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相信未來是挺美好的但卻并不實用
- 失敗者的經驗
- 伍辛老祖
- 1878字
- 2020-10-14 23:19:59
《相信未來》
食指
當蜘蛛網無情地查封了我的爐臺
當灰燼的余煙嘆息著貧困的悲哀
我依然固執地鋪平失望的灰燼
用美麗的雪花寫下:相信未來
當我的紫葡萄化為深秋的露水
當我的鮮花依偎在別人的情懷
我依然固執地用凝霜的枯藤
在凄涼的大地上寫下:相信未來
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邊的排浪
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陽的大海
搖曳著曙光那枝溫暖漂亮的筆桿
用孩子的筆體寫下:相信未來
我之所以堅定地相信未來
是我相信未來人們的眼睛
她有撥開歷史風塵的睫毛
她有看透歲月篇章的瞳孔
不管人們對于我們腐爛的皮肉
那些迷途的惆悵、失敗的苦痛
是寄予感動的熱淚、深切的同情
還是給以輕蔑的微笑、辛辣的嘲諷
我堅信人們對于我們的脊骨
那無數次的探索、迷途、失敗和成功
一定會給予熱情、客觀、公正的評定
是的,我焦急地等待著他們的評定
朋友,堅定地相信未來吧
相信不屈不撓的努力
相信戰勝死亡的年輕
相信未來、熱愛生命
汪峰以此為靈感創作的歌曲《光明》把這首詩推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實際上當讀完這首詩,確實感到熱血沸騰,對生命充滿了希望,仿佛未來的光明近在咫尺,那么耀眼,那么幸福。
然而現實果真如此嗎?
人類的時間線無非就是過去現在和未來,現在就是當下,就是此時此刻,過去是已經發生的,未來是還沒有來到的。多數人都主張放下過去,把握現在,相信未來,好像其中最沒用的就是過去,大家的觀點是過去了自然就過去了,人不能沉浸在過去,而要展望未來,為了未來而活,由此可知過去當然不重要,不管你過去是輝煌也好,是慘烈也罷,那不重要,重要的未來的你會怎么樣。
真的是這樣嗎?
我們總是過分地看重未來,看重未知,因為總是會懷有幻想,未知的會變成自己心儀的,所以與其說相信未來,不如說相信自己的幻想,說白了就是yy而已,很明顯沒有人相信自己的未來是一塌糊涂的,就算是當下的處境并不怎么愉快,也會覺得未來就變好了,現在吃點苦不怕什么,未來一定會變好的,偶爾甚至會幻想一下未來變好后的情景,感覺心情不錯,搬磚的時候更有勁了。
然而未來總會變成現在,就像過去也曾是未來,于是當未來成了過去,曾經看重的那部分就成了無關緊要的東西,棄之如敝屣,又會有新的未來充盈大腦,就算曾經看重的那部分并沒有達成預期,但新的未來又會帶來快樂,無限循環,直到死去,但就在死前的瞬間,恐怕還在相信一個別樣的未來,那就是死后的模樣,也許會上天堂呢,那是個什么場景。
但最終那個未來是不能變成現在了,更不會成為過去,只是成了生命的終結而已。
當然沒有人知道死后的世界,或許真的有另一個世界也未可知,但那對于這個世界上的人類而言,毫無意義。
既然除了死亡之外,所有的未來都會變成過去,那么我們平時所謂的相信未來豈不正是相信過去。
未來無所謂信與不信,你真正可以把握的其實只有過去而已,甚至現在都未必能完全掌控,因為現在只是一念之間,轉瞬即逝,只有過去才是永恒。
“相信”到底是什么意思?是信任,是依靠,但信任依靠一個未知的東西,顯然是不智的,真正陪伴我們左右的一直都是過去而已。
人到了一定年紀,對當下的事情總是會健忘,但對于過去很久的事卻記憶猶新,如果過去曾經很快樂,那么到了一定年紀就會沉浸在過去的快樂中喜氣洋洋,如果過去曾經很悲傷,那么到了一定年紀就會掉在過去的漩渦中垂頭喪氣。
但不管是快樂還是悲傷,都對當下的處境沒有太大感想,對未來更失去了期待,更談不上相信未來。
由此又得到一個新的線索,年輕人更喜歡相信未來,但隨著年齡增長,終于更在意當下,老年后就成了活在過去。
如果年輕時就能有成年中年老年后的覺悟,或許人生軌跡會有大不同吧,既然盲目相信未來并沒有帶領你走向光明,換個思路也未嘗不可。
相信未來絕不能改變未來生活,實際上未來生活什么模樣,完全是由過去決定的。
過去的一切成就了現在的你,更將塑造未來的你。
所以不要相信未來,相信過去吧,那才是改變未來的不二法門。
再遇到什么拋下過去,輕裝上陣之類的屁話,就該唾之而后快。
過去為什么要拋下,過去又怎么可能會拋下,過去的一切都會刻在腦子里,伴隨一生,不管過去的經歷是幸福還是不幸。
坦然接受過去,不要妄圖改變過去,不要沉迷過去的快樂,不要糾結過去的痛苦,只是相信它,相信它的存在,而它必然是存在的,如果沒有過去,就沒有現在,更沒有未來。
過去未必總能讓你心底涌起暖流,但那就像臺灣之于中國,永遠是你不可分隔的一部分。
當選擇相信過去,不會因為曾經的得意而忘形,不會因為曾經的痛苦而輕生,不會因為曾經的遺憾而悔恨,直視過去,如同直視星空,望著滿天星斗,心情總能平復下來,沒了那么多波瀾起伏,沒了那么多九曲十八彎。
然后呢?
并沒有然后,我不會告訴你相信過去能不能讓你現在和未來變得有多發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