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從自我開始修煉(1)
- 炒股心態決定你的成敗
- 康成
- 5468字
- 2014-01-20 16:20:12
第23招 了解自己的人才能有成就
按理說,每個人和自己“待”在一起的時間最長、“感受”自己的時間最多,應該最了解自己。可是,現實的情況往往是,我們總能看破別人,卻總是看不清自己。
我們善于分析總結別人為什么成功、為什么失敗;為什么優秀、為什么拙劣;為什么開心、為什么失落;為什么感動、為什么憤怒……可當分析自己的時候,似乎永遠不能像分析他人那樣清醒、那樣有條理、那樣準確。
或許這就是所謂的“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我們也常常看到很多為人師表、受人尊敬的長者教別人能夠頭頭是道,幫助別人總能幫到點子上,替別人解決問題也能一針見血,可在自己遇到稍大的問題時卻時常解決不了,甚至不知道自己為什么會遇到這樣的問題。
這些就是人們對自己不了解的體現。
對每個人的人生而言,首先我們要知道自己是誰,要知道自己想要成為怎樣的人,要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而且越早知道對自己越有意義。很多人一生都不知道自己應該定位在何處,茫茫然然生活,忙忙碌碌工作,無所謂興趣,也沒有成就感,當匆忙走完一生的時候,唯有留下一聲嘆息:人生的價值在何處啊!
在多數人的高中時期,參加高考填志愿時,很多人報考什么學校什么專業都是父母或是老師代辦的。等自己上了大學才知道原來有這么多專業可以選,而自己學的卻不是自己想要的,有些人就此學習、生活、工作在不情愿之中,沒了激情當然就難有大成就。如果當時所填志愿是在明確自我定位的情況下自己做主填的,也許就容易朝著自己向往的方向前進;或者即便被他人做主后學了自己不喜歡的專業,也不要緊,只要明確自己的定位,大學里換專業、工作后換行業都不是不可能之事,無非是多用兩年時間從頭來過而已,而數十年的人生卻會因此而充滿樂趣和價值。
西楚霸王項羽,依靠自己戰神般的神勇無敵和英雄式的一呼百應,一舉破秦。可他沒弄明白,暴秦被推翻,天下基本上被他一統之后,自己到底是想做一個統治所有其他王的王呢?還是和其他王平起平坐的王?他也許有雄心但絕對沒想清楚是否要學人人唾罵的秦始皇那樣稱帝,更沒有控制好自己分封的其他諸王,最終落得個被分尸烏江的悲壯結局。如果他推翻暴秦后明白自己要什么,就不會如此猶猶豫豫,也不會不去限制其他諸王的發展或倒戈,機會就會站在自己這邊,而不是被劉邦奪得天下。
在投資中,也是如此,我們必須首先弄明白,我們投資是為了什么,我們想從投資市場得到些什么,我們自己又想在投資市場扮演怎樣的角色。只有先把這些想明白了,才可能制定適合自己的理財方式,才能把投資為我所用,而不是把自己搭進去,為投資所累。
第24招 炒股需要了解自己哪些方面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想要“不殆”,先要“知己”。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真正高明的人能夠做到“自知”。
“知己”也罷,“自知”也好,都是了解自己的意思。對自己的了解,是成功的必備條件。
事業上也好,投資中也罷,多少人想要有所作為,但成功者卻寥寥無幾,為什么呢?是不努力的原因嗎?未必。很多人都是因為不了解自己才無法走向成功。所以,我們要想發展自己,就必須先了解自己。
了解自己,主要就是要了解自己的三個方面,即:①了解自己的品性;②了解自己的才能;③了解自己的興趣。我們可以通過“以己為鏡”或“以人為鏡”的方式了解自己,即通過自我觀察和請別人觀察的方式。
1.了解目己的品性
品性大約是天生的,品性可以克制,但較難改變。人的大多數品性也無所謂好壞,比如不管你是個急性子還是慢性子;是個有一說一的人還是有點城府的人;是一個坐得住的人還是好動的人;是一個細膩的人還是粗線條的人;是個不善言辭的人還是滔滔不絕的人;是個理性的人還是感性的人……你都會被某些人欣賞、同時被某些人討厭。真正完美的人,或是完全能改善自己品性的人,畢竟少之又少。
了解自己的品性,可以讓你知道自己適合做什么事。比如你是一個好動之人,或許就不適合作長線投資。
2.了解自己的才能
才能有些是天生的,大部分是后天培養的,是能夠不斷提升的。也許你有領導才能、管理才能、協調才能;也許你有整合分析才能、精確計算才能;也許你有藝術才能;也許你有文字駕馭才能……總之,你的才能是你賴以生存的能力,是你用以創造價值和獲得財富的能力。為了尋求更好的生活質量,獲得更多的個人財富,我們總是習慣于逐步完善自己的才能。
了解自己的才能,可以讓你知道自IIl夠做什么事。比如,你有精確計算才能,或許就可以很好地分析計算個股(或合約)的各項技術指標,并以此形成操作判斷。
3.了解自己的興趣
一個人的興趣可以是比較廣泛的,也可以是非常集中的,但一般而言,興趣會體現在同一類事物上。興趣是個很奇怪的東西,人對自己感興趣的事物會形成由衷的向往和內心的共鳴。有些人一生都不知道自己真正的興趣所在,有些人卻從小就知道自己喜歡什么。比如你的興趣是詩歌、繪畫或音樂;是建筑、軍事或武術;是表演、旅游或科幻……
興趣與成功有著密切關系,我們對感興趣的事物會愿意投入更多的時間、精力和財力,遇到不順利和阻礙也較愿意去克服。
了解自己的興趣,可以讓你知道自己向往做什么事。比如你的興趣愛好是旅游,那么投資股票時可以多關注旅游板塊的個股。
我們在生活工作中處理的事情如果能適合自己的品性,體現自己的才能,迎合自己的興趣,我們就一定能做好。因此,了解自己的目的在于。在能夠選擇時選擇自己能做好的事,在不能選擇時努力克制自己或完善自己以便較好地完成要做的事。
第25招 了解炒股對你自己意味著什么
對理性的人來說,做每一件事情都會弄清楚目的是什么。如果不知道自己的目的,事情又從何做起,到何結束呢?投資更是如此,如果不知道自己的投資目的,哪會有正確的投資方式,哪會有穩定的投資收益呢?
