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赴任
- 本宮只想做寵后
- 鐵腕
- 3024字
- 2020-07-20 19:40:42
因司馬光和王安石二人另有了新任,是以包拯便請這兩個昔日的下屬,于汴京一處酒樓雅座里喝酒,并請了高父作陪。高父和包拯到了雅座里,見王安石和司馬光得了消息,已現在酒樓里,等著他們了。高父看著眼前這兩名優秀的年輕人,不禁微微頷首。待落座后,包拯便點了些時令小菜和低度的暖胃酒。包拯也是聽說高父有兩女,一在宮中,一在家里。這宮里的包拯是自然不便多問,倒是那個落單在家里的,包拯還是好了奇,他笑著對高父道:“高大人,汴京中人,人人都贊你好福氣啊!”
高父聽了,不禁一愣,笑道:“包大人,這……喜從何來啊?”包拯便敬了他一杯道:“大人你有兩個女兒,據傳這容貌在這汴京城中自是一流!如今你家女兒都已經到了請親說媒的時候,我知道大人的大女兒,一應婚事自有皇后張羅,就不知大人的小女兒,大人是怎生安排的?”其實包拯說這話時,眼睛就瞧了瞧對面就座的王安石和司馬光。他二人昔日在他開封府,每日里可是沒少談論這高大人的小女兒,是以包拯這面雖未見著,可是這名兒卻是已經都記熟了。
他看著昔日的這兩個屬下,如今聽了他這番說話,面色都不禁大為緊張起來,心里便就更猜著了八九分。哪里知道,高父聽了,只是嘆息道:“包大人說的是我的小女啊!我這個女兒不談也罷……咱們還會喝酒吃菜罷!”包拯聽了,卻道:“這是為何?聽說今年錄取的進士們,各個品行優秀,知書達理,大人何不在其中考察幾個?”高父聽了,便道:“我的小女生性頑劣,我可不想她去禍害別家,不如我就將養著好了!”
包拯聽了,便笑道:“高大人這是說的哪里話?哪有一心養老姑娘的父親的?”他看著面前沉默不語的司馬光和王安石,又笑道:“大人,你瞧,你對面的這兩個年輕人,容貌品行可如何?可不可以放在考慮之列,還是大人您是皇親國戚,這看人的眼光始終是高了些?”高父聽了,猜不著包拯的心意,便苦笑道:“包大人,實不相瞞,小女素日里和司馬賢侄王賢侄,可都是來往朋友,他們三人,也都是歐陽大人的學生,只是包大人今日是為著請屬下喝酒,暗里卻是為我的小女說媒來了?”高父倒是呵呵笑道。包拯生性嚴謹深沉,本不是那種好事之人,但是覺得這兩個年輕后生,同時屬意于一個女子,朝思暮念的,可也是奇事!是以他欲打破沙鍋問到底,他便慢慢說道:“那么大人心中可否有屬意人選呢?”
這話可是說到高父心坎里去了,滔滔的歸屬,此前皇后已經半明半暗地和夫人說了,不用他們多操心,將來自有滔滔的前程。惟有這容容,皇后只命他好生將她看養,其余并未說什么。想起這個乖張的女兒,高父不由蹙眉道:“天下哪有不希望自己女兒尋到好歸宿的父親呢?只是,我這個女兒,素來做事一向就很有主意,決定了事情,別人是奈何她不得的!”包拯聽了,便笑道:“難不成,大人還要讓令千金自己選婿不成?”高父聽了,不禁咳咳有聲,他尷尬道:“那倒也不是如此!不過,我只想做個開明的父親,我選中的佳婿,也要小女喜歡才行!”包拯聽了,口中‘哦’了一聲道:“我明白大人您的意思了!”司馬光和王安石聽了,心口不禁都砰砰跳動,包拯之言,是讓他們明白了,唯有獲得容容的好感,此事才有戲。
司馬光坐在那里,表面上正襟危坐,言語溫和,可是心里,卻也是七上八下的,他和高容容之間,這明里暗里的,并未得到她真實的心意!從前看在她小的份上,他只能將她當做小妹妹看待,如今她長大了,來往自是多有不便,他又有職務,每日里還需去點卯,還有些推脫不掉的應酬,大宋風氣雖開放,可是這成年的男女見面交談,還是盡量少些為妙。他想著對容容有好感的人恐也不少,介甫不就是一個?依他的性格,若是得不到容容,只怕會頹廢沮喪,做事半途而廢。那可不是他想看的。因此司馬光一會兒想著自己,一會兒想著王安石,眉頭不禁都蹙了起來。
他鄰座的王安石卻沒有想的這樣多,他聽了高父之言,心中只盤桓著四個字‘事在人為’,迫不得已的話,也可以毛遂自薦,他王安石可不認為這樣是件令人羞恥的事。四人在這雅座,各人皆是心照不宣,不一會包拯和高父要去出恭,到了那里,包拯方笑道:“高大人,恕我老包多句嘴兒,大人的小女,我也聽得風聞,走得和那兩個年輕人極近!這兩人,平心而論,自是汴京城中的翹楚,前途都是無量的!大人心中難道就沒有點斟酌!”
