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意義上,老子說要“絕圣棄智”,“損之又損,以至于無為”。沒有所學,就談不到何謂所損。萬物本就對立存亡,學得越深,受到的束縛可能就越大;受到的束縛越大,思維就容易定勢,選擇就會受到自身的限制。由此,在老莊看來,向外追求,還不如向內超越;保持高昂的求知欲,還不如在“無為”的心境下多體察人心。人生的真諦不在于疲于奔命地作加法,而是要“損而又損”地做減法,當損之無物可損,退到無處可退時,人之本心和道...
上QQ閱讀APP看后續精彩內容
登錄訂閱本章 >
在這個意義上,老子說要“絕圣棄智”,“損之又損,以至于無為”。沒有所學,就談不到何謂所損。萬物本就對立存亡,學得越深,受到的束縛可能就越大;受到的束縛越大,思維就容易定勢,選擇就會受到自身的限制。由此,在老莊看來,向外追求,還不如向內超越;保持高昂的求知欲,還不如在“無為”的心境下多體察人心。人生的真諦不在于疲于奔命地作加法,而是要“損而又損”地做減法,當損之無物可損,退到無處可退時,人之本心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