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 絲路青山
- 趙容華
- 4349字
- 2020-10-12 17:37:20
解決了鄭鳳愛的就業問題,就意味著達到了脫貧標準。這個案例的成功無疑給了村兩委十足的信心。
在村委例會上,陳豐成和所有的全干部繼續商議扶貧工作的開展。每個村干部扶貧的對象不一樣,面對的困難和問題自然就不一樣。會上,大家各抒己見、群策群謀。
“你們的扶貧對象其實問題很明顯,而且都是愿意脫貧的,我的這兩戶可就麻煩了,一個是酒鬼,一個是賭鬼,活的比李白還逍遙自在。你叫他扶貧,他還不想扶貧呢,還覺得你沒有他活的滋潤快活呢。”
黃耀輝抱怨自己的工作難做。他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居然還有人不愿意脫貧。
“我覺得他們不是不愿意脫貧,是脫貧之后,享受不了政府的鄭策。”周小媛分析道:“你們看看,他們都是低保戶,每個月政府給他們的補貼加起來不少于一千塊。這一千塊在城里不算什么,在農村里可是一筆橫財,夠他們的柴米油鹽開支了。”
周小媛的話確實在理。改革開放幾十年,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政府在民生方面投入很多,給與每個貧困戶最大的支持。很多不勞而獲的人也就鉆了扶貧政策的漏洞,糟蹋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
“唐主任,你的那兩戶怎么樣?”
“我現在向大家匯報下。我負責的兩戶,一戶是因病致貧,還有一戶因學致貧。因病致病的是唐之山,他患尿毒癥,每個月要尿析透,雖說有醫保,但一年下來也是不少的花銷,而且他幾乎喪失了勞動力,他的老伴在家里照顧著,也不能干活。另外一個是唐之育,兒子偏癱了,孫女正在讀大學,已經七十五的他還在田里干活,全家的主要經濟收入主要靠政府的補助。”唐豐成將自己面對的兩戶貧困戶情況在村委會上一一分析給大家聽。
聽完唐豐成的匯報,所有的村干部都沉默著,心中不免一絲感傷。兩個都是兩鬢斑白的老人,茍活一世,終老時多災多難。
他們的今天可能就是自己的明天!他們現在的處境,作為一個村干部,又如何說得過去!蓬口村的美麗鄉村建設就是這樣嗎?看起來家家都是新房子,看起來村里面貌日日翻新,看起來村民們一個個風風火火,可是在最隱秘的角落,這些失去生存能力的老人怎么辦?晚年不幸福的脫貧還是全面脫貧嗎?
“不管怎么樣,我們都要去看望一下這兩個老人。現在正是春節,帶點心意上門,禮多人不怪,到時候我們或許還能了解到更多的情況。”
黃慈玉根據陳豐成的指示,便在當天下午就和周小媛一起去超市買好了慰問品。
第二天,陳豐成帶著村委班子先到了唐之山家。唐之山正躺在床上休息。老伴馮春愛正在院子里打水洗衣服。
“嬸,在洗衣服呢?”一進門的陳豐成就問。
唐豐成主動上前幫馮春愛打水,周小媛也緊跟上去幫忙拎洗衣桶。
“是啊。沒辦法,今早你叔剛拉在床上的。昨天剛洗了一桶,今早又是一桶。這么冷的天不換也不行。”
馮春愛見有人和她說話,便將心理的抱怨和委屈都吐了出來。自從家里生了病,就很少有鄰居來家里閑聊,自己也不愿出去和別人多說,免得別人還以為要借錢。今天見村干部上門,有這么熱情地幫忙,心理欣慰了許多,就多說兩句,以解解悶。
“我們村委來看看你,看看家里有什么需要幫忙的。”
“好好好,你們這些孩子真是乖呢!”
馮春愛急忙招呼著客人進屋說話,躺在臥室里休息的唐之山聽到身影,便把老伴叫進房間問問是誰來了。得知是村干部來看望后,立刻叫老伴攙扶他出來陪客。
已經患病的唐之山,面黃肌瘦,如同柴骨,眾人看了無不心酸。唐之山和大家熱情打招呼,還拿出花生瓜子招呼大家,很熱情,激動的連話都說不出來。
“共產黨好!”唐之山豎起大拇指夸贊道:“不僅給我們免費交醫保,免水電費,而且還有錢發。”
“大叔,我們共產黨就是為人民服務的,這是我們應該做的。”
周小媛溫暖地拉著唐之山的手,令唐之山無比感動,熱淚盈眶,可是就是不認識眼前的這個小姑娘是誰,坐在那里認了半天。好在黃耀輝聰明,急忙介紹了周小媛的情況,唐之山連聲叫好。
“叔,家里還有什么需要我們幫忙的嗎?”陳豐成問。
“我們已經很滿足了,不想給政府添麻煩了。”
“怎么能說麻煩呢?你們過得好,才能說明我們工作做得好。只有全中國人民過的好,我們才算實現了中國夢!”
