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八六子

倚危亭。恨如芳草,萋萋刬盡還生。念柳外青驄別后,水邊紅袂分時,愴然暗驚。 無端天與娉婷。夜月一簾幽夢,春風十里柔情。怎奈向、歡娛漸隨流水,素弦聲斷,翠綃香減,那堪片片飛花弄晚,蒙蒙殘雨籠晴。正銷凝,黃鸝又啼數聲。


①危亭:高峻勢險的亭子。此指召伯埭斗野亭。因揚州分星于斗牛,故名斗野。

②恨如二句:用南唐李煜《清平樂》詞:“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刬盡,鏟盡。

③青驄:青白二色相間的駿馬,俗名菊花青。古詩詞中多用青驄指男子所乘之馬。

④紅袂:紅袖,指代佳人。

⑤無端句:意外地與美人相遇。

⑥春風十里:唐杜牧《贈別》詩:“春風十里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

⑦怎奈向:奈何。

⑧素弦聲斷:意謂情侶間感情斷絕。

⑨翠綃:繡著翠羽的香羅帕。

⑩那堪:不堪,經受不住。

銷凝:也作消凝,為銷魂凝魂的約辭,出神之義。寓感懷傷神之意。


聯系前面一首《阮郎歸》以及詞中所寫之景來看,此詞極可能是思念那位揚州戀人的作品。

與一般長調以鋪敘渲染起筆不同,這首詞一開始即情景交煉,將戀人別后的失意傷懷,與青青芳草這一特定春景糅合,巧妙地抒發別愁。芳草淡綠,為冷色調,南唐李煜有“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的詞句,特定的意象催生出凄然別離所歡的無限悵恨。接下來以“念”字統領,將“恨”意展開。分兩個層次。第一層為“念柳外”至歇拍處,是別離之恨,以兩個工整的對句,描摹分手之際,戀人難舍難分的特定動作,借整飭的句式,傳幽渺之情思,最后綰合于“愴然”,將“恨”意引伸。第二層從過片至“翠綃香減”,是對舊日濃情的追憶。“無端”、“天與”等用語,“夜月”、“春風”之景,可知這段戀情實非正常或合乎禮法,因而也不可能長久,倏忽而來,倏忽而去。這對多情人而言,就越是難以釋懷。弦斷香減的想象之中,正不知有多少關愛與思念!“怎奈向”的感慨,又托出無奈之“恨”意。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夜月”、“春風”兩個對句,頗具特色,兩句分別由三組名詞性詞組構成,不用動詞勾連,在語法結構上與溫庭筠“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相似,意境營造也不略輸。淋漓盡致地渲染出熱戀意境,極富象征意味。結拍繪眼前之景,呼應開頭處的“倚”字。飛落的花瓣,蒙蒙的殘雨,哀婉的黃鸝之聲,交織成凄涼的畫面,既是實景,又是作者獨自久倚危亭,黯然神傷的心境。晴雨變幻的天空,又何嘗不是作者起伏不定難以排解的愁懷!

綜觀全詞,少游以小令筆法作長調慢詞,不僅語言高度凝煉,而且在感情抒發上曲折多變,蘊含深遠。顯著的表現主要在全篇的結構上:起首三句是“頓入”手法,直抒胸臆;至“念柳外”以下一轉,“愴然暗驚”一頓;“無端”以下一折,“怎奈向”以下復又一轉;“那堪”以下再一折,至歇拍“正銷凝”再轉接起首。真可謂隨步換形,變化無端,層層轉折,愈轉愈深。全篇句句寫怨意,卻不露怨字,只以“恨”、“愴然”、“怎奈向”、“那堪”、“銷凝”等語映帶呼喚,將一腔幽怨,萬種離愁,盡付深永意境之中,使人更覺意味醇厚。前人評少游詞,常曰情辭相稱或情韻兼勝,讀這首《八六子》,殊覺此言不虛。前人有推之為寫離情之典范者。宋人張炎在《詞源》卷下云:“秦少游《八六子》云云,離情當如此作,全在情景交煉,得言外意。”可見情融于景,哀怨感愴,意余言外,韻味悠遠,乃此詞特點所在。不過,這樣高超的藝術成就,是在繼承的前提下升華而來。早在晚唐,杜牧就寫過一首《八六子》,其歇拍云:“正銷魂,梧桐又移翠陰。”秦觀此詞歇拍“正銷凝,黃鸝又啼數聲”,無論在句法上,還是在意境上,皆受到小杜詞的沾溉。可見在詞史上繼承傳統是必不可少的,但繼承之后必須有所發展,所以明人陳霆《渚山堂詞話》云:“秦首句云:‘倚危亭。恨如芳草,萋萋刬盡還生。’二語妙甚,故非杜(牧)可及也。”這個評價,是客觀而又公允的。

主站蜘蛛池模板: 陈巴尔虎旗| 台东县| 新沂市| 平凉市| 昌平区| 札达县| 互助| 兴和县| 平凉市| 芦山县| 永川市| 汉寿县| 旺苍县| 满洲里市| 集安市| 敦煌市| 通州市| 鄂托克旗| 南涧| 承德市| 蒙自县| 广汉市| 肇东市| 河北省| 徐汇区| 伊吾县| 安多县| 左云县| 陈巴尔虎旗| 台州市| 宜兰市| 安化县| 辽源市| 澎湖县| 若尔盖县| 谢通门县| 临沧市| 仙桃市| 德钦县| 天等县| 大冶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