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7章 李二的煩惱

李二陛下最近心情非常不美麗。

貞觀初年,年輕的唐帝國迎來了最險峻的時刻,突厥兩次進犯中原。

自推行新政以來因為牽扯著五姓七望的巨大利益,遭到了幾大家族的極力反對。

隴右多年缺鹽,將士們身體一天不如一天。

再加上河東道,河南道等地接二連三的災荒水患,讓李二陛下每日寢食難安。

李二陛下不拘一格用人才,對人材的使用及領導達到了極高的境遇;他獨具慧眼,看到了個人力量的不足,充分認識到君王如石、良臣如匠,方有美玉問世,對大臣的各項進步之言豁達地予以采納

最近李二陛下關心的是科舉考試制度的問題。

在唐朝,考試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兩類。每年分期舉行的稱常科,由皇帝下詔臨時舉行的考試稱制科。

常科的科目有秀才、明經、進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種。其中明法、明算、明字等科,不為人重視。俊士等科不經常舉行,秀才一科,在唐初要求很高,后來漸廢。所以,明經、進士兩科便成為唐代常科的主要科目。唐朝許多宰相大多是進士出身。常科的考生有兩個來源,一個是生徒,一個是鄉貢。由京師及州縣學館出身,而送往尚書省受試者叫生徒。

明經、進士兩科,最初都只是試策,考試的內容為經義或時務。后來兩種考試的科目雖有變化,但基本精神是進士重詩賦,明經重帖經、墨義。所謂帖經,就是將經書任揭一頁,將左右兩邊蒙上,中間只開一行,再用紙帖蓋三字,令試者填充。墨義是對經文的字句作簡單的筆試。帖經與墨義,只要熟讀經傳和注釋就可中試,詩賦則需要具有文學才能。進士科得第很難,所以當時流傳有“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的說法。

常科考試最初由吏部考功員外郎主持,后改由禮部侍郎主持,稱“權知貢舉”。進士及第稱“登龍門”,第一名曰狀元或狀頭。同榜人要湊錢舉行慶賀活動,以同榜少年二人在名園探采名花,稱探花使。要集體到杏園參加宴會,叫探花宴。

唐代取士,不僅看考試成績,還要有各名人士的推薦。因此,考生紛紛奔走于公卿門下,向他們投獻自己的代表作,叫投卷。向禮部投的叫公卷,向達官貴人投的叫行卷。

李二陛下最近正是為這投卷的事情煩惱。

雖然投卷確實能起到發現挖掘人才的作用,但是弊端也非常明顯,造成的后果就是豪門貴族把持知識的大門,逐漸形成了統一的利益鏈。

李二陛下曾經不止一次的思考過,如果一個鄉野小子,一個非常有文化,有能力的鄉野小子,因為不懂人情世故,找不到投卷的大門,會不會從此與朝堂擦肩而過?那么如此,大唐每年要流失多少這樣的能人志士?百姓又會損失多少清正廉明的好官?

又或者一個潔身自好,一身正氣的少年投身的貴族的大染缸里,不出三五年,誰能保證被染成什么顏色?

這個問題就像孫悟空的緊箍咒一樣,將李二陛下的腦袋整得特別難受。

李二陛下有個最大的愿望,希望天下的百姓都讀的起書。

推行全國統一的教育制度,什么豪門貴族和寒門弟子都享受一樣的教學質量。

愿望相當美好,現實實行起來難度系數不是一般的大,先不說去哪里找那么多先生?就是找到那么多教書先生,他們的教書質量怎么保證?

