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9章 思想圣哲(8)

偉大出自平凡。特蕾莎修女所做的事,其實每個人都能做。在街頭收拾行將就木的窮人,從垃圾堆里抱起棄嬰,跪在鋪了綠色塑料布的地上清洗病人骯臟發臭的軀體,包扎照料麻瘋病人、霍亂病人……一個具有一般護士常識的人就可以做了,問題是有幾個人愿意做,有幾個人像她那樣全心全意地做,有幾個人能幾十年如一日地做。她的生命給我們的最大啟示是:每個人都有機會成為一個偉人,只是看你有沒有這個心志,把自己全然地奉獻,無私忘我地為他人獻上全心全意的愛。

特蕾莎修女說過:“倘若你付出愛時有所保留和計較,你便不在愛里。”

離開修道院后,特蕾莎首先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脫掉藍色的修女袍,換上印度平民婦女常穿的白色粗布棉紗麗。為了時刻記住自己的職責,她特意在紗麗的肩上繡了一個十字架,又用三條藍色的布條縫在廉價的紗麗邊上。特蕾莎設計的這種紗麗,后來成為修女們最喜歡也最常穿的制服。特蕾莎就穿著這樣一身獨具一格的修女服,在加爾各答聲名最臭的貧民區開始了她的慈善生涯。

她為了幫助窮人,首先把自己變成窮人。從此以后,在當時被稱為噩夢之城的加爾各答的大街小巷,只要有窮人的身影,人們就會看到穿著白色紗麗的特蕾莎出現在他們的身邊。

幾十年后,她創建的組織有四億多的資產,世界上最有錢的公司都樂意捐款給她;她的手下有七千多名正式成員,還有數不清的追隨者和義務工作者分布在一百多個國家;她認識眾多的總統、國王、傳媒巨頭和企業巨子,并受到他們的仰慕和愛戴……

可是,她住的地方,唯一的電器是一部電話;她穿的衣服一共只有三套,而且自己洗換;她只穿涼鞋沒有襪子……

幾十年中,她獲得了世界上很多國家和教會的80多項榮譽和獎勵,她是世界上領取獎金最多的人之一。

她的所有獎金,沒有給自己留下一美分,而是全部捐贈給貧民。她說她要用這資金養活窮人,為無家可歸的人和麻瘋病人建造更多的住所。

1979年12月11日,她榮獲世界最著名的“諾貝爾和平獎”。她把19萬美元的獎金連同賣掉獎章的錢,以及謝絕了這個委員會例行的發獎后舉行的盛大宴會而得到的一筆款項(照她說,這一次宴會的費用,若在加爾各答足夠1.5萬人的飯費),全部用于為窮人中最窮的人服務上。

1964年,羅馬教皇贈給她一輛白色林肯牌轎車,她將車作為抽彩義賣獎品,用所得款項建了一座麻風病醫院;1992年,美國哥倫布騎士團將喜樂與希望獎牌授予她,獲獎后她立即打聽在哪里可以出售獎牌,以便將出售所得和獎金一起交給修女會,用于救助窮人的事業。

1997年9月5日,特蕾莎修女安逝于加爾各答會院中。人們看到修女在這個世界上擁有的全部財產,就是釘在十字架上的耶穌受難像,一雙涼鞋和三件滾著藍邊的白色棉花衣服——一件待洗,一件穿在身上,一件要補洗。

已經很難用言語來描述她的品格的偉大。

“徹底地施予,直至我們舍不得為止。”這是特蕾莎修女經常告誡人們的話。

她常常強調耶穌在十字架上臨死的一句話“我渴”,對特蕾莎修女而言,耶穌當時代表了古往今來全人類中所有受苦受難的人。所謂渴不僅是生理上的需要水喝,而且也代表人在受苦受難時最需要的是來自人類的愛,來自人類的關懷。

