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章 中國神話故事精選(5)

于是他從金鐘里跳出來,披上新衣服,公主則戴上了狗頭帽,在皇宮中舉行了隆重的婚禮。結婚不久,他便帶著公主到很遠的地方去生活了。

他們生活得非常幸福,幾年后生下了三男一女。但這些孩子們都沒有姓氏。于是他們請國王賜給他們姓。大兒子生下來是用盤子裝的,就賜姓為盤;二兒子生下來是用籃子裝的,就賜姓為籃;三兒子出生時天上正打雷,便賜姓為雷。小女兒長大找了個姓鐘的婆家,于是就姓了鐘。后來這四個姓繁衍起來,都奉盤瓠為他們共同的祖宗。

梁山伯與祝英臺

古時候,常州有個奇女子名叫祝英臺。她自小喜歡讀書作文,聽說余杭地方文風最盛,就想前往游學。她的哥哥嫂子勸她:“你一個十六歲的女孩兒家,外出游學,難道不怕被人笑話?”祝英臺卻自有主張,扮作男子模樣,哥嫂竟辨認不出,只好隨她去了。

祝英臺女扮男裝到余杭求學,同窗有個叫梁山伯的,是蘇州人,為人很真誠正派,和祝英臺互相尊重,結為兄弟。他們白天一起吃飯,夜晚一起睡覺,但同窗三年,祝英臺都衣不解帶,梁山伯有時也有疑問,但都被祝英臺用話搪塞過去了。

三年之后,學業期滿。梁祝二人感情深重。梁山伯就一路送祝英臺回家。相送路上,祝英臺幾次暗示自己是個女子,并愿以身相許,無奈梁山伯是個書呆子,竟然悟不出其中道理,反怪祝英臺盡說瘋話。臨別時,祝英臺向梁山伯托言介紹給妹妹做媒,梁山伯欣然允諾,祝英臺請他來提親。

梁山伯和祝英臺分手后回到家中,因家中事情耽擱沒有馬上去祝家莊提親。而祝英臺的兄嫂已將祝英臺許配給富家子弟馬文才,約定來年二月娶親。祝英臺原想梁山伯速來就可以挑明,但久等不至,又恐哥嫂疑心,不敢推阻。

待梁山伯來到祝家莊,丫環請梁山伯到中堂相見時,祝英臺已是女兒裝扮了。梁山伯大驚才知道祝英臺原是女扮男裝,自己竟未能認出,真是愚蠢到家了。談及婚姻的事情,祝英臺只哭訴已許配馬家。祝英臺稟告兄嫂愿意嫁給梁山伯,兄嫂因兩家貧富懸殊,又先許配馬家為由不答應。梁山伯淚別回家后,自恨來晚,后悔不及,想到三年同窗的情誼,十八里相送的境況,就得了相思之病,病一天重似一天,到年底抑郁而亡,葬在與祝英臺分手之處。

祝英臺得知梁山伯病故的消息,非常悲痛。想不從馬家的婚事,兄嫂又不同意。第二年年初,馬家迎親的人到了,祝英臺被抬進了花轎。迎親隊伍經過梁山伯墓時,忽然刮起一陣大風,人馬都走不動了。

祝英臺來到梁山伯墓前,大哭不止。忽然一聲響雷,墓地裂開一縫。祝英臺一下子跳下去陷入墓中,隨行的人急忙拉她也沒拉住。裂口馬上又合上,天氣也晴朗了。只見墓前飛舞著兩只蝴蝶,你追我逐地飄飄而去。人們這才知道這兩人生為兄弟,死為夫妻。這蝴蝶就是二人的精靈變化的。

孔雀女兒

很早以前,在一個瑤族聚居的小山村里住著一位勤勞的老漢。他為人善良,安分守己地種地打獵,從沒有做過一件壞事。

可是,命運對他很不公平。他都快六十歲了,卻無兒無女。老兩口為此整天愁眉苦臉,愁苦得每天不說一句話,就更不用說歡笑了。這樣的日子真難過,即使吃著香噴噴的糯米飯也無味,喝著甜甜的米酒也不香。

每年,老兩口都殺豬宰羊獻祭天神。每天早起,他們都要虔誠地向天神禱告,祈求天神賜給他們一個可愛的孩子。日子久了,他們的真誠終于感動了天神。

就在老漢過六十歲生日的那天晚上,老兩口同時做了一個夢。他們夢見一只金色的孔雀,閃著耀眼的光彩,飛到了他們的身邊,親切地對他們說:“善良的老人啊,我愿意做你們的女兒。”就在這個奇怪的夜里,他的老伴懷孕了。

從此,老兩口整天高興得合不攏嘴,話也多了起來,歌也唱了起來。

九個月后,孩子生下來了,是個美麗的女兒。老兩口給她取了一個美麗動聽的名字,叫阿真瑪。

阿真瑪長到兩個月就會笑了。她的笑聲如山中畫眉一樣動聽。阿真瑪長到六個月就會走路了,她伶俐得就像雀鳥一樣逗人喜愛。

可是,阿真瑪長到一歲的時候,她的阿媽突然去世了。從此父女倆相依為命,誰也離不開誰。

聰明美麗的阿真瑪,三歲會放羊,四歲會紡紗,五歲會織布,六歲會繡花,七歲會到山里干活。到了十六歲,世間一切精巧的活兒,她都學會了。

美麗聰明的阿真瑪長到十七歲時,可算是人間最美麗最聰明的姑娘了。她能用靈巧的雙手,繡出各種各樣的花草和雀鳥。她越繡越好,能把花兒繡活,能把鳥兒繡得飛起來。

美麗聰明的阿真瑪長到十八歲的時候,想為人間增添一些最美麗的鳥雀,便躲在茅屋里繡了起來。第一天繡出一只美麗的孔雀,孔雀從布上騰空飛起來了;第二天繡出一只鐘情鳥,鐘情鳥從布上騰空飛走了;第三天繡出一只五彩鮮艷的錦雞,錦雞從布上騰空飛走了……于是山村里開始出現越來越多的美麗鳥雀。

