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5章 快樂法則——左右心態的神奇力量(2)

而右腦則是“祖先的大腦”,只能承受8~13次的輕松“α”波。它屬于靈感的、直覺的、音樂的、藝術的、宗教的等可以產生美感和喜悅感的大腦。日本和澳大利亞學者發現,學會使用右腦可以使人分泌更多的β—內啡肽,這種神經生化物質已被證明是能夠使人產生幸福感的腦內“黃金”。使用右腦的人往往會花更多時間去冥想、散步、釣魚、與人閑聊、欣賞古典音樂。通過訓練和使用右腦會使人的心智更加健全,生活更加幸福。

根據心理學家研究發現,一個人一生有1%~3%是用右腦,97%~99%都在用左腦。

但是這種用腦方式究竟會對我們生活造成了什么樣的影響呢?

美國一位叫霍華·克來貝爾的心理學家幾年前曾做過一項調查,他發現現在絕大多數人已習慣利用左腦去看待問題和思考生活,這樣做的結果會使人感覺輕松愉快能力下降。不僅如此,過度強烈使用左腦的話,會不快樂,易發怒,感受強大壓力,腦內會分泌一種“去甲腎上腺素”物質,也叫做“斗爭的荷爾蒙”,具有強烈的毒性,會加速老化及早死,它還是失眠,焦慮癥,抑郁癥等某些心理疾病的主因。

日本教育專家七田真認為右腦有五項功能。

(1)超感覺能力:不需要靠一般的感覺器官,而是靠細胞,波動來感覺,所以能感應接收到宇宙的信息。

(2)圖像化機能:一眼看過,聽過的事情可借由意想顯現。

(3)超高速自動演算機能:具有一種高速,大量的計算能力,小孩能算出多位數乘法,就因為右腦天生有這樣的能力。

(4)共振共鳴機能:不需要通過嚴謹的五線譜練習,只要打開右腦聽一遍,腦海里盡量去想畫面,就可流利的演奏音樂。

(5)超高速大量記憶機能:運用在語言學習方面,小孩子常聽外語錄音磁帶,就能講四五種語言。

隨著年齡的增加,左右腦的腦細胞逐漸開始衰退,但是腦的機能還有很大潛力。人們由于從小開始就接受了一套規范的左腦教育,所以左腦機能得到了充分的發揮。可是,右腦機能的開發還很不夠,即使到了四十歲,他們的大腦都大有開發的潛力。

從創造力來說,年齡越大積累的資料越多,重新組合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因此可以這樣說,只要充分開發右腦機能,年齡的大小并不是問題。任何人的右腦,無論什么時候都可以通過鍛煉使其活化。隨著時代的變遷,工作的形式、內容也在不斷地變化,同時對右腦的需求也越來越大,單憑左腦的邏輯推理已經遠遠不夠,必須從整體上,從紛亂復雜的現象中,準確地把握問題的本質,這就需要有驅動右腦的能力。

人人都可成為“新右派”,通過以下方法可以讓你在不知不覺中激活右腦,從而使你的創造力可以自由發揮。

一、凡事都往好的地方想

當我們遇到困苦挫折時,要善于運用積極性的思維,從不利的因素中看出有力的因素來。研究發現,快樂和積極的思維可以促進大腦產生一種荷爾蒙,也就是常說的“腦內嗎啡”。積極思維有利于大腦分泌更多的腦內嗎啡,有利于大腦產生促進身心健康的α波。人的心情處于愉快狀態時,同樣使大腦產生α波,此時大腦更多地處于右腦狀態。

二、聽音樂

音樂的載體是流動的聲音,它瞬息萬變,隨聲隨滅,使音樂呈現出非視覺性、非語義性的特征。因此,音樂便呈現出多樣性。音樂的這種特性,需要通過主體的聯想能力,使音樂與情感變化產生共鳴。音樂以它特有的屬性賦予右腦無窮的想象。人們通過音樂中旋律的起伏、強度的變化、節奏的改變等來體驗情感、感悟生活,展開無意識的聯想。音樂的聲波還可以對大腦起到理療作用。在緊張的工作之余,欣賞旋律優美的音樂,能夠使人情緒安靜、輕松愉快。在精神感到疲勞時,聽一些舒緩的音樂,可以使自己的左腦充分地休息,同時激發右腦的潛能。