所以,如果你想投資理財,就要先問問自己是想通過理財賺點小錢過點小日子的人,還是想要做賺大錢有大成就的人;問問自己投資理財只是為了改善生活,還是想靠此致富發財。其實很多時候,我們投資理財只不過是想讓財富不貶值,同時能有個比銀行利息好一點的收益就可以了,如果這是初衷,那就不要被所謂的股神誘惑到以暴利目的,不要被眾多看不懂聽不懂的專家引導到專業炒股(或專業炒期貨)的境地。
如果不知道自己為什么投資,那就無法為自己選擇合適的投資工具。
你是要做股票還是期貨,要買房產還是炒外匯,要買基金還是買黃金,或者什么都不做,把錢乖乖地存在銀行,吃一點穩定的利息(雖然利息少的可憐)?
分析大師李欣京曾說過“想解決溫飽你就投資股票,想變成富翁就投資期貨,想一夜暴富就投資期權”。只有明確了自己的投資目的,當然同時也要明確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才能選擇適合自己的投資工具。
如果無法定位投資在生活中的角色,那就無法找到適合自己的投資方式。
有人把投資看做是工作以外的事,有空才做一把;有人把投資看做是每天需要花點時間關注的事;還有人把投資直接作為工作,除了投資就不再做其他正事了。
對你而言,投資應該是工作,還是工作之余的事,不取決于投資的回報率,而取決于你自己希望投資在生活中占多大的比重。如果確定要作投資了,你是要天天看盤,還是偶爾看盤,或者索性交給別人去操作(比如交給公募基金經理、私募基金經理,甚至更靈活的朋友去做),不取決于你對投資收益的期待,而取決于你對操盤有沒有興趣、想花多少精力去操盤。
第26招 必須比了解市場更了解自己
市場是可以被了解的,但市場不可能被完全了解,即使是專家也只能了解市場的局部而非全部。根據了解的局部信息去作判斷、作投資,可能會勝出也可能會敗落,關鍵在于你掌握的局部信息是不是左右市場價格的最關鍵信息。
在資本市場有一句話“歷史是可以重演的,歷史也是可以被創造的”,對市場的了解一旦上升到所謂“經驗”的層面,往往有時正確,有時又被無情地否定。
原油從2008年7月11日最高點l47.25美元跌到2008年12月24日35.16美元幾乎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此前業界很多研究原油的專家認為,原油的支撐位是80美元、60美元,或者最低是50美元,可是原油價格無情地下跌到了40美元并破了40美元,是這些專家不了解市場嗎?顯然專家們總會比普通投資者更了解市場,能更早獲得第一手市場資料,能獲得更廣泛的供求信息,但即便如此,他們的判斷也每每出錯,為什么呢?很簡單,市場總是能被了解,但總是不被全面了解。
作為投資個體,去了解部分市場信息也是可以的,但一定要明白憑借個人的力量想要全面了解市場、精確把握行情幾乎是不可能的。如果投資決策依賴于對市場信息分析所得的結論,那結局往往是致命的。對投資個體而言,花時間花精力去了解市場,還不如去了解自己。相對不可全面了解的市場,要深入了解自己還是比較簡單的也是可以很好達成的。
所以說,你可以不了解市場,但一定要了解自己;所謂的了解了市場未必賺錢,所謂的不了解市場也未必虧錢;但是不了解自己,虧錢是正常的,賺錢也是瞎蒙的。
每一個想要穩定贏利的投資者,必須先了解自己;每一個想要了解自己的投資者,可以問自己以下這些問題:
1.你的資金規模多少?