特蕾莎修女成立了一百多個替窮人服務的處所,每個處所都有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的苦像,而在十字架旁邊,都有“我渴”這兩個字。她要提醒大家,任何一個人在痛苦中,我們就應在他的身上看到基督的影子,任何替這位不幸的人所做的,都是替基督所做的。

她說:“我們所過的貧苦生活與我們的事業同樣重要。事實上,我們應該感激那些窮人,因為他們幫助我們,更加愛我們的神。”

她又說:“我們感到所做的不過是汪洋中的一滴水,但若欠缺了那一滴水,這汪洋總是少了一滴水。我不贊同做大事,在我看來,個人才是重要的。要愛一個人,我們就必須與他緊密接觸。假如我們要湊足一定的人數,才開始工作,我們就會在數目中迷失,無法全面照顧和尊重個人。我只相信個別的接觸,每一個人在我而言就是基督,他是那時那刻世上唯一的一個人,因為基督只有一個人。”

這些樸實無華的、只要是認識字的人都能夠讀懂的句子,深深地嵌入了人們的心中。它們比那些晦澀的哲學著作更接近人生的真相,它們比那些輝煌的領袖語錄更接近人類的真理。

1979年,諾貝爾和平獎授獎公報說:“她的事業有一個重要的特點:尊重人的個性,尊重人的天賦價值。那些最孤獨的人、處境最悲慘的人,得到了她真誠的關懷和照料。這種情操發自她對人的尊重,完全沒有居高臨下的姿態?!?

這完全表明了特蕾莎對人的態度。盡管她在救助他們,但她并不只是出于強者的同情。

她認為人最大的貧窮不是物質上的缺乏,而是不被需要與沒有人愛。在為英國電視臺錄制《為了神做件美事》節目時,她告訴英國記者說:“感覺自己沒有人要,是人類所經驗到最糟糕的一種疾病。”因為別的病有藥可醫,唯獨“不被需要”,除了一雙愿意服侍的手與一顆充滿愛的心腸外,再沒有一帖藥可醫治。加爾各答仁愛傳教修女會墻上的海報也寫著:“天底下最可怕的疾病不是麻瘋,也不是肺結核,而是不被需要、被拒絕、被排除在外的感覺?!?

特蕾莎更發現,富裕的國家竟和貧窮的國家同樣都充滿了“不被人需要”的心靈疾病,只是存在的形式不同而已。

因此,她也來到美國這個世界上最富裕的國家,在大城市的貧民窟開辦仁愛修女會及相關服務機構,因為美國這種地方存在更大的貧窮,“更大的貧窮存在于現代社會的冷酷、家庭關系的破裂中?!彼嬖V我們,在美國這樣發達的現代國家照樣存在著饑餓,這種饑餓不是一片“面包的饑餓,而是寂寞帶來的大饑荒,而這種饑餓就在每個人自己的家里”。特蕾莎也以她的言行向我們示范,什么叫做“甘心事奉,好像服侍主,不像服侍人?!彼f:“我在每個人的身上都看到上帝,當我為麻瘋病人清洗傷口時,我覺得是在照料上帝,這種經驗何其美妙!”

她關懷生命垂危的窮人,不是為了救活他們(延續生命在那些人而言幾乎是絕望),更不是為了要讓那些人皈依自己的宗教,她的目的只是出于簡簡單單的愛,要讓窮人也擁有愛與尊嚴。

對生命的敬畏,使她對窮人沒有高高在上的施舍、憐憫與同情的心態,而是尊敬。這一點更是難能可貴。

在特蕾莎修女生前,有不少人去探望她。人們原以為,特蕾莎修女的名氣那么大,號召了全球幾千名義工來印度工作,她應該是個非常擅長處理公關工作的人,在她忙碌的生活中,應該有人來幫她處理各種事務,包括來自全球各地的捐款、拜訪、采訪等等。但是人們去了以后才發現,沒有,什么都沒有,特蕾莎修女就只是她一個人,連贈予榮譽博士“這么重要的事”,都沒有人來幫她處理。大部分等著見修女的人,只有在修女唯一有空的時候──早上六點望彌撒之后,排隊和她見面幾分鐘。

