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杜甫詩選評
  • 葛曉音
  • 1504字
  • 2020-06-12 16:09:03

一、少壯漫游(731-745)

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京兆杜陵(今陜西西安市東南),后徙居襄陽,因曾祖官終鞏縣令,遂世居鞏縣(今屬河南)。唐玄宗登基的先天元年,杜甫出生于鞏縣城東二里的瑤灣。因此他可以說是大唐開元盛世的同齡人。

杜甫的十三世祖杜預是西晉的名將,曾在平定吳國的統一戰爭中立過大功,后在當陽(今湖北荊門縣)封侯,為開發江湘一帶作過貢獻。他又是一位博學多才的經學家,著有《春秋左氏經傳集解》。除了武功、政事和學術以外,他還懂得天文算學和工程。這位祖先成為杜甫心目中一位具體的立功立德的典范。杜甫每每自稱“杜陵布衣”,后來一度居家杜陵附近的少陵,又自稱“少陵野老”,都應有緬懷祖德之意。

如果說“奉儒守官,未墜素業”的家族傳統激發了杜甫建功立業的雄心壯志,那么祖父杜審言的詩名給杜甫帶來的是“吾家詩”的自豪感。杜審言少年時與李嶠、崔融、蘇味道并稱為“文章四友”,這三人都是善寫駢儷文章的大手筆。杜審言在武后、中宗時期被起用,官職一般,而詩才甚高,尤其擅長五律和排律。杜甫以律詩為看家本事,顯然受到了乃祖的影響。

“七齡思即壯,開口詠鳳凰。”(《壯游》)杜甫最早的創作便是吟詠象征天下太平的鳳凰。這似乎是一種宿讖,詩人注定了要為鳳凰付出他一生的心血。從此以后鳳凰便成為他的政治理想和精神境界的化身,以至他自己的圖騰。詩人的命運和國家的命運正是在這鳳凰身上合為一體的。

從杜甫出生到他二十四歲的這段時期,鳳凰確實出現在人們的眼前了:經濟繁榮,國力強盛,政治清明,多少代人幻想的堯舜之世仿佛變成了現實:“人人自以遭唐虞”,“家家自以為稷卨”(杜甫《有事于南郊賦》)。生活在開元盛世的杜甫是幸運的。他從一代文化藝術的高度成就中吸取了豐富的營養,從同時代人的遠大抱負和活躍思想中獲得了進取的信心:“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脫略小時輩,結交皆老蒼。飲酣視八極,俗物多茫茫”(《壯游》)。在那個神童輩出的時代,十四五歲的杜甫結交老一輩的名流,初露頭角便目空一切,不正是在盛唐文人中常見的狂態嗎?

從十九歲起,杜甫開始了他少壯時代的漫游生活。盛唐漫游之風的興盛首先取決于社會秩序的安定、水陸交通的便利以及公私倉廩的豐實;其次在于當時科舉仕進都離不開交游干謁,而一旦失意,云游山水又是排遣苦悶、求得精神解脫的最佳方式。杜甫早年的吳越之游主要是開闊眼界,增長閱歷。在游覽了江寧、姑蘇、越中等地的名勝古跡之后,于二十四歲時回到洛陽,考進士下第。但年少氣盛的詩人并不在意,第二年又到齊趙漫游去了,《望岳》就是他在這一時期留下的第一首名作。

三十歲時杜甫回到東都。天寶三載(744),正負盛名的大詩人李白來到洛陽,這兩位大詩人的相會成為中國文學史上的佳話。他們和盛唐的另一位大詩人高適一起,在梁(今河南開封)、宋(今河南商丘)一帶登臨懷古,把酒論文,過了一段裘馬清狂的快意的日子。這時李白已被玄宗賜金放還歸山,如大鵬折翅、天馬墜地,正處于極其痛苦的精神震蕩之中;而杜甫卻還滿懷希望等待著進入長安的機會。閱歷和見識的巨大差距使當時的杜甫還不能深刻地理解李白。他不知道開元年間的清明政治已經結束,今后走向朝廷的道路將遠比李白艱難曲折,他只想以自己的方式爭取一飛沖天的機會。因此這一時期所作的《房兵曹胡馬》、《畫鷹》都充滿了橫行萬里的凌厲氣勢,顯示了詩人對前途的充分自信。而一些山莊游宴和尋訪隱士的詩篇,所抒寫的也還是盛唐人普遍具有的遺世高蹈之志。這種山林之思,與其說是杜甫的真實愿望,還不如說是盛唐的一種時尚。杜甫早年留下的詩作不多,都是五古和五律,卻已初步顯露出他氣骨崢嶸的獨特面目,預示了他日后在藝術上變革盛唐詩歌的趨向。

主站蜘蛛池模板: 迁安市| 乐至县| 龙江县| 炉霍县| 灵山县| 盐边县| 开封县| 德兴市| 夏津县| 梓潼县| 喀喇沁旗| 临西县| 雅安市| 舟山市| 永德县| 象山县| 大新县| 南和县| 晋城| 西昌市| 古交市| 青阳县| 庄浪县| 吉安市| 宁武县| 奉新县| 南充市| 西宁市| 罗城| 峨山| 舟山市| 衢州市| 玉田县| 白朗县| 乌拉特前旗| 渝北区| 蕉岭县| 东台市| 南丹县| 东阿县| 应用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