你用于投資的金額是1萬、5萬、50萬還是1000萬?如果你只有1萬,很明顯你不能買100元以上的高價股,不能做銅這樣的較大的期貨品種;如果你有1000萬,你就最好去做盤子較大流動性較好的股票或期貨合約,否則進場出場都會出現問題;當然如果你的資金比較多比如在500萬以上,想做投資工具的組合也可以,比如可以配置200萬的房產、100萬的債券、150萬的股票、50萬的期貨。
2.你的風險偏好度和承受度是多少
你喜歡高風險高收益的快感,還是偏向于規避風險,小賺一點就好?你用于投資的錢最大的虧損空間是多大?0%、5%、l0%、20%還是50%?不同的風險承受能力,應該配置不同的投資工具,或者控制不同的倉位。比如虧損最多20%的投資者,可以把錢全部投入股市,也可以全部投入期貨市場但倉位最好控制在40%以下;而必須保本的投資者只能把錢
投在固定收益的債券或是直接存銀行了。
3.你有充足的時間交易和學習交易技巧嗎
你工作很忙,投資只是業余做做,還是工作比較清閑,可以有較多時間看盤,或是你已在專職作投資?在投資中,時間管理和資金管理同樣重要。如果你沒有太多時間看盤,那么最好是做長線,如果你連學習交易技巧的時間都沒有了,那么最好把資金給專業的人管理;如果你可以實時盯盤,那么你可以做短線,在掌握了各類交易技巧后,也可以做長線短線的組合。
4.你的自律能力有多高
平時你對自己的要求都會達成嗎?還是你經常找理由、找借口向自己妥協?或是你總是經不住行情的波動和別人的誘惑?如果你是自律能力高的人,那可以自己操盤;如果你自律能力較低,則可以交給別人操盤(可以是完全交給別人做,也可以是你制定好交易規則后讓別人嚴格執行)。
5.你經常被別人左右嗎
你的自我意識有多高?自己的想法會不會去堅持?會不會一聽到別人說什么就開始懷疑自己,或是看到比自己牛的人做什么就很想跟著做?如果你不容易被別人左右,那么最好是根據自己的操盤經驗制定出適合自己的交易規則,然后嚴格執行,逐步完善;如果你很容易被人左右,那么最好是自己不操盤,交給你認為很牛的人去做即可,或是完全去除自己的判斷,拿你認為很牛的人的交易系統來做。 ’
6.你會保持學習心態,不斷完善自己的交易系統嗎
你賺了點錢就會驕傲自滿,還是會繼續前進?你的交易系統形成沒有,如果形成了,是一成不變還是會自我完善?保持學習的心態和不斷完善自我的境界是讓自己在任何行情中不敗的至理。如果你可以保持學習、不斷完善,你就可以把投資永遠經營下去,并得到持續收益;如果你習慣于淺嘗輒止,要么改掉這個習慣,要么別去期待穩定收益的奇跡。
最后,問一下自己行不行。如果知道自己行,就不要聽別人的;如果知道自己不行,就不要讓虧損繼續下去。
第27招 學會寬容,收獲快樂
我們必須懂得適時地寬容自己,才不至于落得自己放棄自己的地步。
一個人在行為上、思想上、情感上可能每天都在犯錯,也總是因為方方面面的不足和失誤,經常有無奈、有遺憾。但我們要想一想,如果我們不能用寬容的心來釋放自己,我們的生活該多么沉重、多么壓抑啊。
有時候,我們無法走出自我的怪圈,其實我們不妨把自己看做一個外體,看做另外一個人去理解、去寬容。這樣,我們就不會在自責的陰影里走進越來越窄的死胡同。
在投資中也是一樣,我們要明白股票漲和跌都只有50%的概率,期貨做多做空也只有50%的勝率。在投資中,你的每一次判斷都只能有50%的正確率,投資中交易方向判斷的錯誤也好、失誤也罷,倒不如看做是必然的概率而已。
即使你有嚴格的交易規則,但人畢竟不是電腦,難免會有失誤的時候,更何況,有時錯誤并非是你的判斷引起而是執行規則的使然,因為所謂的規則也未必是完美的,也是需要逐步完善和改進的。
其實,不管是在生活中、工作中、情感上還是投資中,我們都不可避免地在犯著或多或少的錯誤,在經歷大大小小的失敗。所以很多時候,自己的錯誤和失敗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對待它們的態度。
在人生經歷錯誤和失敗時,不應痛恨自己、懲罰自己,而應寬容自己。寬容自己不是忘卻、不是逃避,而是讓自己保持最好的心態去面對問題、解決問題。帶著寬容的心,冷靜地思考,在第一時間修正錯誤帶來的損失才是最重要的。而后,記下這次教訓,學會應對或克服的方法,下次盡量不犯。
寬容自己,就是對自己信任,自己犯了錯誤,相信自己能夠很快爬起來。
寬容自己,就是要允許自己有非致命的缺點存在,可以犯一些非致命的錯誤。如果整天害怕自己會犯錯,就會變得戰戰兢兢,沒有膽量去迎接挑戰,去把握機會,也就失去了成功的可能和生活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