她繡了三百六十天,繡出三百六十只美麗的雀鳥。這些鳥一齊飛到山林和人間去生活,山林和人間便更美麗多姿了。

美麗聰明的阿真瑪繡出活鳥的事像風一樣傳開了。貪婪的土司也知道了這件事。土司動了邪心思,想娶阿真瑪為妾。他請來媒人,趕去三十頭牛、三百只羊到阿真瑪家求婚。

滿山的牛羊也打不動老漢的心,媒人的請求被拒絕了。后來,土司親自帶著金銀綢緞和酒肉來求婚。金銀綢緞和酒肉也根本打動不了阿真瑪的心,土司的求婚再次被拒絕了。

貪婪的土司想盡辦法也娶不到美麗聰明的阿真瑪,非常生氣,便命令手下人把阿真瑪捆綁在馬上搶走了。

善良的老人哭訴著,把不幸告訴給所有的瑤家人。人們憤怒了,一齊帶上弓箭,吹起號角,去追趕土司,要奪回美麗的阿真瑪。追到一座山上,瑤家人一齊放出弩箭,土司和他的馬中箭,滾下懸崖摔死了。可憐的阿真瑪也被摔得奄奄一息。

老漢把女兒救回村里,抱著女兒哭干了眼淚,但阿真瑪也沒有活過來。就在那天晚上,她變成一只金色的孔雀,離開了人間。老人悲痛的哭聲召來了無數的雀鳥。后來,每年秋天,這座山中都會出現盛大的“鳥會”。

壯、漢、瑤族的由來

傳說在遠古的時候,天地間一片寂靜。天上沒有飛禽,地上沒有走獸。白天沒有歌聲,晚上沒有燈火。

在那千山萬壑中,有兩座寶山。一個叫布羅斯山,另一個叫米諾陀山。

布羅斯山樣子像一個威武雄壯的男子漢,而米諾陀山卻宛若一位拖著裙服的婀娜多姿的少婦。

有一年農歷五月二十九日,天上突然響起了一聲驚天動地的霹靂,隨著這聲霹靂,布羅斯山和米諾陀山同時裂開了兩條縫。從布羅斯山肚里走出一個高大健壯的男人,從米諾陀山肚里走出一個美麗溫柔的女人。

后來,他們兩人結成了一對非常恩愛的夫妻,男的叫布羅斯,女的叫米諾陀。他們就是創造天地萬物的第一對勤勞智慧的父母。

那時,世上的山河七橫八豎,布羅斯天天不辭辛苦地去擔水挑山,重新安排這萬里山河。有一天,他回到家對妻子米諾陀說:“天無邊,水無涯。我要把天下的山山水水全都安排好才能回來。你在家料理家務,把三個剛出生的孩子撫養好,等他們長大了,好讓他們各自去謀生活。”說完,他把孩子們抱過來親一親,便出發治理山河去了。

米諾陀牢記丈夫臨走時的囑咐,在家辛勤地勞動,精心地撫養著三個女兒。她到神仙的住處去采來各式各樣的種子,把它們撒在山坡上,長出了蒼翠的樹林;撒在荒原上,長出了五顏六色的花卉;撒在平地上,長出了茂盛的五谷。

她又用泥土捏成各種動物放在六個缸里,現在人們就把它們統稱為“六畜”。過了三七二十一天,便生下了雞、鳥、兔;七十天生下了狗和貓;一百二十天生下了豬和羊;二百七十天生下了牛;三百六十天生下了馬。六個缸共育出了六七四十二種動物。從此,天下便熱鬧了起來。

時間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地過去了,米諾陀漸漸地頭發花白了,臉上有皺紋了,背也有些駝了。

一天晚上,米諾陀把三個女兒叫到了跟前,對她們說:“孩子們,如今你們都已經長大了,該各自去獨立謀生了。”孩子們聽完母親的話,便答應了。

第二天早上,大女兒先起床,扛上犁耙,到平原去耕地種田。后來,她生兒育女,子孫繁衍,便成了現在的漢族人。所以,漢族人個個勤勞,家家富有,人長得又高又大。

老大走后,二女兒也起來了。她抱了一擔書,讀書去了。這就成了后來的壯族。所以壯族人個個長得眉清目秀,又乖又巧,會琴、棋、詩、畫,能吹、拉、彈、唱。

只有三女兒,日上三竿才起床,一看,家產全沒了,便哭著對米諾陀說:“媽媽!姐姐們把家產全帶走了,我拿什么去生活呀!”米諾陀對三女兒說:“家里還有一斗小米,你就把它帶到山里種上吧!”

主站蜘蛛池模板: 尼玛县| 勐海县| 社旗县| 灌云县| 阳春市| 鄂伦春自治旗| 尤溪县| 西昌市| 玉门市| 涪陵区| 桐柏县| 合江县| 改则县| 新竹县| 新建县| 荔波县| 涞源县| 山东省| 诸城市| 开江县| 苗栗市| 尼木县| 西宁市| 哈巴河县| 静海县| 句容市| 邵武市| 高安市| 淳安县| 丰原市| 丰城市| 阿拉尔市| 象州县| 孝义市| 阳城县| 屏东县| 三门峡市| 榆树市| 沙湾县| 兴业县| 门头沟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