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創新
1.日本經濟復蘇的新思路
2018年元旦剛過,華文出版社邀請我在北京圖書訂貨會上做一場演講,題目是《日本真的已經衰落了嗎?》
我想這是一個很好也很現實的主題。在中國崛起的背景之下,我們該如何看待日本社會和日本經濟?日本到底是不是可以成為我們可以忽視的國家,還是一個我們必須合作或者必須依靠的國家?對這些問題的判斷,對于我們國家在制定對日外交政策時尤為重要。對于我們普通民眾來說,也是一件需要去公正了解的事情。
社會上為什么會出現“日本已經衰落”的觀點,我想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是在2017年,日本東芝等一些公司紛紛拋售家電事業,并落入我國企業之手。二是一些日本著名企業出現了產品質量報告造假的問題。
這兩個原因,確實反映出日本企業目前面臨的困境和問題。但是我注意到,這些問題的出現,并沒有影響到國際投資家購買日元和日本股票的信心,日元還是在漲,日經平均指數還是在攀升。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欣欣向榮的景象呢?因為國際經濟學家和投資家們的觀察角度與我們不一樣。他們認為,一個國家是否衰落,與GDP的增長沒有太大關系,關鍵在于它的創新能力;一個國家、一家企業,能不能不斷地吐故納新來改變自己,創造未來,能不能給社會輸入新的血液,給世界經濟帶來蓬勃生機,這才是關鍵。而日本即使出現了企業拋售和質量報告造假等問題,也無損于它制造業的底氣,也不會給日本整體經濟帶來損害,因為日本企業總是在不斷地創新,而且不是政府主導的企業創新。
索尼公司當年放棄電腦和其他電子產品時,許多人擔心索尼就此完蛋了。但是幾年過去了,我們發現,索尼的電腦是不見了,但是我們用的電腦和電視機里的許多核心零部件都是索尼生產的。全世界正在研發生產的全自動駕駛汽車,包括豐田汽車在內,使用的圖像傳感器,基本上都是索尼的技術。
幾年前,日本電腦制造業的鼻祖NEC公司將電腦產業賣給了中國的聯想集團,許多人當時也擔心,日本的半導體產業完蛋了。但是,我們后來發現NEC公司不僅沒有拋棄半導體產業,相反實現了劃時代的革新。NEC公司最新推出的一項全自動高智能化視聽技術,將會完全取代我們現在所使用的智能手機,會讓蘋果公司甚至是中國的華為公司走下坡路。因為NEC公司的這一個小小的耳塞,可以取代智能手機所有的功能,讓“看”變成“聽”,讓人們空出手來去做想做的事情。
所以,我們看日本經濟,不能只看它的哪些產業被拋售了,而是應該看它又創造出了什么引領世界的新產業。
中國現在還處于經濟結構的調整期,去產能去庫存,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對日本來說,經濟結構調整在20多年前的泡沫經濟崩潰之后已經完成。日本目前進行的是整個產業結構的調整;也就是說,如何把一些沒有競爭力的、低端技術的產業拋棄掉,去創造一些未來型的新產業。

像電腦、電視機、電冰箱等白色家電,在日本企業的眼里,已經屬于沒有競爭力的低端技術產品,完全可以扔給勞動成本低廉的國家去做,而日本只要研發制造這些白色家電的核心零部件就行。也就是說,從外殼包裝上來看,印著“Made in Japan”的商品會越來越少,但是打開這些產品,會發現印著“Made in Japan”的零部件越來越多。一臺蘋果手機,37%的零部件是日本制造的,而且都是核心零部件。美國最新型的波音787客機,35%的核心技術是日本企業提供的。比如客機的機體,它不再使用傳統的鋁合金,而是采用了日本東麗公司開發的碳纖維復合材料,又輕又牢固,比鋁合金機體可以節省20%的燃油,而且機體不再冰冷,機艙內自然溫度比鋁合金機體升高了5度。
波音787優美的曲線形主翼,是日本三菱重工業公司制造的;駕駛艙是由日本川崎重工業公司制造的;客機內的音像播放系統是松下電器公司生產的;機艙門是由日本JAMCO公司生產的;連波音787客機廁所用的溫水沖洗坐便器,也是日本東陶公司生產的。日本總共有60家企業參與了波音787的制造,所以有人說:“波音787名義上是美國的客機,其實是一架準日本國產客機。”
“讓別的國家去做外殼,讓日本來做內芯”,這就是日本產業結構調整的一種新思路。而這種新思路,經過未來三到五年的衍生,將會給日本經濟帶來新的活力,日本經濟也會進入新一輪的爆發期。這是我們必須預估到的日本經濟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