三、寫漢字

漢字是直接從象形文字發展而來的,以單字為單位,呈現出整體性,每一個漢字都是一個完整的圖形。人們在學漢字時,不是通過筆畫的背誦來記憶,而是一種整體記憶。這種整體性,屬于形象思維的范疇。延續了幾千年的漢字的整體性使中國人右腦的形象思維更加發達。

四、使用筷子

使用筷子不僅僅是為了弘揚國粹,而是因為與西方的刀叉相比,中國的筷子更有技術含量。特別是你用左手用筷子時,更能鍛煉左肢,從而能更好地刺激右腦。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將雙手比喻為大腦的“老師”。人體的每一塊肌肉在大腦層中都有著相應的“代表區”——神經中樞,其中手指運動中樞在大腦皮層中所占的區域最廣泛。彈琴、使用筷子、織毛衣與刺激指尖就是最好的促進大腦開發的指尖運動。

五、練習瑜伽

“瑜伽”一詞指的是“梵我合一”的境界,而非動作。練習瑜伽,可以讓我們的左腦平靜下來,讓意識傾聽右腦的聲音,這樣我們的腦波會自然的轉成α波。當腦波呈現為α腦波時,想象力、創造力與靈感便會源源不斷地涌出,對于事物的判斷力、理解力也會大幅提升,同時身心會呈現安定、愉快、心曠神怡的感覺。通過瑜伽的練習,可以更好地進行左右腦狀態的切換。

六、同時學幾門外語

美國神經外科近年發現:兒童學會兩三種語言跟學會一種語言一樣容易,因為當只學會一種語言時,僅需大腦左半球,如果同時學習幾種語言,就會“啟用”大腦右半球。學外語時,不妨幾門外語同時學。

德西效應

——獎勵要講究策略

在管理心理學中,人們在外在報酬和內在報酬兼得的時候,不但不會增強工作動機,反而會減低工作動機。此時,動機強度會變成兩者之差。這種現象是心理學家德西在實驗中發現的,人們把這種規律稱為德西效應。

1971年,德西做了一個專門的實驗。他讓大學生做被試者,在實驗室里解有趣的智力難題。

實驗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所有的被試者都無獎勵;第二階段,將被試者分為兩組,實驗組的被試者完成一個難題可得到1美元的報酬,而控制組的被試者跟第一階段相同,無報酬;第三階段,為休息時間,被試者可以在原地自由活動,并把他們是否繼續去解題作為喜愛這項活動的程度指標。

實驗組(獎勵組)被試者在第二階段確實十分努力,而在第三階段繼續解題的人數很少,表明興趣與努力的程度在減弱,而控制組(無獎勵組)被試者有更多人花更多的休息時間在繼續解題,表明興趣與努力的程度在增強。

這個結果表明,進行一項愉快的活動(即內感報酬),如果提供外部的物質獎勵(即外加報酬),反而會減少這項活動對參與者的吸引力。

在日常生活中“德西效應”的現象隨處可見。比如有個孩子對畫畫感興趣,自己在家很自覺很認真地在畫著畫,畫得很投入、很開心。這時父母走進來,為了表示對孩子的關心,可以說,孩子你好好畫,爸爸獎勵你10元錢。結果這孩子變成了只為錢而畫畫,沒有錢就不想再畫畫了;學校里,學生認真學習本來是天經地義的事,教師為了激勵學生的積極性,經常發獎品,結果會發現沒有獎品時,學習積極性會大打折扣。

在學校管理工作中,一定要處理好內感報酬與外加報酬的關系,也就是處理好精神鼓勵與物質鼓勵的關系,以及同教師、學生內心感受的關系,避免產生德西效應,使教師的教學動機得到最大限度的激發。

對于一個企業來說,薪酬雖是企業管人的一個有效硬件,直接影響到員工的工作情緒,但是每一個公司都不會輕易使用這件精確制導武器。如果使用不好,可能會帶來“德西效應”,不僅不能激勵員工,還可能造成負面影響。對待員工,你的激勵方法應該是基于員工需求的,也就是說,你必須了解你的員工,你應該知道他們想要什么。只有如此,才能留住優秀人才,才能保證企業的競爭力。

