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忠告4——以誠實為作人之本
- 一生要傾聽的100個忠告 一生要堅持的100個準則
- 奚華
- 2341字
- 2014-01-20 13:35:58
做人為什么要誠實?首先,誠實會使我們內心坦然,而說謊、虛假、欺瞞,則會折磨你的良心,讓你的心境處在一種灰暗、忐忑不安、時刻緊張的狀態中。這種自我折磨正是不誠實的必然結果。
誰都明白:“說老實話,做老實事,當老實人”,是老一輩人的為人信條。但今天,這一信條卻不為一些人認同了。說假話,辦假事,以至制假販假,用假農藥假化肥坑害農民,用假酒假煙牟取暴利,成了現今社會的一大痼疾。有一則民謠說:“記者署假名,歌星演假唱,球星踢假球,百姓喝假酒——有人樂于假,有人苦于假。”報載,有一所學校發動學生為災區募捐,在收上來的捐款中,竟然發現有多張假鈔!這真叫人要問一句:今天,做人還需不需要誠實?
《圍爐夜話》說:盡管社會上盛行爾虞我詐的風氣,但說到底還是忠厚老實人能永遠立于不敗之地。腐朽的社會習俗爭相以奢靡浮華為時尚,但畢竟還是在清凈平淡之中體會到的淡泊趣味更為持久耐長。
這一段古人的話,似乎是專為我們而說的。是的,盡管社會上“假”字風行,但我們決不能因此而丟棄誠實這一做人的美德。這不但于整個社會的良勝發展有利,也對完善我們自己的品行、使我們能正確與交往大有好處。
做人為什么要誠實?首先,誠實會使我們內心坦然,而說謊、虛假、欺瞞,則會折磨你的良心,讓你的心境處在一種灰暗、忐忑不安、時刻緊張的狀態中。這種自我折磨正是不誠實的必然結果。
古波斯詩人薩迪說:“講假話猶如用刀傷人,盡管傷口可以治愈,但傷疤將永遠不會消失。”他還說:“寧可因為真話負罪,不可靠了假話開脫?!?
薩迪的話說得很耐人尋味。說謊或說假話,常被一些人視為“聰明”的處世之道。他們為了掩飾自己的過錯或推脫責任而說謊,或者為了謀取個人利益而騙人。他們自以為得計,或暫時得逞,但假的就是假的,謊言早晚有被揭穿的一天,那時他們將因自己的不誠實而失去他人的信任。謊言在被騙者心頭留下的傷疤是很難消失的。我們都知道那個說“狼來了”的故事,他可以一次再次地騙人,但當狼真地來了時,就沒有人再相信他了,他只能眼睜睜地看著羊被狼叼走。
有一個笑話,說有一個老太婆賣松花蛋,就是雞蛋外面糊著一層派和草的那種。松花蛋賣得很火。老太婆動心眼了:我干嗎這么實誠呢?她于是把大雞蛋換成了小雞蛋,外面糊上厚厚的泥。沒想到,照樣賣得火。老太婆嘗到“甜頭”了,又把雞蛋換成了土豆——還是賣得火。一不做二不休,老太婆索性用鵝卵石代替土豆,冒充松花蛋賣!她還是賣得火!當老太婆高高興興地點著手里的鈔票時,她的頭上突然下起了“雹雨”——一塊塊鵝卵石、一顆顆土豆,甚至還有一個個雞蛋,劈頭蓋腦地都砸向了她。
說謊或說假活,其實是一樁很累人的事。
有人說,我也知道做人要誠實,但現實生活中,誠實的人常常吃虧,你不說假話,就很難辦成事。
這里存在著一個誤區,就是如何看待“吃虧”,如何看待“辦成事”。
我們看到身邊和社會上一些人靠說假造假“辦成”了“事”,那是什么“事”呢?是騙到了一官半職,是賺到了不義之財,是用一紙買來的假文憑在某公司謀到了好差事,是用讓人代筆寫的論文拿到了畢業證書,是像有些地方的考生通過作弊上了大學……這樣的“事”即使辦成了,又有什么可讓人羨慕的呢?這不是違法亂紀的行為嗎?除了那些利令智昏、全然視法律為兒戲、不惜以身試法的壞人外,我們相信,就多數僅僅是私心作祟,對一時犯糊涂的人來說,他們靠這種手段僥幸“成功”于一時,但從此以后,恐怕就要生活在良心的自責和惟恐被揭穿的恐懼之中了。這是“得便宜”還是“吃虧”?
誠實的人是會吃一些“虧”的,比如當存在著不公平、不公正的情況下,或你面對的是一個并不誠實的人時。你有真才實學,你相信靠本事吃飯,結果領導卻給他的三親六戚加薪提職,卻把你這老實人拋在一邊。你明顯是“吃虧”的。但這不是誠實的罪過,而是不公正的領導的罪過。你應該對這種不公正憤怒,而不能對誠實憤怒。你愿意因此而扭曲了自己,從此也去做一個不誠實的、待人不公正的人嗎?那你豈不是把自己也變成了你的“領導”那一類你瞧不起的人?
現在有一種說法,叫說謊不可以,但說“善意的謊言”無傷大雅。有人甚至說“善意的謊言”是生活的調味品。是的,我們有時的確需要說說謊,比如為了不致給患絕病的親人增加精神壓力而謊說他的病情;或者為了安慰失去親人的人而瞞著噩耗。這都是不得已的事,是權宜之計。這當然是無可厚非的。但現在有一種傾向,卻是在“善意的謊言”的名義下,心安理得地欺騙自己的親人、朋友、同事等等。也許事情并不大,例如對妻子謊稱是單位加班,而實際上是與朋友去打麻將?;蛎髅魇桥c昔日的戀人見面(絕對是很正常的見面),卻告訴妻子是去參加同事聚會……諸如此類,據說都是為了避免不必要的矛盾或誤解等。當然,這種“善意的謊言”你仍可以撒,但你想沒想過,一是敗露后會不會傷害感情?二是謊話太多你累不累?你有沒有更深入反省一下,為什么很正當的事卻要謊言——哪怕是善意的謊言來掩護呢?這是不是說明你和對方還是彼此缺乏信任?或者就是你自己心里有那么一點不踏實的東西在作怪?
有一個外國作家說:“無害的謊言說多了也會有害?!彼?,所謂“善意的謊言”能不說還是盡量不要說吧!
誠實應該從我們自身做起,誠實應該從教育我們的孩子做起,誠實應該成為全社會共同遵守的原則。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曾滿腔熱情地贊揚過一個叫平老靜的老者,稱他“平凡而偉大”。平老靜當年在河北保定開一家肉包子鋪。他拿了包金的鐲子去當,贖回來的是真金鐲,就去當鋪還掉。大家都知道平老靜是誠實人,都去他的鋪買包子,生意興隆。這就是社會對誠實的認同。
要做到誠實,就要淡泊金錢名譽一類繁華時尚。如果對這些東西孜孜以求,就會泯滅良心,不講誠實,就會變為小不老實直至大不老實的人。而誠實則不但使你求得良心的平靜,也能幫助你獲得他人的信任,幫助你事業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