高父聽了,解完了手,凈了面,嘆道:“包大人,其實我平日也是細心觀察過此二人的!一個太溫了,另一個又太過自信!恐都不適合我家女兒!”包拯聽了,便道:“那么……就在這二人中間,比較一下,你會相中哪一個?”高父聽了,想了一想,誠實說道:“那……方還是司馬光罷!他從小就有孝順的名聲,少時聲名,就已經出了光州了!我想,一個對父母孝順的人,對妻子總是差不到哪里去!”包拯聽了,呵呵一笑,其實今日里,是那王安石拜托他向高父暗中探尋的,否則他包黑子每日里事情那樣多,又怎么這樣多事兒?豈知這高大人卻另有一番心意,包拯心中倒是替王安石暗暗叫屈了,其實王安石的性情,倒是更和他相投。
當下包拯便道:“那么那王安石,對父母也是不壞啊!前日里,皇上宴請進士,獨他在那御花園內,并不釣魚,只是吃著魚餌,雖然皇上看了不以為然,可是這汴京城中的大臣們,都看出此子的不凡心志了,是以都看好他以后!”高父聽了,只得說道:“王安石固然有王安石的優點,但是包大人啊,我這并非是在考察官員的政績,而是在相女婿啊!我倒是希望我的女婿,政績上平庸一點,生活上精致一點,對我的女兒好些才行,平平安安才是福!我也為官多年,大風大浪的也是看了不少,我可是不愿見我的女兒,在那風口浪尖上行走啊!”
包拯聽了,心中有些明白了,他便笑道:“高大人,我是知道了你的意思了!不過,只要你找的女婿是為官作宦的,便不可避免的要在這浪里滾打一回。哪里就能一概逃得掉?哎……怎么這話題變得這樣沉重!明明只是我在為你相看女婿而已!”包拯自己倒嘟囔起來了。高父便道:“包大人,你莫非是為了哪個小子,特地來試探我的罷!”包拯聽了,嘿嘿笑了起來,他道:“我不告訴你。”兩人便重又到了那雅座旁,包拯沮喪地瞧了瞧王安石,心中嘆道:介甫啊介甫,不是我不幫你啊,無奈高大人他不屬意你,待會我告訴了你,你可不要傷心才好!哪里知道,王安石并未看著他,反而就一個問題和司馬光坐著辯論起來了。只聽那王安石,正襟危坐說道:“善理財的人,可以使民不加賦而國用足,是以百姓和國家皆能受益。”可是司馬光聽了,卻是搖頭道:“天地間物產總有一個定數,不在民、便在官,你所謂的善理財,只不過將這些稅賦,換一種說法,還是強加在百姓頭上罷了!”二人是誰也沒能說服誰,一時氣氛僵硬在那里,包拯見了這兩人,又和從前在他那做判官一般情形了,高父見了心中固然訝異,可是包拯卻早就對此,是見慣不怪了,他只是笑著向前道:“這好好兒的,你們又起了爭執了,真是不能再共事了!皇上給你們的新職務倒正是適合你們!”司馬光聽了,忙站起身道:“包大人,我們并非在爭執,我們只是在就一件事,說出自己不同的觀點而已!我對介甫的觀點雖不贊成,但卻是理解!”王安石聽了,便也道:“不錯!卻是如君實所言!我們是求同存異!”包拯聽了,不禁撫掌笑道:“介甫,好一個求同存異!我相信你們都是君子之爭!”說著,便給王安石使了一個沮喪的眼色。王安石是聰明人,此番已是明白了,他黯然地看了看高父,心中神傷。高父便從桌上端出兩個茶杯,給了王安石和司馬光一人一個,說道:“年輕人血氣方剛,都是容易生氣,這天氣也是漸漸暖了,你們還是喝口茶,消消悶兒罷!怎么你們都是友人一場!”司馬光和王安石聽了,便相視一笑,彼此都飲下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