為什么會產生德西效應?據研究有如下原因。

第一,外加報酬“糟蹋”了內感報酬。內感報酬是發自人們內心的,是無價可說的,只能自己感受體驗,而不宜外在標定,否則就會庸俗化,就會貶值。有些畫家的畫寧可分文不取送朋友,如果朋友給錢了,他反而要生氣,為什么?就是因為外加報酬損害和減弱了內感報酬。因此,千萬不要以為,外加報酬加內感報酬,其行為動機水平最高,實際上反而更糟糕了。

第二,外加報酬被過早地預知了。從事某項活動一旦報酬被預知之后,其內感報酬就會大打折扣。

第三,原有的外加報酬距有關需要滿足的水平太遠,對外加報酬的要求太強烈。一旦外加報酬出現,就得到了滿足,強化了這一外在行為,使內感報酬體驗淡化了,因此產生了德西效應。

第四,直接激勵的原有強度不足,價值觀念的某些偏差,均可能導致德西效應的產生。

上述這幾種影響因素,如能處理好,一般會降低外加報酬對內感報酬的消極影響,外加報酬會在不影響內感報酬的情況下發揮自身的作用。

劉備是激勵人心的鼻祖。據《三國演義》中記載,當陽常阪之戰是曹操、劉備兩軍的一次遭遇戰,驍將趙云擔當保護劉備家小的重任。由于曹軍來勢兇猛,劉備雖沖出包圍,家小卻陷入曹軍圍困之中,趙云拼死刺殺,七進七出終于尋到劉備之子阿斗,趙云沖破曹軍圍堵,追上劉備,呈交其子。劉備接子,擲之于地,慍而罵之:為此孺子,幾損我一員大將!趙云抱起阿斗連連泣拜:云雖肝腦涂地,不能報也。

劉備成功“燃燒”了趙云。這把火點在趙云的心里,再也沒有熄滅過。

某飲料企業有一名銷售人員兢兢業業,取得了很好的業績,年終總經理把他單獨叫到辦公室,對他說:“由于本年度你工作業績突出,公司決定獎勵你10萬元!”業務員非常高興,謝過總經理后帶上門就要離開。

這時,總經理突然叫住他:“回來,我問你件事。今年你有幾天在公司,陪你妻子多少天?”這個業務員回答說:“今年我在家不超過10天。”總經理驚嘆之后,拿出了1萬元遞到業務員手中,對他說:“這是獎給你妻子的,感謝她對你工作無怨無悔的支持。”

總經理又問:“你兒子多大了,你今年陪他幾天?”這名業務員回答說:“兒子不到6歲,今年我沒好好陪過他。”總經理激動地又從抽屜里拿出1萬元錢放在桌子上,說:“這是獎給你兒子的,告訴他他有一個偉大的爸爸。”這個業務員熱淚盈眶,千恩萬謝之后準備走。

這個業務員激動得正要離開的時候,總經理又問他了:“今年你和父母見過幾次面,盡到當兒子的孝心了嗎?”業務員難過地說:“一次面也沒見過,只是打了幾個電話。”總經理感慨地說:“我要和你一塊去拜見伯父、伯母,感謝他們為公司培養了如此優秀人才,并代表公司送給他們1萬元。”這名業務員這時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哽咽著對總經理說:“多謝公司對我的獎勵,我今后一定會更加努力。”

同樣是13萬元,如果企業老總直接將錢發給這名銷售人員,那效果可想而知。但是用心地稍微下點工夫,起到的效果就非同一般了。員工心想:我能在這樣的企業遇到這樣體貼、關心自己的好領導,哪能不感恩戴德,在工作上給予企業最大的回報和支持呢。

有時候企業激勵員工不是多么困難的事情,只要企業的領導真的為員工著想,真誠地感謝員工,感謝員工的家屬,把一份謝意送進員工的心坎,就是最好的獎勵。

有一位家長講了他家的真實故事:

