會,讓蓬口村村兩委面上無光,村干部們更是悶悶不樂。說不出誰對誰錯,更講不明孰是孰非。
可工作還是要繼續干,擺在蓬口村村兩委面前的任務依舊繁重。老小學承包協議經過唐豐成前期的對接,已經完成的差不多了。陳豐成組織村委擴大會議,討論了老小學承包的事情。
會上,每個村干部都仔細審議著協議。
“其他的條款我覺得沒有什么問題,就是這租金支付方式、根據招標文件的規定,租金按年支付,每年四萬元。但是謝昌興希望村里可以支持他一下,前期支付少一點,后期支付多一點。”唐豐成和各位村干部匯報了基本情況。
“那應該不可以吧?”黃耀輝回道:“以來這是招標文件規定的,要是改了就是違法的,另外我們村也不富裕,等米煮粥呢!”
“而且這做生意的,要是前幾年沒有經營好,做虧了,跑了怎么辦,少掉的租金問誰要?”黃慈玉接話道:“這種事情在其他村多得是。要是自己村民,我們知根知底,尚且不怕。這外人,我們不能打保票啊。”
陳豐成見大家對于謝昌興提出來的意見表示反對,但具體事情是唐豐成在對接。據自己的觀察,這謝昌興雖說是生意人,但還是個講信用的人。
這幾年農家樂方興未艾,石泉鎮又是一個旅游鄉鎮,農家樂生意越來越好,但競爭也越來越大。況且,農家樂生意前提投入很大,收益回報很慢,若沒有充足的資金是很難維系的。謝昌興可能考慮到資金的周轉,才向村里提出這樣的租金支付方式。
“唐主任,前期的工作你在對接,你什么意見?”
“客觀地來講,謝昌興為人還是比較爽快的,對老小學打造成高檔的農家樂還是充滿信心的。我們作為合同的甲方,按照規定收取租金并沒有錯。”唐豐成回話:“但是,同志們,我們想想,無論從面積還是規模上看,這個農家樂都將是石泉鎮最大農家樂,我看過謝昌興找人設計的圖紙,應該說是一個很高檔且典雅的農家樂,別具一格。要是這個農家樂做大做強了,不僅可以增加我們村的人氣和經濟收入,而且還可以讓更多村民實現家門口就業。”
陳豐成明白唐豐成的想法,老小學不僅僅是租給謝昌興開農家樂,還要成為帶動蓬口村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的一個重要的窗口,不僅能順帶解決村民就業問題,而且給我們以后的招商引資工作提供經驗,讓更多的外商來我們石泉鎮投資辦實體。
想到這里,陳豐成說道:“我覺得唐主任分析的有道理,考慮的也很全面。”“農家樂前期要裝修,后期營業后還要雇人,食材也要采購,如果他能優先考慮蓬口村,我們就同意他的意見。上面我去對接,具體談判細節,唐主任你再辛苦下。”
陳豐成對老小學承包租金支付方式作出了指示,連忙指示張嶸峰匯報下一個問題。張嶸峰拿出了一張規劃設計圖,對著這張圖和大家比劃。原是黨建示范帶建設第一期項目下來了,重點打造村部邊上的茶場。
張嶸峰手中的這張規劃設計圖就是市里邀請國家美院設計團隊設計規劃的,根據設計規劃,這片茶場將在原有基礎上,改造成一片“葉子”的形狀,然后根據葉筋的構造設計游步道,在茶場的中間還將建造幾座鋼化別墅。
“這是要打造一個公園的節奏啊?”黃耀輝驚嘆道:“小媛,你以后談戀愛,和男朋友約會,不用往城里跑了,這片茶場就不錯。”
周小媛見黃耀輝又拿他開玩笑,一臉的尷尬,一腳跺下去,高跟鞋的腳后跟踩的黃耀輝直跳喊娘。
“你們再看茶場連接村部的這一塊,也就是我們現在的露天文化禮堂。根據這個設計圖的基礎上,將打造一個五星級的文化禮堂。”
