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8章 兵敗洞烏

公元一六六一年,八月。永歷帝君臣在緬甸遭遇了著名的;“咒水之禍”,被緬甸當局執拿,以做為禮物獻給吳三桂,數日后,李定國和白文選才聽得消息,遂連忙整頓兵馬,進至緬甸雍會,準備用武力迎回永歷帝。

白文選部引兵先到達洞烏,但見沿江緬軍已是嚴陣以待,堅守江防不出戰,前時那緬人被白文選部打怕過,因此這回從不敢輕敵,調集重兵把守。白文選部無計可施,只得就近先扎營,命眾軍伐木造船,建了一個簡易造船廠,以便建造船只渡江,以順便等李定國部到來。命部將張國用引兵守船廠,查看地形以尋突破之地。

八月下旬,晉王李定國引兵至,沿途欲尋過江之地,不料緬人把守極嚴,自已又兵少。料想強攻可是不行,只得跟白文選合兵一處,以圖集中力量攻擊,方有勝機。這是貢山磨盤石之戰后,南明最后一次集中所有軍事力量,這次集結不是抗清,而是為救永歷而和緬方拼命,吳三桂得報大喜過望,一面加強進攻邊境明軍,另一面派人進緬甸,約定對李定國和白文選部進行兩面夾擊,想一吃掉明軍,以平定云南。

李定國見渡江一時無望,又擔心背后吳三桂清軍,甚是心急如火,謂白文選曰;“緬人堅守不出,顯然有所防備,造船只渡江顯然太慢,不如鞏殿下且留守大營,我明日先強攻一陣如何?”白文選道;“晉殿下不可造次,憑我等數十條船,強攻恐怕不行,浮橋之上緬軍已堆積柴草硝石,硫磺。從橋上攻擊軍隊無法展開,況緬軍守不住橋,便會放火燒。若分兵乘船渡江,兵力分散緬必全力反擊之,江水又急必敗啊!”二人皆是戰功無數,卻一時無以計較出個可行法子,只得就近搜尋船只以待時機。

莽盔白見白,李二蕃引兵來攻,自知若被攻破江防,后果不堪設想,見明軍在建造船廠,大驚,急召眾臣計議,眾臣大多聽從吳三桂之議,準備主動攻擊明軍,但又懼白,李二蕃之威,正面出擊仍有不敢,便建議莽猛白派一支兵馬偷襲明軍造船廠,若明軍無船只,則不能渡江而退,莽猛白聽從眾議,擇機偷襲造船廠。

張國用本是白文選心腹愛將,作戰勇敢,自小便追隨白文選征戰,多立功勛,只是為人立場不夠堅定,特別是自大理玉龍關兵敗以來,情緒低落。加上吳三桂誘降條件,內心很是動搖不定,只是礙于白文選和李定國為人,才勉強撐著。否則早有降吳三桂之心了,此時被白文選命去守造船廠,便心不在焉,心想南蠻軍前一次被打怕了,那敢出動來?便不顧白文選令,帶幾名親兵自到帳中飲酒,酒醉呼呼大睡,置江防而不顧。

怒江深秋炎熱異常,船廠乃伐來木料,加上江邊草深數尺,極易引燃。秋夜若是天氣特晴朗,在下半夜就會起一層濃濃白霧,直到第二天午后,陽光照下白霧才慢慢散去,緬軍便乘這時候前來偷襲明軍造船廠,趁大霧數百米江面,竹筏一會就到。待明軍發現時緬兵已渡過江來,發一聲喊赤著腳大隊緬軍已沖到船廠,并放火燒著了船廠,大火迅速蔓延開來,加上緬軍進攻,守軍那擋得住?

這張國用下半夜睡得正香,忽聞喊殺震天,提刀便沖出大營,但見火光沖天,整個船廠已是火海一片,本部兵馬已被沖散,只得各自為戰,對岸緬軍見火起知偷襲得手,便又放大船渡一千緬軍沖殺過來,這兩軍混戰明軍可討不了好處,又是傖促迎戰。張國用連戰馬都來不及騎上,徒步迎敵手中斬馬刀揮得呼呼生風,被十余名緬兵圍住,只是明軍漸漸不止,而對岸還有緬兵不斷增援。

白文選,李定國正在大帳商議。忽聞得船廠被偷襲,二人大怒,便同出大營飛身上馬,各提兵刃引兵來救,但見張國用部己成潰勢,李定國大喝一聲;“殺!”手起刀落一緬兵已被斬成兩段,緬將昴山努見明軍援兵來救,急領緬兵后退,那想晉王馬快刀更快,昴山努連還擊機會都沒有就被李定國一刀砍了,那白文選也不甘示弱,銀搶揮過四,五名緬兵被他刺死倒地,一時明軍勢大,緬兵是偷襲,沒有馬匹和象以為得了便宜,結果不及逃命多被明軍殺死,緬將帕罕領數百緬兵逃到江邊,登船便走,白文選見狀,取下背后硬弓,搭箭便射,弓弦響處帕罕應聲落水死于江中,白文選連發五箭,箭箭不虛發,嚇得那些緬兵盡伏船中,余下不得過江者,盡為明軍所殺。