女兒上小學5年級,很要強,成績不錯。爸爸媽媽為了使孩子的學習基礎打得更牢更好,提出了一個獎勵措施——每門課考試85分以上獎勵10元,90分以上獎勵20元,95分以上獎勵30元。至于什么考試,他們沒有規定。

過了幾天,女兒拿著小測驗的卷子找爸爸媽媽:你們看,90分以上,給錢!爸爸媽媽很高興,如數兌現。

十幾天以后,期中考試,又是95分以上。女兒找爸爸媽媽要錢,爸爸媽媽猶豫了,這樣下去,幾百塊錢的工資,全裝到孩子兜里去了。女兒看爸爸媽媽不想給就說:“爸爸媽媽,香港回歸,政策50年不變。你們的獎勵政策剛定了一個多月,就要變啦!”爸爸媽媽只好給了錢。

夫妻倆請教了家教專家,專家批評他們不該簡單化地以錢進行獎懲,錢不應該成為孩子學習的唯一目的,應該向孩子做一次檢討,相信孩子有責任心,會努力學習爭取好成績,獎勵的措施應該多些,如:記家庭獎勵檔案;贈送一個喜愛的小禮品;購買一本有意義的書;在親朋好友面前表揚一次等等。

夫妻倆按著專家的意見做了,孩子很高興,成績比以前更好。

孩子學習的好壞,原因是多方面的,只有分析原因,對癥下藥,才會有好的效果。家長對不同年齡的孩子進行獎懲,要考慮年齡特點,要符合成長規律。獎懲的方式方法應該多樣化,不應只重一個“錢”字。而更多的是應進行遠大理想的教育,教育孩子有毅力,有骨氣,有抱負。培育孩子對學習本身的動機,引導孩子勤奮進取,幫助孩子收獲學習的成功樂趣。精神獎勵比物質獎勵更重要。

鴕鳥效應

——臨危不懼,才有奇跡

當鴕鳥被逼得走投無路時,就會把頭鉆進沙子里,鴕鳥自以為安全,其實不然,殊不知,風險的存在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也無法完全避免,必須勇敢去面對,勇敢地去承擔,因為逃避不是辦法,逃避責任的同時你就喪失了權利和成功的機會。鴕鳥的應敵方式我們稱之為“鴕鳥政策”或“鴕鳥效應”。

鴕鳥和雄鷹是自然界中的兩個家族,因素來不和,所以雖然是鄰居也不往來,可是,有一天,鴿子給它們捎來口信說它們的領地將有敵來犯,讓它們兩個家族都提前做好準備,但是,敵人是誰,鴿子并沒告訴它。

接到消息后,兩個家族的成員都忙碌起來,堅固城堡、準備糧食。可是,沒過幾天,鴿子又給它們帶來口信說它們的敵人要和它們在森林前的沙漠地帶展開決戰。

接到挑戰后,鷹族的成員個個摩拳擦掌,一副要與敵人決個你死我活的樣子。鴕鳥家族的成員們在老冤家的面前,也不甘示弱。決戰的時候到了,兩個大家族列隊站在同一側等著敵人的到來,時間不長,只見迎面不知是什么生物,黑壓壓的一片,向它們撲來。

鷹族的成員們主動出擊,直撲向敵人。而鴕鳥們卻把頭埋在了沙子里。不知過了多久,鷹族凱旋的時候,見鴕鳥們的頭還在沙子里埋著,就有一只大鷹大聲說:“敵人已經被我們擊退,你們還不把頭抬起來。”

主站蜘蛛池模板: 扶余县| 嘉义市| 泌阳县| 寿光市| 伊通| 丰镇市| 城口县| 民丰县| 朝阳市| 石城县| 江口县| 莎车县| 宁武县| 高密市| 德安县| 安福县| 枝江市| 饶平县| 金塔县| 花莲县| 偏关县| 玛曲县| 灵山县| 色达县| 永城市| 兴化市| 乌兰察布市| 驻马店市| 白山市| 华阴市| 淮滨县| 平罗县| 泸溪县| 凉城县| 黄冈市| 临湘市| 集贤县| 大邑县| 乌海市| 伊春市| 石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