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正確看待盈利和虧損(2)
- 炒股心態決定你的成敗
- 康成
- 3291字
- 2014-01-20 16:20:12
確定了自己的交易規則就要嚴格執行,交易規則的改變不能是隨意的,而應該是堅持一段時間后發現這個規則不能贏利才去放棄,而一旦放棄就應該徹底放棄,換成另一種規則,一種根據目前市場特點和自身需求相結合的規則,一種能贏利的規則。一虧損就安慰自己換一種交易規則就不用止損了,只會越虧越多;另外如果同時想用幾種交易規則進行交易,除非是幾個賬戶分別使用,不然也幾乎注定是要虧損的。
在投資中僥幸心理就像是掩耳盜鈴,因為既然危害已經發生,就應該及時止損,而如果你不想面對,只想用各種理由逃避的話,后果只會讓你后悔不已。
凡是懷揣夢想或良好希望的人,在遇到一時的不順利時,有點僥幸心理是相當正常的。僥幸說白了就是不去分析錯誤、挫折為何產生,如何解決,而是簡單地逃避問題,安慰自己說事態會很快扭轉,很快又會轉向夢想的方向。與其說僥幸是一種懶惰的希望,還不說是一種脫離實際的奢望。
當我們的賬戶出現虧損時,我們不應心存僥幸,而是更應該對自己苛刻一點,首先是迅速在設定的止損點止損,然后再仔細思考或是向別人討教虧損的原因。對自己苛刻一點,在第一時間止損,不會讓我們終止希望,而是更加靠近希望。
第16招 不甘心的賭徒心態要摒棄
很多人在做股票或其他投資時,總想向別人證明自己是對的。所以常常看到某些投資者在少數幾個交易日會手舞足蹈、極其興奮地向大家展示他對行情判斷的正確性;而在大部分交易日則是深鎖眉頭、垂頭喪氣地待在一個角落不說話。
證明自己是對的真的這么重要嗎,為了證明自己是對的就要忍受賬戶資金的減少而不去及時糾正自己的錯誤嗎?為了證明自己是對的就一定要和市場對著于嗎?
在投資中,這種不甘心認輸、不甘心承認自己在犯錯的心態會導致在做錯方向時不肯止損。
“根據我的分析,它一定會漲上去。”可是它就是跌下來了,怎么辦呢?也許你有很多個上漲的理由,但是既然它跌下來了,就必然有更多下跌的理由,只是你沒有了解到而已。所以沒有必要不甘心,因為你不是神仙,不可能每次判斷都是正確的。
要想肯定自己,就用賬戶的最終收益率來說話,而不是一時一事地和市場賭氣。我們在必要的時候否定自己是為了讓自己的財富免受損失。
不要總想證明自己是對的,因為即使你是投資大師,也不可能是永遠正確的。如果事實證明自己是錯的,就應該欣然接受,快速改正或補救,告訴自己前一次判斷錯了是好事,因為你可以從中吸取教訓,這樣下一次正確的概率就高了。
錯了卻不甘心承認自己的失誤、失敗,只會讓你在下一次類似情形下犯下同樣的甚至更嚴重的錯誤,從而遭受更多的損失。有能力的人、努力付出想要成功的人,當然要想辦法證明自己的能耐,以此獲得他人和社會的肯定,達成自我價值的提升和實現。但人的一生有數十載,即便是投資也可以半年、一年甚至三年、五年來衡量成敗與否,成功的級別有多高,根本不需要急于在一時一事證明自己的偉大。
另外,即便一時一事證明自己的正確和成功又如何呢?如果你的行為方式從長遠來看是錯誤的,那么獲得的榮耀也就終止于這一時一事了。
因此,虧損的時候,千萬不要因為不甘心的心態、不要因為害怕否定自己而一而再、再而三地不去止損,那樣只會讓你更快地證明自己沒有能耐。
第17招 不能對財富縮水說無所謂
有些投資者一旦本金虧了30%,就告訴自己,算了不止損了,反正虧這么多了,看它能跌到哪里去。除非真的對自己的錢不在乎,否則還是盡早止損,因為能跌30%,或許還能跌40%、50%甚至70%、80%,從6124.04點跌到1664.93點,大盤都跌了72.8%,很多個股恐怕跌得更多(比如000617石油濟柴,2007年10月17日最高點62.99元跌到2008年10月28日最低點5.19元,跌了91.8%)。不管是否真的無所謂,資金縮水2/3、4/5、9/10可不是什么好受的事情。
實際上,很多人對自己說“我虧這點無所謂”是安慰自己、解脫自己而已;而對別人說“我虧這點無所謂”則多半是不想在別人面前證明自己太爛了、證明自己輸不起。
