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客攻防從入門到精通:命令版(第2版)
- 武新華 李書梅 孟繁華
- 1417字
- 2020-06-15 18:43:03
1.2 認識IP地址
在網絡上,只要利用IP地址都可以找到目標主機,因此,如果想要攻擊某個網絡主機,就要先確定該目標主機的域名或IP地址。
1.2.1 IP地址概述
IP地址就是一種主機編址方式,每個連接在Internet上的主機可分配一個32位(比特)地址,也稱網際協議地址。
按照TCP/IP(Transport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傳輸控制協議/網際協議)的規定,IP地址用二進制來表示,每個IP地址長32位,即4字節。例如一個采用二進制形式的IP地址是“00001010000000000000000000000001”,這么長的地址人們處理起來就會很費勁,為了方便使用,IP地址經常被寫成十進制形式,中間使用符號“.”以分為不同的字節,即用XXX.XXX.XXX.XXX的形式來表現,每組XXX代表小于或等于255的十進制數,如192.168.38. 6。IP地址的這種表示方法稱為“點分十進制表示法”,這顯然比二進制的1或0容易記憶。
一個完整的IP地址信息,通常應包括IP地址、子網掩碼、默認網關和DNS四部分內容。這四部分內容只有協同工作時,用戶才可以訪問Internet并被Internet中的計算機訪問(采用靜態IP地址接入Internet時,ISP應當為用戶提供全部IP地址信息)。
1.IP地址
企業網絡使用的合法IP地址由提供Internet接入的服務商(ISP)分配,私有IP地址則可以由網絡管理員自由分配。但網絡內部所有計算機的IP地址都不能相同,否則會發生IP地址沖突,導致網絡連接失敗。
2.子網掩碼
子網掩碼是與IP地址結合使用的一種技術,其主要作用有兩個,一是用于確定地址中的網絡號和主機號,二是用于將一個大IP網絡劃分為若干個子網絡。
3.默認網關
默認網關是指一臺主機如果找不到可用的網關,就把數據包發送給默認指定的網關,由這個網關來處理數據包。從一個網絡向另一個網絡發送信息時,必須經過一道“關口”,這道關口就是網關。
4.DNS
DNS服務用于將用戶的域名請求轉換為IP地址。如果企業網絡沒有提供DNS服務,則DNS服務器的IP地址應當是ISP的DNS服務器。如果企業網絡自己提供了DNS服務,則DNS服務器的IP地址就是內部DNS服務器的IP地址。
1.2.2 IP地址的分類
在互聯網中的每個接口有一個唯一的IP地址與其對應,該地址并不是采用平面形式的地址空間,而是具有一定的結構。在一般情況下,IP地址可以分為5大類,即A類、B類、C類、D類以及E類,如圖1.2.2-1所示。

圖1.2.2-1
這些32位的地址通常寫成4個十進制數,其中每個整數對應一字節。這種表示方法稱為點分十進制表示法(Dotted Decimal Notation)。
1.A類IP地址
A類IP地址由1字節的網絡地址和3字節的主機地址組成,網絡地址的最高位必須是“0”,可用的A類網絡有126個,每個網絡能容納1億多個主機(網絡號不能為127,因為該網絡號被保留用作回路及診斷功能),地址范圍為1.0.0.1~126.255.255.254。
2.B類IP地址
B類IP地址由2字節的網絡地址和2字節的主機地址組成,網絡地址的最高位必須是“10”,可用的網絡有16382個,每個網絡能容納6萬多個主機,地址范圍為128.0.0.1~191.255.255.254。
3.C類IP地址
C類IP地址由3字節的網絡地址和1字節的主機地址組成,網絡地址的最高位必須是“110”,可用的網絡為209萬多個,每個網絡能容納254個主機,地址范圍為192.0.0.1~223.255.255.254。
4.D類IP地址
該類地址用于多點廣播,第一字節以“1110”開始,它是一個專門保留的地址,并不指向特定的網絡。多點廣播地址用來一次尋址一組計算機,它標識共享同一協議的一組計算機,地址范圍為224.0.0.1~239.255.255.254。
5.E類IP地址
該類地址以“11110”開始,為將來使用而保留,全零(0.0.0.0)地址對應于當前主機;全“1”IP地址(255.255.255.255)是當前子網的廣播地址,地址范圍為240.0.0.1~255.255.255.254。
注意
全0和全1的IP地址禁止使用,因為全0代表本網絡,而全1是廣播地址(在CISCO上可以使用全0地址)。常用的是A類、B類、C類這3類地址。
- 數據恢復方法及案例分析
- Securing Blockchain Networks like Ethereum and Hyperledger Fabric
- Penetration Testing with Perl
- 計算機網絡安全技術研究
- 從0到1:CTFer成長之路
- Instant Java Password and Authentication Security
- 數據保護:工作負載的可恢復性
- 網絡安全大數據分析與實戰
- 信息系統安全等級化保護原理與實踐
- 計算機系統與網絡安全研究
- Web代碼安全漏洞深度剖析
- 一本書讀透金融科技安全
- ATT&CK與威脅獵殺實戰
- Hands-On Bug Hunting for Penetration Testers
- 計算機網絡安全與應用技術(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