特蕾莎修女名氣這么大,每天都有許多的拜訪和會面,她當然很忙??墒?,她忙的原因,是因為她要去親自照顧窮人,而不是接受采訪或拜訪,甚至也不是去管理她一手建立的慈善機構。

特蕾莎修女說過一個故事:一個澳洲籍的男士來到修道院,同時奉獻了一筆款項,但是他說:“這只是一種表面性的奉獻,從現在開始,我還要從事內在層面的奉獻?!彼ㄆ诘厝ヌ揭暷切┎∪敫嚯恋牟∪?,為他們整理儀容,陪他們聊天,給他們鼓勵。他不但奉獻了金錢,更可貴的是他奉獻了他的心力和時間。這才是最有價值的部分。

這也就是為什么即使特蕾莎修女雖已全球知名,她仍然堅持服侍窮人的原因,這是她的榮幸。

從現代人的眼光來看,特蕾莎修女其實可以用更有效率的方式,用她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的崇高聲望,輕而易舉地募得更龐大的來自全世界的人力與物力的資源,創辦更多的慈善機構來幫助更多的需要幫助的人。但她從來不愿意這樣做,因為那樣的愛心,只是一種施舍。她固然樂意收到人家的捐款,但更高興看到許多人來做義工。

只有親身經驗,才可能體會真正的愛心,然后變得更善良;只有為愛受傷的心靈,才能真正體會受傷之后的那種平安。

人們見不到特蕾莎修女,但是在她房間里,掛著一塊木板,上面刻著的話卻永留來訪者心中:

人們不講道理、思想謬誤、自我中心,不管怎樣,還是愛他們;

如果你做善事,人們說你自私自利、別有用心,不管怎樣,還是要做善事;

如果你成功以后,身邊盡是假的朋友和真的敵人,不管怎樣,還是要成功;

你所做的善事明天就會被遺忘,不管怎樣,還是要做善事;

誠實與坦率使你容易受到欺騙和傷害,不管怎樣,還是要誠實與坦率;

你耗費數年所建設的可能毀于一旦,不管怎樣,還是要建設;

人們確實需要幫助,然而如果你幫助他們,卻可能遭到攻擊,不管怎樣,還是要幫助;

將你所擁有最好的東西獻給世界,可能永遠都不夠,不管怎樣,還是要將最好的東西付出!

倘若你付出愛時有所保留和計較,你便不在愛里。

——特蕾莎

我聽到一個聲音,要求我放棄一切,跟隨基督進入貧民窟,以便我能在最窮的窮人當中服侍他。我知道這是他的意思,我要照辦。

——特蕾莎

成功學大師戴爾·卡耐基

戴爾·卡耐基(Dale Carnegie,1888—1955),美國著名的成功學大師,西方現代人際關系教育的奠基人。其在1936年出版的著作《人性的弱點》,70年來始終被西方世界視為社交技巧的圣經之一。他在1912年創立卡耐基訓練,以教導人們人際溝通及處理壓力的技巧。

1904年,一個家境不好的農民子弟考上了當地的一所師范大學。這是個資質平庸的師范生,16歲時候的卡耐基,無論頭腦與智慧,以及他就讀的學校,看不出半點能使他成為一代宗師的跡象來。

主站蜘蛛池模板: 布尔津县| 西乡县| 宁德市| 望江县| 泽普县| 甘德县| 区。| 虹口区| 佛冈县| 南岸区| 青神县| 桐柏县| 瓮安县| 民乐县| 沙洋县| 兴山县| 肇州县| 河北区| 清涧县| 德化县| 武平县| 吉木萨尔县| 云安县| 福鼎市| 墨玉县| 十堰市| 韶关市| 永定县| 东乌| 太谷县| 普定县| 阜南县| 甘肃省| 光山县| 安康市| 永康市| 华蓥市| 洛南县| 吉林市| 吉首市| 遵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