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少年學Python(第1冊)
- 馮偉森 王建
- 1486字
- 2020-06-12 16:12:24
前言
2017年國務院發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明確指出:“在中小學階段設置人工智能相關課程,逐步推廣編程教育;建設人工智能學科;培養復合型人才;形成我國人工智能人才高地。”2018年4月教育部發布的《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提出:“要完善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充實適應信息時代、智能時代發展需要的人工智能和編程課程內容。推動落實各級各類學校的信息技術課程,并將信息技術納入初、高中學業水平考試。”2019年11月教育部發布的《教育部關于加強和改進中小學實驗教學的意見》再次強調:“注重加強實驗教學與多學科融合教育、編程教育、創客教育、人工智能教育、社會實踐等有機融合,有條件的地區可以開發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
近年來隨著人工智能產業在全球的發展以及國家各類政策的出臺,在中小學階段推行人工智能基礎教育已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目前,市場上不乏人工智能科普性讀物,然而對人工智能學習僅停留在淺嘗輒止的階段,不足以真正培養學生的計算思維與實踐能力。為響應國家號召,推動人工智能教育的發展,我們組織了長期從事大數據與人工智能領域研究的專家學者、長期奮戰在計算機科學教學第一線的資深教師、中小學信息技術課教師編寫了這套《青少年人工智能教育系列叢書》。《青少年學Python(第1冊)》是這套叢書的第一本,以后我們會陸續推出和人工智能、大數據教育相關的書籍,為國家的人工智能教育事業作貢獻。
Python語言是一門流行的開源編程語言,廣泛應用于各個領域的獨立程序與腳本化應用中。它不僅免費、可移植、功能強大,同時相對簡單,而且使用起來充滿樂趣,在人工智能、大數據分析、科學計算、大型網站搭建等領域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特別是在以大數據和機器學習為應用背景的各種項目開發中,Python語言已經是開發的首選語言,被稱為最適合人工智能時代的計算機語言。除此之外,Python語言學習入門相對容易,適合青少年學習。
《青少年學Python》共分四冊。
第1冊為入門知識,包含人工智能學科常識與應用,人工智能與編程的關系,Python語言的特點、變量、數據類型與運算符、三大結構等。通過對本部分內容的學習,學生可完成“海龜繪圖”實踐項目。
第2冊主要內容為函數、字符串、列表、字典、集合的基本用法講解及應用。通過對本部分內容的學習,學生可設計完成較為復雜的程序設計作品。
第3冊主要內容為序列知識的深化,模塊、文件、函數的高級用法等。通過對本部分內容的學習,學生可以設計一些簡單場景的趣味小游戲。
第4冊內容為類的基礎用法、類的高級用法、調試技巧、異常處理等知識。
通過對這4冊書的學習,學生就能基本掌握Python語言所有的基礎知識點,為進一步學習數據結構與算法知識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本系列叢書結合STEAM教育理念,根據中小學生思維特點進行知識結構的組織與編寫,從易到難,循序漸進,以Python編程學習為主線融合各類學科知識。理論與概念部分的闡述盡量通俗易懂,將實際問題場景、案例融合到知識點的學習中,強調舉一反三、學以致用,培養學生拆解問題與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除此之外,與本系列叢書配套的在線編程智能教學平臺(www.dingdangcode.com)提供在線編程練習環境、各章節題目在線評測以及拓展練習等多種功能。
本系列叢書由馮偉森、王建擔任主編,廖敏擔任副主編。在本系列叢書的編寫過程中,我們參閱了大量的相關書籍和資料,在此向有關作者表示衷心感謝。李加輝、王希、周中華參與了本系列叢書第1冊、第2冊部分內容的編寫,馬倩倩、刁青青、鄭明卓、陳默參與了本書第1冊與第2冊內容、代碼的檢查和測試,劉曉沅、張娟對本書第1冊、第2冊的內容版面進行了設計,李曉婭對本書第1冊、第2冊的封面進行了設計。在此向他(她)們表示誠摯的感謝。
編者
2020年2月
- AngularJS入門與進階
- Network Automation Cookbook
- Git高手之路
- 64位匯編語言的編程藝術
- Java深入解析:透析Java本質的36個話題
- Node.js全程實例
- 大數據分析與應用實戰:統計機器學習之數據導向編程
- Python+Tableau數據可視化之美
- Regression Analysis with Python
- INSTANT Silverlight 5 Animation
- 從Excel到Python數據分析:Pandas、xlwings、openpyxl、Matplotlib的交互與應用
- Spring Data JPA從入門到精通
- 量子計算機編程:從入門到實踐
- Python全棧開發:數據分析
- Java Web程序開發參考手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