“你看看,現在的村干部和以前就是不一樣。”唐之山對著老伴說:“我們活了一輩子,辛苦了一輩子,老了,原以為就這樣了,沒想到比我們年輕的時候還過得舒坦。”
這邊眾人一邊聊著,那邊黃慈玉連忙拿出手機,拍下唐之山家里情況,用作臺賬使用。
“你女兒經常回來看你嗎?”唐豐成問。
“嫁得太遠了,逢年過節都不一定回來。”
唐豐成的一句問話讓老兩口又陷入悲傷之中。他們的女兒五十年前就嫁到湖南那邊,連孫子都有了。這成了家之后,自然很少有時間回來看自己。
“那有沒有去湖南轉轉,到女兒家里住住?”
“叫是叫了,但是那邊的菜吃不來,你叔得這個病,不能吃辣。再說她也有自己的家,我們過去,干活不能干,只能給她們添亂。”
“叔,嬸,你們放心,以后我就是你們的女兒,我以后經常來看你們,家里有什么事情打電話給我就是了。”
“呦,這是誰家姑娘,這么孝順,這么惹人喜歡啊?”
“好是好,就是沒有人要!”
黃耀輝這回可得罪周小媛了,周小媛一聽完,像個猴子跳了起來,一把擰住黃耀輝的大胳膊,旋轉九十度,掐的黃耀輝直叫娘。
中國的農民就是如此的樸素和單純,他們一輩子任勞任怨,從不怨天尤人,即使性命關天。他們像春天的一棵小草,從來不需要陽光的特別照顧,更不需要大樹的參天庇佑,在風雨中成長,也默默的在風雨中消亡。
哪怕只要我們給他們一點陽光或者雨露,他們就會把你們當做菩薩或者神仙一樣念想著、感恩著,也因為這份念想和感恩,即便在人生的最后一刻,也能欣慰地離開,靜靜地離開。
走之前,唐之山撐著病體送陳豐成一行到門口,還拼命地往周小媛的口袋里塞花生瓜子。眾人告別唐之山夫婦后,直奔唐之育家。
蓬口和小塘源有將近五百米的距離,一條老通景公路橫擱在中間。前些年,村里通過土地整理,整理出一條泥路,使得兩個地方直通起來,不然的話就要繞一個大彎。而唐之育家就在這條路邊上。
節后因車輛來往很多,這條泥路坑坑洼洼。陳豐成堅持走路,大家也跟著后面在泥路上跳來跳去。
唐之育正在家門口劈柴火,見村干部來,還以為去小塘源的,打了個招呼便繼續揮舞著斧頭劈柴。
“叔,你先停下。”
“你們找我的?”
“對,我們就是找你的。”
唐豐成拿過唐之育手中的斧頭放在墻角。唐之育看看四五個村干部是來看自己的,一下子慌了。
“叔,這么冷的天。不叫我們進去坐坐?”
唐之育這才意識到,忙著將眾人迎進屋內,叫孫女從樓上下來倒茶。唐之育的孫女叫唐梅萍,目前正在讀大四,農業經濟管理,上半年就要畢業。
唐之育叫她下來倒茶的這會兒,正在房間里寫論文。可能是因為年齡相近的緣故,周小媛見唐梅萍下來,就主動的和她聊起天來。
看她一身穿的很樸素,扎兩個辮子,像極了當年的自己,就連參加畢業典禮的那會兒也是扎著兩個辮子。“你寒假在家里干什么?”
“姐姐,我正在寫論文。”
“哦,那快寫好了嗎?”
