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家庭是溫暖的港灣,但總有不少家庭絕不像是港灣,更像是一個漩渦,當你在外面走累了,想要回家停靠,卻絕望地發現并沒有停靠的地方,反倒不斷地吞噬你的精氣神,比在外面的遭遇更加勞累灰心。
家庭成員的關系并沒有特別高尚,也不會特別卑劣,只是一種關系而已,沒必要扣什么高帽子,也沒必要進行詆毀,持一個平和的心態,理性對待家庭,才是所有人都該做的。
家庭關系最常見的自然還是父母與子女之間的關系,一般矛盾也多是出在這方面。
父母是無私的,把無私的愛送給自己的孩子,不管孩子什么樣,都是那么愛他們,不圖什么回報……
長久以來,類似的觀念可謂大行其道,每次提到父母,好像為人子女的,你如果沒有感動到熱淚盈眶,你就是不孝,你就不是人。
這該是多么畸形的觀念啊,又害了多少人。
有些家庭的氛圍就是特別的壓抑,這樣的家庭,你如果不幸去做客,根本不用他們說話,踏進家門就能感受到壓抑的氣息。一般這種家庭,父母的關系一定不怎么愉快,對孩子也一定有極強的控制欲,規定孩子就得按自己的想法做事,不容有半點違逆,顯然父母年輕時混得不怎么樣,有很多遺憾,就算有了孩子,也擺脫不了失敗者的身份,但他們并不想改變,還是會把自己的影子投在孩子身上,無形中讓他們重復自己的歧路,還引以為傲,等到孩子長大成人了,自己當年的問題,孩子也會重溫。
然后失敗的惡性循環會一直進行下去,除非中間有個環節中斷。
想當然的情緒和既定的迂腐觀念正在讓越來越多的家庭承受痛苦,父母之間的糾葛就不在此細說了,父母與子女之間的關系應該如何處置?
首先,孩子不是父母的私人財產,這一點很重要,總有些父母認為孩子既是自己生養的,他們就是屬于自己的私人財產,有這種想法很可怕,也很可悲,父母的責任只是引導孩子不要走向歧路,引導他們發現自己的優勢,然后善加利用,引導他們學會生存的技能,實現自己的價值,除此之外,不必有過分要求,要學會適當放手。
其次,父母成功與否都是父母,孩子不該以此對父母指指點點,如果不滿意父母的處境,可以自己動手去爭取,努力為自己也為父母打造一個更好的生活環境。
最后,性格的養成是決定孩子未來走向的決定性因素,也是決定未來與孩子關系好壞的決定性因素,一定要培養孩子積極陽光健康自信熱情快樂的心性,如果自己不是那樣的人,教不好那樣的路,起碼不要讓孩子重蹈自己的覆轍。
家庭關系很復雜,因為每個家庭的情況都是不一樣的,外人很難輕易進行評判,好像也不該對他們隨意評判,能幫到的,盡量幫,幫不到的,就不要干擾。“眾生皆苦,唯有自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