虧損之后,如果無所謂只是自欺欺人、自我安慰和自我逃避的話,那么由這樣的無所謂造成的不止損,造成的擴大虧損一定會影響你的信心、情緒、工作狀態和生活質量。在投資中我們要對自己的錢負責,對錢負責就是對自己的勞動付出、對自我價值、對家庭穩定的負責。已經虧損較多了卻不去止損而是采取無所謂的態度,是極不負責的行為,如果你不要這些錢,可以捐給災區、捐給希望工程、捐給重病的窮人,也可以孝敬父母、送給朋友、給愛人買禮物、帶全家去旅游等。你沒有必要把錢送給資本市場,因為贏錢的人不知道你,更不會感謝你。
如果你的無所謂只是一種逃避一種安慰,如果你本質上還是“有所謂”的,那就盡快行動、盡量保住你的資金,不要讓它縮水之后再縮水。此外,在止損之后,還要時刻尋找讓資金增值的機會。
第18招 放棄不是投降
我們身邊甚至還會出現這樣的投資者,當他的資金縮水一半以上的時候,他就絕望了,對市場、對行情、對政府、對自己都絕望了,認為自己再也賺不回之前的本金了,不如“破罐子破摔”徹底放棄算了。甚至告訴自己以后大盤怎么走、自己持有的股票是漲是跌都跟自己沒關系了,也不會再去看盤了,反正自己已經不指望能全身而退了。
但“破罐子破摔”不管用在哪里都不是一個好詞匯,它只是對失敗的一種固執而已。
當你之前由于種種原因不止損,虧了60%之后,你就放棄了嗎?你就可以就當沒有這筆錢嗎?
放棄,只是對錯誤的妥協、對失敗的投降而已,理性的人不會這么做,有點骨氣的想要東山再起的人更不會這么做。放棄等于是失去了重頭來過的勇氣,主動丟掉了重新崛起的機會。放棄就是承認自己以失敗終結了,不想再做一絲一毫的掙扎了。我們的內心真的做得到嗎?
即使有人能做到真的放棄,也絕對不會是坦然退出,而是帶著悲傷離去。離去的時候,他的背影是惆悵的,他的心是在滴血的。 很多由于各種原因損失慘重的投資者,往往自暴自棄地說道:“我的本金都只剩1/3了,除了放棄還能做什么呢?讓我現在割肉,有什么用呢?即使現在止損了,也不可能再賺回虧損的錢了。”
這種想法是極其錯誤的,這種絕望也是完全沒有必要的。即使我們的資金只剩下雞肋了,也要保全它,因為它是東山再起的本錢。事實會證明,如果虧損了2/3不止損,很可能還會虧損到3/4、4/5甚至9/10。
即使我們已經虧損了2/3,我們也要主動地、及時地、努力地保全剩下的l/3的資金,我們可以這樣設想:雖然1/3的資金要翻回原來的本金不容易,但是只要我們以后善于捕捉機會、遵守紀律、嚴格止損,每年得到30%的收益是不難的,那么只要4年左右就可以翻回本金了;而如果1/3的資金都不去保全,虧得只剩1/10的話,要翻回本金則要9年左右時間(還是按每年30%的收益率計算)。
第19招 止損才有下一次機會
2006年5月中旬,夏普、羅麗莉和無腿的英格里斯,三位分別來自英國、中國、新西蘭的登山者先后向海拔8848米的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發起沖擊。在8000米以上的高度,他們都遇到了最艱難的抉擇。
羅麗莉是5月11日出發的,5月14日登上8680米的高峰時,雙手已經凍傷,明顯感到體力難以支撐。她望著距離只有160米的最高點,經過痛苦的徘徊,最終決定不再繼續攀登,保持體力下山,等下次再來走完那剩下的l60米。
夏普不僅也被凍傷,而且氧氣瓶里的氧氣也快要耗盡,但他堅決不肯放棄,冒險向最高點攀登。寒冷、傷痛、登山器械殘缺、氧氣不足,最終使夏普躺倒在海拔8534米的一個巖石后面。
隨即,無腿登山者英格里斯的登山分隊從那里經過,看到了氣息奄奄的夏普。他們經過激烈的討論,最后都沒有伸手援助夏普,而是為了實現心中的夢想繼續登頂。不久,夏普在珠峰頂下約300米處死去;英格里斯則創造了奇跡,成為第一個借助假肢成功登上珠峰的人。
面對咫尺之遙的成功,狂熱和沖動使夏普丟了性命,再也無法實現夢想;英格里斯放棄救助他人而實現了自己的夢想,但是8534米從此成為他一生中再也無法逾越的道德高度;羅麗莉雖因“一步之遙”而沒有登上世界之巔,但作為一名普通女子,她擁有了驕傲的資本,她已經站到了絕大多數人一生都無法站到的高度,并且她還有機會再次沖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