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點起床:最養生和高效的時間管理
- (日)中島孝志
- 1355字
- 2020-06-15 17:20:20
前言
如果有人讓你將工作效率翻倍,你會怎么做呢?
方法有很多,但究其根本,必須改變工作的質與量,否則效率翻倍只是癡人說夢。方法有兩種:提高質量,或是增加工作量。
只要做到這兩點,別說是翻倍了,三四倍,不,五倍到十倍也是有可能的。
“改變工作質量=創新”,而“改變工作量=調整時間”。只要在同樣的時間里完成兩倍的工作量,便能將工作效率翻倍。工作的效率,總是和時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在此,我想向大家推薦一種將工作效率翻倍的工作方法。這就是我經過長期實踐歸納出的“四點起床”工作法。
人們常說,一日之計在于晨。事實是否真的如此?早上的一小時真的能相當于晚上的兩三個小時嗎?如果早晨真的如此重要,為什么大家都不充分利用早晨的時間呢?
每天有二十四小時。無論是能干的人,還是不能干的人,一天二十四小時的事實都不會改變。而如何使用這二十四小時,決定了你的工作效率。
比如,我每天早上四點起床,上午就能工作八個小時,下午也能工作八個小時。以中午十二點為界,正好上、下午各八小時,能夠專心致志地工作。當然,我的睡眠時間也有六到八個小時,也就是說我把一天的二十四小時均分成三份。當年諸葛亮曾向劉備提議“三分天下”,我的三分法也有點這個意思。
我為什么要堅持“早上四點起床”呢?
這是為了在上午完成所有工作,在下午開始新的工作。我總是在上午完成別人交給我的工作(過去的工作),然后在下午開始鋪墊新工作(未來的工作)。我將每天分成兩部分,分別完成這兩類工作。“人生兩季”是我的信條,別人可能會覺得我是個工作狂,但我自己并沒有整天埋頭工作的感覺。
我會看書、去茶館聽相聲、拿著數碼相機和紙質筆記本到附近的商業街瞎轉悠、和人見面,為未來的工作作鋪墊。當然,有時我也會接到報社或電臺要求采訪、談話、講演等的邀請,但大部分時間里,我會選擇利用下午到晚上這段時間為未來的工作作準備。
堅持“一日三分法”,讓我的工作效率大幅度提高!
我曾擁有三個身份:上班族、記者與培訓業者。離開公司自立門戶之后,我還涉獵過出版社、物流、生產經營顧問,在大學與商科學校執教,以及在電視節目中擔任評論員等,工作范圍不斷擴大,但我完全沒有時間不夠用的感覺。
“四點起床”工作法不僅適合我這樣時間相對自由的人,也適用于所有商務人士。
回顧我在企業任職的時候,我發現自己的確是個“早起的鳥兒”,但我當時利用時間的效率,真比現在高嗎?
上班族開始工作的平均時間為上午九點。也就是說上午只有三個小時的工作時間。即便算上上班路上的通勤時間,也只有四小時左右。“一日之計在于晨”——話雖如此,可大家在現實生活中并不那么重視早晨。
可是我認為,能否靈活運用“一大早”的時間,卻是能干的人與不能干的人之間的分水嶺。對上班族來說,充分利用早晨尤為重要。關鍵并不在于“早起”,而是重新審視“早晨的靈活用法”,讓你的工作方法煥然一新。
越是忙碌的人,越應該巧妙利用早上這段有限的時間。四點起床,上午就能工作八個小時。下午的八小時就當是“白撿的”,可以工作,可以用在興趣愛好上,更可以投資到學習上。只要早上四點起床,就能將時間表向前推。
如果能將每天早上的起床時間從六點提前兩個小時,如果能將一天的開始提早兩個小時,不僅能提高工作效率,還能在信息、學習、晉升、財富和人脈上都大獲成功。而成功的秘訣便是“四點起床”!
中島孝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