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3章 商朝的事實(shí)

  • 中國通史
  • 呂思勉
  • 2216字
  • 2014-01-15 17:17:08

以上商朝的帝系圖,是據(jù)的《史記·國語》“玄王勤商,十四世而興;帝甲亂之,七世而亡”,又姜氏告公子重耳,“商之享國三十一王”。《大戴禮·保傅篇》:“殷為天子,三十余世,而周受之。”《少閑篇》:孔子告哀公“成湯卒崩,二十一世,乃有武丁即位;武丁卒崩,九世,乃有末孫紂即位”。都和《史記》世數(shù)相合。又《書經(jīng)·無逸篇》述殷中宗高宗祖甲諸君享國的年數(shù),似乎也還確實(shí)。

商朝一代,可考見的事情,分述如下:

其(一)是伊尹放太甲?!妒酚洝飞险f:

湯崩,太子太丁,未立而卒。于是乃立太丁之弟外丙,……即位二年崩。立外丙之弟中壬,……即位四年崩。伊尹乃立太丁之子太甲;太甲,成湯適長孫也。……帝太甲元年,伊尹作《伊訓(xùn)》,《肆命》,《徂后》。帝太甲既立三年,不明,暴虐,不遵湯法,亂德;于是伊尹放之于桐宮三年。伊尹攝行政,當(dāng)國以朝諸侯。帝太甲居桐宮三年,悔過,自責(zé)反善;于見伊尹乃迎帝太甲而授之政。

這件事,本來沒有異說,偽古文《太甲》才說“王徂桐宮居憂”,又說“惟三祀十有二月朔,伊尹以冕服奉嗣王歸于亳”;偽《傳》就說“湯以元年十一月崩,至此二十六月,三年服闋”;又解《書序》的“太甲元年”,做“湯沒而太甲立稱元年”;偽《伊訓(xùn)》:“惟元祀,十有二月,乙丑,伊尹祠于先王”,做“湯崩逾月,太甲即位,莫?dú)浂妗币跃椭?;就把外丙中壬兩君革去,又把《史記》的“太甲既立三年”,“于是伊尹放之于桐宮三年”,兩個(gè)“三年”縮成一個(gè)三年了。這是不值得一辯的。但看上文商朝的世數(shù),各書都與《史記》合,就知道決不能略去外丙、中壬兩君。商朝的“君位繼承”,大概是“兄終弟及”,而所謂“弟”者,以“同母”為限,所以《春秋繁露》《三代改制質(zhì)文篇》。說:“商質(zhì)者主天,夏文者主地;主天者法商而王,故立嗣予子,篤母弟;主地法夏而王,故立嗣子孫,篤世子。”《公羊》何注隱七年。說:“母弟,同母弟;母兄,同母兄。……分別同母者,《春秋》變周之文,從殷之質(zhì);質(zhì)家親親,明當(dāng)厚異于群公子也。”《史記》:“自中丁以來,廢‘適’而更立‘諸弟子’;‘弟子’或爭(zhēng),相代立?!薄皬U適”的“適”字,包括“弟”與“子”而言;和“諸弟子”的“諸”字一樣。以次當(dāng)立的母弟,喚做“適弟”;同母的弟兄,以次都立盡了,似乎應(yīng)當(dāng)回轉(zhuǎn)來,立長兄的兒子;譬如,仲壬死了立太甲,沃丁死后立祖??;這個(gè)也要包括于“適子”二字之中。至于伊尹“攝行政,當(dāng)國,以朝諸侯”,自然是非常之舉,與所謂“古之人皆然”的“君薨,百官總己,以聽于冢宰三年”,無涉?!墩撜Z·憲問》,《小戴記·檀弓》。因?yàn)樗谌暌酝?。桐宮,《史記集解》“鄭玄曰:地名也,有王離宮焉?!壁w岐《孟子》注(《萬章上》)也只說“放之于桐邑”?!妒酚浾x》:“《晉大康地記》云:尸鄉(xiāng)南有亳阪,東有城,太甲所放處也。”閻若璩又說——《尚書古文疏證》——《續(xù)漢書·郡國志》梁國虞縣有桐亭,虞是如今河南的虞城縣,離鄰葛的亳,只有七十里。才便于伊尹,既然攝政,又可往來訓(xùn)誨。這兩說:怕都是因亳而附會(huì)的,未必可據(jù)。

其(二)是殷朝的屢次遷都。據(jù)《史記》所記是:

仲丁遷于敖?!稌颉纷鲊?,《正義》李颙曰:嚻,在陳留浚儀縣(如今河南省城西北)?;矢χk云:仲丁自亳遷嚻,在河北也?;蛟唬航窈幽习絺}(就是《括地志》的說法),二說未知孰是?!妒酚浾x》:“《括地志》云:滎陽故城,在鄭州滎澤縣西南十七里,殷時(shí)敖地也?!?