李二想到這里頭就隱隱作痛。這個時候殿外的小太監低聲說道“皇上,皇后娘娘來了。”

“讓皇后進來吧。”

“二郎,天色這么晚了,聽內侍說你還沒有用晚膳,嘗嘗我剛剛熬的參湯,還有幾塊糯米糍。”

李二陛下抬頭望去,一道靚麗的身影,挺著大肚子緩緩向自己走來,長孫皇后因為身孕,所以身穿寬大的大紅的唐裝,在油燈的襯托下無比的容貴典雅。

不施粉黛的面頰更顯的清麗動人。

長孫皇后,小字觀音婢,河南洛陽人,隋朝右驍衛將軍長孫晟之女,現任宰相長孫無忌同母妹,長孫氏13歲嫁李世民,武德末年,她竭力爭取李淵后宮對李世民的支持,玄武門之變當天,她親自勉慰諸將士。之后拜太子妃。李世民即位后冊封為皇后。在后位時,善于借古喻今,匡正李世民為政的失誤,并保護忠正得力的大臣。先后為皇帝誕下三子四女。

“觀音婢,太醫院多次交代,你現在需要靜養,朕,剛想去立政殿看你,你來的正好,朕剛好有個問題要與你探討一下。”

李二陛下嘗了口糯米滋,喝了幾口參湯,剛想把自己剛才的想法,跟長孫皇后探討一遍。

“陛下!左武威大將軍八百里加急。”門外響起了內侍太監的聲音。

“快,快與朕呈上來。”宿國公的性情,李二陛下可是非常了解的,沒有天大的事情,程知節絕對不會使用八百里加急的。

李二陛下略顯慌亂的拆開了程咬金發來的急報。

作為一名皇帝,他需要考慮的事情太多太多了。

“哈哈哈哈,真是天佑我大唐百姓和將士啊,觀音婢,朕好久沒有這么開心過了。”

在拆急報的過程中,李二陛下假設過多種可能,比如突厥來犯,比如羌人襲擊,比如將士缺鹽已造成大量士兵傷亡等等……

“何事能讓二郎如此開心,妾身好奇的緊。”

“觀音婢,隴右大軍和百姓,缺鹽巴的痛苦即將過去了,朕怎么能不開心呢?都是朕的子民啊,來來來,觀音婢,你好好看看這份宿國公發來的八百里加急。”

“恭喜陛下,賀喜陛下。”長孫皇后看完急報后也歡喜的緊。

作為后宮之主,十三歲嫁與李世民的她,早已將自己的喜怒哀樂與眼前這個男人緊緊的捆綁在一起。

“從深山遇到的陶氏小子,竟然真的懂得制鹽之術?更加令人費解的是,這小子年方二八。卻一副不俾不亢的態度,言談舉止風度翩翩,觀音婢,我大唐如果多有幾個這樣的少年郎就好了。”

李二陛下微笑著對長孫皇后說道,只從上次深山之中與陶然偶遇之后,李二陛下至今想起仍然念念不忘。

“觀音婢,你覺得怎么封賞這個十六歲的少年郎?”

“妾身覺得,對于他的功勞來說,怎么封賞都不為過。可是對于一個只有十六歲,而且暫時身份未明的少年郎來說值得二郎考慮。不過,就憑這少年郎能將制鹽之法,獻給我大唐,讓我隴右大軍和百姓,不再忍受無鹽可食的痛苦。無論如何陛下都是要重賞與他的。”

長孫皇后的話讓李二陛下陷入了沉思之中。

每當李二陛下深思的時候,長孫皇后總會安靜的坐在一旁,這個看似柔弱的女子,其實擁有著巨大的能量。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会昌县| 临颍县| 正定县| 慈溪市| 南汇区| 乾安县| 勃利县| 镇宁| 辛集市| 贵南县| 璧山县| 南澳县| 乐平市| 高淳县| 三都| 纳雍县| 长汀县| 马边| 峡江县| 皋兰县| 屏南县| 赫章县| 赫章县| 论坛| 夏邑县| 凤山市| 江陵县| 平定县| 龙岩市| 凤翔县| 文水县| 东兰县| 邯郸市| 襄城县| 沐川县| 古浪县| 汉中市| 肇东市| 印江| 县级市| 砚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