“沒有,家里沒有電腦,寫的很慢。”
這句話被正在和唐之育聊天的陳豐成聽到了,急忙回道:“明天到村里來寫,村里有電腦,我們周小媛同志可是浙師大的高材生啊。”
周小媛見唐梅萍有點害羞,不敢答應,便急忙安慰她,說:“沒事的,妹妹你來吧,正好我有一個伴。”
唐之育把家里的情況和村干部匯報了一下,他有個兒子是癱瘓在床的,叫唐作進。之前因為在工地干活,過度勞累,加上喜歡喝啤酒,后來中風后沒有及時治療,就演變成今天的癱瘓在床了。
唐作進癱瘓后,唐之育一邊要照顧這個癱瘓的兒子,一邊還要在村里打點零工,賺錢給唐梅萍讀書,很是辛苦,這些年一頭的白發。因為年齡比較大了,很多需要雇工的人家都不敢用他。
“真是造孽啊,這好好的家知名就變成這樣子的。”
真是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像唐之育這樣的家庭,每個村多多少有些,他們生活在希望和絕望的邊緣,絕望是因為本應該享清福的年紀卻依舊在努力,希望是眼下的路雖難走,但前途還是充滿光明。
唐之育所有的希望都在這個孫女身上,他希望唐梅萍能早點出社會,找到一份新工作出人頭地,他也就能安心的走了。
“學費學校里有幫忙嗎?”
“我申請了大學救助金,每年四五千,用來支付大學學費。”
“那這個救助金要還嗎?”
“要的,畢業后三年之內要還清的,這已經算很好了,只要能順利畢業,我就能把這些錢給還上。”
“那你畢業后想干什么?”
“我想和周姐姐一樣,考一個公務員,服務基層。”
“好,有志氣。但是你要記住,間歇性躊躇滿志就等于持續性混吃等死,做什么事情要堅持到底。等你考上公務員了,家鄉需要你,你要記得你今天說的話,回來服務基層,為村民服務一輩子。”
陳豐成鼓勵著唐梅萍,并和其他村干部一起看望里躺在房間里的唐作進,鼓勵唐作進勇敢的活下去,希望馬上就有了。
中國的農民就是這樣,總是一代一代的寄予希望,也一代一代的作出努力,他們為之奮斗的不僅僅是為了自己,更為了這個家,為了下一代。
在唐之育身上,就能看到一代人的縮影,他們盡管已經風燭殘年,有的甚至背井離鄉,但是他們心里無不掛念的是孩子,寄托的依舊是希望。有人說,中國人不會享福。這一點其實是不正確的,準確地說,應該是把幸福無私地留給了下一代。
當晚,陳豐成組織大家開會,討論蓬口兩戶貧困戶的扶貧工作。還是像往常一樣,大家各自發表意見。開會就是這樣,不僅僅是討論事情的,而且還有利于培養干部的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最重要的還能增強凝聚力。
“這兩戶貧困戶是我負責的,我先說。”唐豐成說:“唐之山尿毒癥已經比較嚴重,可能熬不過今年。相對于唐之山的情況,唐之育的問題比較好解決,他無非就是錢的問題。”
“但是我覺得從貧困這個角度來說,唐之山更可憐一些。你們想想,他的錢都是救命錢,沒塊錢都要精打細算,如果哪天政府不給這個錢了,他就得等死。”
周小媛一邊說著,兩眼睛開始泛紅起來,眼淚在眼眶里直打轉。
“也沒有你說的那么嚴重,政府只會增加對他們的補助,不會降低。現在的目標是脫貧。按照現在年均收入八千元來講,唐之山是有的,但是除去花銷,基本上是沒有了,也就是說她的老伴要是再生個病什么的,那真的要倒了。”黃慈玉對著扶貧政策要求分析道。
“我覺得依照現在的情況,這兩戶的問題還不是物質條件問題,是信心的問題。尤其是唐之山要有活下去的信念,我們村委要給與溫暖,要給他們精神的力量。”張嶸峰回道。
什么是扶貧?在廣大農村,這項工作在還沒有搞清楚之前就已經開始實施了,但是很少人會去想什么是扶貧,扶貧不是長生不老,甚至可以保人們不生病不死的靈丹妙藥,也不是無條件無限制的保障,可以讓人不勞而獲。
我們必須面對自然法則下的貧富差距,面對悲涼的生離死別,我們要做的就是拉小貧富的差距,讓每個人有尊嚴、有滿足的在這個世界上走一回。
對于這些,蓬口村兩委需要深刻反思,扶貧的邊界是什么,不能見死不救,但也不能事事操辦。
唐豐成認為扶貧就是簡單的金錢支持,這是存在偏執的。但是精神扶貧應該怎么做?沒有經驗,沒有案例,可以說,無從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