河亶甲居相。《史記正義》:“《括地志》云:故殷城,在相州內(nèi)黃縣東南十三里。即河亶甲筑都之所,故名殷城也?!?

祖乙遷于邢?!稌颉纷鳌白嬉役苡诠ⅰ?,《正義》“鄭玄云:祖乙又去相居耿,而國為水所毀;于是修德以御之,不復(fù)遷也。……”又《正義》前文說皇甫謐“又以耿在河?xùn)|,皮氏縣耿鄉(xiāng)是也”?!妒酚浰麟[》“邢近代本亦作耿,今河?xùn)|皮氏縣有耿鄉(xiāng)”?!墩x》“《括地志》云:絳州龍門縣東南十二里耿城縣。故耿國也”。

帝盤庚之時(shí),殷已都河北。盤庚渡河南,復(fù)居成都之故居?!怂焐婧幽?,治亳。案這個(gè)亳,就是偃師,見上節(jié)。

……武乙立,殷復(fù)去亳,徙河北。這個(gè)河北,不能確定其在什么地方?!妒酚洝ろ?xiàng)羽本紀(jì)》:“乃與期洹水南殷虛上?!薄都狻罚骸绑S案應(yīng)劭曰:洹水,在湯陰界,殷虛,故殷都也。瓚曰:洹水,在今安陽縣北,去朝歌殷都一百五十里;然別此殷虛非朝歌也?!庇腥艘尚倪@殷墟是武乙所遷,然亦無確據(jù)。

其中考得出理由的,只有《書·盤庚序正義》引“鄭玄云:祖乙居耿后,奢侈逾禮,土地迫近山川,嘗圮焉;至陽甲立,盤庚為之臣,乃謀徙居湯舊都”。又《序注》云:“民居耿久,奢淫成俗,故不樂徙?!贝送舛紵o可考見?!稌けP庚》“盤庚遷于殷”?!墩x》:“鄭玄云:商家自徙此而號(hào)曰殷,鄭以此前未有殷名也?!薄坝诮裎灏睢?,《釋文》:“馬云:五邦,謂商丘,亳,囂,相,耿也,《正義》鄭、王皆云:湯自商徒亳,數(shù)商,亳,囂,相,耿為五?!?

其(三)是殷朝的興衰。據(jù)《史記》說是:

(太甲)帝太甲修德,諸侯咸歸殷,百姓以寧。

(雍已)殷道衰,諸侯或不至。

(大戊)殷復(fù)興,諸侯歸之。

(河亶甲)殷復(fù)衰。

(祖乙)殷復(fù)興。

(陽甲)帝陽甲之時(shí),殷復(fù)衰;自仲丁以來,廢適而更立諸弟子,弟子或爭(zhēng),相代立,比九世亂,于是諸侯莫朝。

(盤庚)殷道復(fù)興,諸侯來朝。

(小辛)殷復(fù)衰。

(武?。┪涠⌒拚械?,天下咸,殷道復(fù)興。

(帝甲)淫亂,殷復(fù)衰。

(帝乙)殷益衰。

大抵所謂興衰,以諸侯之朝不朝為標(biāo)準(zhǔn)。其中中衰的原因,只有從中丁到陽甲,是由于內(nèi)亂,可以考見,此外都無從稽考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五河县| 钟祥市| 图木舒克市| 辽阳县| 靖边县| 当涂县| 岗巴县| 阿荣旗| 柘城县| 年辖:市辖区| 长阳| 积石山| 璧山县| 广宗县| 沙坪坝区| 沈阳市| 广德县| 宜丰县| 夏邑县| 电白县| 会理县| 宣化县| 错那县| 徐闻县| 吴川市| 江源县| 吉安县| 河北省| 长治县| 新巴尔虎左旗| 建德市| 武胜县| 同江市| 屏南县| 临城县| 榆树市| 年辖:市辖区| 黔西| 高碑店市| 遵义市| 兴文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