白文選,李定國收擾殘兵,雖殺敵不少。可自身損失更慘重,快造好的船只盡數被燒,兩人只得苦嘆不已,左右親隨早把張國用綁了個結實,押到大帳。晉王那個氣啊,不打一處來,命左右;“來呀!把張國用推出去斬了!”左右親兵便要推出去斬,白文選連忙道;“晉殿下,時下正是用人之際,多少人降清了,如今在臨陣斬將,恐于軍不利,況張國用自跟隨大西軍多年,屢立戰功,望晉殿下姑且饒他這回!”李定國一想也是,如今許多明將領都己降清,若再殺了張國用,真沒多少人了,況且又是鞏昌國公白文選愛將,縱是殺了,也于事無補。遂命拉下杖責一百。

次日,升帳議定武力強攻,所搜集船只共十六條,每條船兵士一百,由晉王部將,馬思良[馬思良為李定國表弟]總兵胡順都、王亨從水上攻擊,白文選部由趙得勝領兵從洞烏橋上攻擊,并且在船頭架上火炮,五百弓箭手都是軍中各營銳部卒,白,李兩位蕃王各自節制兵馬,布置停當,以號炮約定同時發起攻擊,十六條戰船一自排開,升起帆獨等號炮響起,便開始進攻,只見晉王一揮手中令旗,親兵點燃號炮,江上火炮開始向對岸轟去,戰船齊發向對岸沖去。

這邊橋上白文選聽炮響,趙得勝引兵推著火炮從橋向對岸沖鋒,剛過到一半,對方弓箭,連弩如雨般來,橋上又擠,軍隊又展不開,一時亂成團,趙得勝命盾牌手向前沖,護住火炮,死命往對岸轟,緬方也有火炮,雙方炮戰,弓箭戰,在死命拼殺,卻攻不近。這邊李定國攻擊也受阻,火炮本來又不多,木船遭到緬方火炮,弓箭襲擊,況緬軍居高臨下,占有地形之利,又早砍倒大樹,在江邊,阻攔登陸攻擊,不到半個時辰,便已有兩條船被緬方火炮擊中而翻,除二十余人被救起外,其余多落水而死,或被緬方箭射死,一時兩軍來了一場弓箭戰,明軍火炮數量雖少,但威力準度和程相對要優于緬軍,然緬軍占人數和地形上優勢,始終握有戰場主動權。

李定國水軍始終無法靠近對岸,一到對方弓箭和火炮程內,便箭如雨下,部卒傷亡慘重,連馬思良都身中兩箭,還好被左右親兵救起,那邊趙得勝領兵已是快要攻近對方陣地了,只是對方人數多,趙得勝在橋上用火炮猛轟敵陣,用數層棉被沾過水鋪在桌子上護住用火炮兵,步步向前推進,五百弓手不停放箭,雙方傷亡也不少。

緬方眼看不妙,即刻下令燒毀浮橋,頓時預備好干柴,硝石,硫磺引火之物,全都在緬方陣前著了火,浮橋上做繩索早浸過油,連同橋上木板一起燒著,火勢洶猛,人不得近白文選無奈,只得下令撤回,傷亡近三百余眾,那邊晉王也是久攻不下,反又連被打翻三條船傷亡近千人,見橋己被燒斷,自知取勝無望。只得下令退回,洞烏之戰失利標志著南明永歷帝已經無法再迎回,而且嚴重消耗了白,李二部軍事實力,而且打擊了各部明軍斗志,使之迅速走兩衰敗。

白文選和李定國只得退兵,全力迎擊吳三桂部,然而李定國尚不死心,又一次引兵單獨攻打阿瓦城,做最后一次營救努力,不過由于勢單力薄,終久沒有實現。吳三桂見緬甸之圍已解,自己也想逼降這些明軍武裝,順便可以和朝廷要糧要餉,因此也不急于進攻,李定國乃從孟定而下,進九龍江地區發展,吳三省仍進駐孟定,白文選則引兵到騰越州南部邊境一線休整,發動當地土司聯合抗清,以圖建立一個以中緬邊境為核心的抗清基地。[那時邊境可比現在要多,現緬甸有不少地方在明末清初都是屬云南。]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五常市| 怀远县| 鹰潭市| 高安市| 外汇| 泰宁县| 江口县| 莎车县| 河北省| 淳安县| 鹤峰县| 西峡县| 桐柏县| 赤水市| 石阡县| 凤凰县| 忻城县| 宿州市| 崇义县| 沭阳县| 介休市| 安远县| 宜兰市| 雷山县| 安乡县| 阿城市| 施秉县| 永德县| 衡水市| 习水县| 岳阳市| 庆元县| 黎城县| 子长县| 武城县| 财经| 礼泉县| 建湖县| 浪卡子县| 杨浦区| 浪卡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