“太好了,不然的話,以后村里搞活動,要是碰到下雨天,那都要煩死!”黃慈玉高興地說道。
“瞧把你高興的,那還得看能不能建成。”唐豐成回道。
“這個項目的工期是多少天?”陳豐成問。
“滿打滿算,市里的意思是三個月,因為七月底省里要下來檢查。”
“還有三個月,工期很趕啊。”
陳豐成叫張嶸峰全程負責這件事,配合鎮里和施工方,做好服務和協調工作。
會議結束后,唐豐成整理了會上關于老小學承包租金支付方式的意見,帶著新的協議找到了謝昌興。謝昌興同意項目開工之后,土建部分雇請本地泥工和雜工一律雇請本地村民,裝修部門除因技術原因需找外地施工人員之外,其他人員也雇請本地村民。農家樂營業之后,服務員、端菜員等相關人員雇請本地村民,相關的食材,尤其是蔬菜類,以面向本地采購為主。
作為對談的條件,作為代表的唐豐成給出的條件是前十年的租金為每年兩萬,其余的在后十年平均支付。
兩人商定之后,謝昌興隨手送給唐豐成一盒茶葉。唐豐成本想不要,可謝昌興死活要塞給他,心想這一盒茶葉也不是什么大事,不會上綱上線。且若是不要,可能會讓謝昌興覺得村里不近人情,難以溝通,于是便笑著收下了。
離開平山之后,唐豐成打電話給陳豐成匯報了對談的情況。此時,陳豐成正在鎮里,準備匯報老小學協議變更的情況。到的時候,汪炳權正在開會,陳豐成在辦公室等了十幾分鐘,和徐海萍聊起了晚會的事情。
“陳書記,現在很多村都有自己的村歌了,你們村怎么不請陳志君老師給你們寫一首?”
“請了。”
陳豐成隨即將村歌創作的工作和徐海萍匯報了一下,剛匯報完畢,聽見隔壁會議室桌椅響聲。徐海萍提醒陳豐成,汪書記的會議應該快要結束了。
陳豐成馬上沖出辦公室,守在會議室門口,就等汪炳權出會議室了。
“陳書記,你這是守株待兔啊。”首先走出來的是鎮長劉天一,見陳豐成提著一個公文包,畢恭畢敬地站在會議室門口,便風趣地說他。
“劉鎮長,我想和鎮里匯報一下工作。”
劉天一這個人向來做事雷厲風行,見陳豐成都堵在會議室門口了,便叫陳豐成進會議室,直接向汪書記匯報。
見到汪炳權后,陳豐成將老小學承包租金支付方式變更的事情向汪炳權和在場的劉天一及兩個副鎮長匯報了一遍。
聽完后,汪炳權和劉天一倒是蠻同意蓬口村的這個做法,汪炳權沒有表態,想聽聽劉天一和兩個副鎮長的意見。
劉天一第一個先說,完全同意這種做法,理由是現在農家樂雖然蓬勃發展,但是能夠長期經營下去的不多,往往要不半路折腰的,要不就是臟亂差的吊在那里,這些都是因為資金周轉不得的原因。蓬口村的這種租金支付方式不僅給了謝昌興很大的支持,同時帶動了村里的就業,可謂是共贏之道。
但兩個在場的副鎮長并不贊同這種做法,認為這樣違反了招標文件的規定,對于其他投標人不公平。萬一其他投標人進行投訴,就會陷入被動,最后很難處理。
兩個副鎮長的意見不無道理,規矩是蓬口村自己定的,現在打破規矩的也是蓬口村。汪炳權和劉天一交換了一下意見,一致認為蓬口村提出的做法雖然存在違反招標文件的規定,但是目前市場形勢有變化,應當遵循合同法的相關約定。
“就按照你說的去做,有什么事情鎮里給你兜著。但是,記住,程序要到位,加強對村干部的宣講教育,不能借此向承租人吃拿卡要,違規收禮。”
陳豐成帶著汪炳權的指示回到村里,并傳達給了每一個村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