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再遇 二
- 朕乃大明戰神
- 燕回朝陽
- 1907字
- 2020-07-26 18:39:39
南關艷陽高照,塞外威寧海子卻已寒風怒號廝殺震天,眼前隨處可見殘肢短腿尸首分離。
“毛里孩大王,后方有瓦剌援兵襲來,我們同‘阿噶多爾濟’將軍部被沖散了。
毛里孩一聽戰場被分割,心里一下被激出滿身冷汗:“我大軍趕到威寧海子沒幾個時辰,這瓦剌援軍怎就接踵而至?難不成......和林城里有奸細?提前給也先通風報信?”
“大王.....見風使舵的巴圖特部落跟著瓦剌支援來了。”
毛里孩又問探馬來報趕忙爬上高臺觀察戰局,眼看源源不斷瓦剌兵切進戰場,他頓時心涼刺骨:“和林城中必定有奸細,鳴號收兵!”
隨即,陣陣撤軍號角接連響起。士兵聞令調轉馬頭撤去。
由于撤退及時,毛里孩所率軍輕易擺脫了瓦剌士兵的襲擾。可深陷泥潭的阿噶多爾就沒如此好運,他所率士兵是大軍主力,亦是瓦剌重點攻擊對象,要想輕易擺脫糾纏并非易事。
“報.....毛里孩拋棄我部率軍撤走了。”
阿噶多爾濟聽聞后,一時呼吸急促怒不可遏:“可惡!等我回到和林,定向大汗參這狗東西一筆。傳本王令,奮死突圍撤走!”
其實,毛里孩一開始并未全軍撤去,反倒幾番騷擾瓦剌側翼,欲和阿噶多爾協同一起撤退,怎奈瓦剌軍分隔戰場有意合殲兩軍,意識到危險的毛里孩只能忍痛撤去。但無論怎么說,此次突襲無疑宣告著慘敗收場。
“將軍....劉將軍.....”
朱祁鎮睜開惺忪的雙眼,問道:“四郎,發生了何事?你怎地急出了汗水?”
“將軍,大事不好了。韃子朝著這里來了。”雜役弟弟楊四郎惴惴其栗著說。他之前雖不怕死,但也只限于當時報仇心切。事后回想起來自然心有余悸,畢竟對方是殘暴韃兵,要想短時間內對其改觀可不容易。
朱祁鎮凝氣聽聞有馬蹄聲傳來,頓時睡意全無瞬身站了起來,沉著應對:“快用布捆住馬嘴,別讓它出聲。”
楊四郎跌跌撞撞跑到馬車旁,草率撕下碎布衣裳捆住馬嘴。
“走,去瞧瞧。”
捆綁好馬嘴,兩人迅速爬上了山坡掩探情形。
坡下不遠處,宛如長龍的瓦剌軍隊挾著汪古族人,緩緩向著朱祁鎮二人所處的山坡駛來。大軍之前,為首的兩匹健壯蒙古黑馬格外醒目,而馬上之人赫然是賽罕王與伯顏帖木兒,兩人正有一句沒一句的搭著話。
“此番放走了狗皇帝,我們該如何向阿哈交待?”賽罕王露出一絲憂慮之色問著伯顏帖木兒。
“唉,現在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如果阿哈怪罪下來,我一人承擔便是與臣弟無干。”伯顏帖木兒面無表情的說著,看不清哀樂喜怒。
賽罕王長長噓嘆一聲:“放走狗皇帝我也有責,豈能讓兄長背罪?”
伯顏帖木兒苦笑了一聲:“你剛犯縱兵大錯,要是再出現這事,恐怕兄長不會饒你。此事還是別趟這渾水了。”
賽罕王見伯顏把罪名攬下來,內心亦是感動亦是復雜:“可是......這....不行,此事無論如何也不能讓兄長受罪,我會向也先阿哈說清當時情況的。”
“你不要犯傻,一人承擔總比兩人好,你要是......”
伯顏正欲再勸,身后的巴和圖驅馬上前進言:“兩位大王,現在寒風刺骨,不如駛到前面坡下歇息,避避北風吧。”
賽罕王問向伯顏帖木兒:“兄長,我們是繼續趕路還是歇歇?”
伯顏帖木兒伸了伸腰挽起馬鞭道:“歇歇吧,反正也不差這會兒。”
賽罕王微微頷首:“傳令,全軍駛到山下歇息。”
藏在坡上的楊四郎見瓦剌軍駛來,雙手搓著緊張的汗水:“將軍,他們過來了,我們駕車走吧。”
朱祁鎮如何不知三十六計走為上計?但他仔細在心中一想:“就算逃,能逃去哪?往北邊?茫茫草原哪里認得路?自己二人身無余糧,越往北逃,只會遇見更多草原部落,那樣不但生死難定,見到袁彬二人的希望更是渺然。”
他輕輕瞥了一眼楊四郎:“男子漢大丈夫,沒有過人的膽氣如何給你兄嫂報仇?你驅車救我之時,沒見你這么畏首畏尾,反觀現在卻膽小如鼠。若你貪生怕死,大可駕車離去,我定不會攔你去路。”
楊四郎被朱祁鎮訓了一番,不禁面色羞愧:“將軍教訓的是,貪生怕死難以成大事。既然將軍不走那四郎也不走,四郎這輩子鐵了心為將軍鞍前馬后絕不反悔!”
朱祁鎮見他一臉堅定,于是放緩語氣剛準備開口,一陣交談聲就飄了來,二人為此趕忙藏了起來。
其中一名韃子兵滿臉壞笑之色:“拖雷,那汪古女子夠水靈吧?”
名叫拖雷的韃子滿臉意猶未盡:“那身子骨倒是挺水靈的,就是大王封刀太早,都還沒盡興!”
“得了吧,你都糟蹋好幾個美人了?倒是我正玩的興起就聽到了封刀令,我那才叫沒盡興呢。”
拖雷聽后輕笑不語,神清氣爽提了提腰帶轉身欲走;可當要走時,眼角余光卻瞄見了一輛馬車。
“哎哎.....達雷,你看前面那輛馬車眼熟不。”
達雷順著拖雷目光望去,見一輛馬車插滿箭矢停在土堆旁,不由大驚:“這....這不是明國皇帝逃乘的馬車嗎?”
“不會吧?你記錯沒?”
達雷沒好氣道:“自己瞧那馬車上的箭矢。”
拖雷從腰間拔出彎刀,躊躇道:“那....那我們要不去看看?”
“你瘋了?那明國皇帝身手了得?我二人要是沖上去哪有勝算?”
達雷面色遲疑道:“那...那怎么辦?”
“走,回去稟告大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