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不要等到感覺不好的時候才行動

這一次的課程在大家進門脫大衣的時候,以一種非正式的方式開始了。“你知道,孩子打架的時候記小條兒還是挺有用的呢,”一位母親說,“我只顧忙著記錄,根本沒工夫跟他們生氣。”

“我想我要說的和你一樣,”另一位女士說,“一周的時間結束了,我?guī)缀醵紱]怎么琢磨我的大女兒呢。”

這位女士捧起她的筆記本,打開第一頁,“你們愿意聽聽今天早飯時她對自己小妹妹說的一串話嗎?”

“我真高興沒坐在你旁邊。”

“你臭死了。”

“爸爸更喜歡我,他才沒那么愛你呢。”“你可真丑。”

“你連字母表都不認識。”“你系鞋帶也得媽媽幫忙。”“我長得比你漂亮。”

已經(jīng)就座的其他學員發(fā)出了一陣認同的嘆息聲。

“我覺得我兒子夠大的了,可他還是會冒出這樣幼稚的惡行,”一位父親嫌惡地說,“他已經(jīng)十幾歲了,還是會用這種方式折騰他弟弟。他罵他的那些話,我簡直說不出口。”

“我真不明白是什么讓有些孩子變得如此自私卑劣,”另一位女士說,“我5歲的大孩子會去揪還是嬰兒的小妹妹的頭發(fā),用手指頭去插她的鼻子、耳朵、眼睛。小丫頭眼球還在算是夠幸運的了。”

對于他們所說的一切,我完全理解,感同身受。我還記得,當看到我的小兒子后背上那兩條長長的抓痕,而3歲的長子站在一旁邪惡地咧嘴獰笑的時候,我自己是多么的困惑狼狽而又怒不可遏。真是氣死人的壞孩子!他這么做是要干什么?

為了幫助大家了解自家孩子那種“劣根性”的來源,我把下面的資料分發(fā)給小組成員進行練習(親愛的讀者們,你們可能也會發(fā)現(xiàn),哪怕只是草草記下你自己的反應,也是很有幫助的。如果你是男士,那么在練習過程中,請用“丈夫”代替“妻子”,用“他”代替“她”):

想象一下,你的丈夫伸手攬住你說:“親愛的,我愛你愛得一塌糊涂,你真是個可人兒,我決定了,我要再找個跟你一樣的妻子。”

你的反應:__________

當你丈夫的新妻子終于來到你家,你看到的是,她非常年輕,而且相當漂亮可愛。當你們?nèi)艘煌獬龅臅r候,人們會禮貌地跟你打招呼,但看到新來的女人則興奮不已地驚呼:“她也忒漂亮啦,迷死個人吶!嗨,寶貝……你真招人愛!”然后,他們又會轉過來問你:“你覺得你家的新太太如何啊?”

你的反應:__________

新來的妻子需要衣服。你丈夫走到你的衣櫥前,拿了幾件你的毛衣和褲子給她。你表示抗議,而他卻說由于你比過去長了些肉,衣服已經(jīng)太過緊身了,拿給她穿才合適。

你的反應:__________

新來的妻子迅速地熟絡了起來。每一天,她都好像變得更加機靈漂亮,能力也愈發(fā)強大。一天下午,你正費勁巴拉手忙腳亂地琢磨你丈夫給你買的新電腦的系統(tǒng)說明,她沖進了房間并且說:“噢,能讓我用用嗎?我知道怎么弄。”

你的反應:__________

當你告訴她不讓她用時,她跑到你丈夫面前哭哭啼啼。過了一會兒,她和你丈夫一起來到你面前,她臉上淚痕猶在,你丈夫摟著她對你說:“讓她用用怎么了?你有什么損失嗎?為什么你不讓別人和你共享?”

你的反應:__________

一天,你發(fā)現(xiàn)你丈夫和新妻子兩人一起躺在床上。丈夫一個勁兒地咯吱她,她則咯咯傻笑。突然,電話響起,丈夫接起電話。隨后,他告訴你有點兒重要的事情發(fā)生,他必須馬上出門,要你留在家里陪著新妻子,并且確保她一切無恙。

你的反應:__________

你是否發(fā)現(xiàn),自己的反應已經(jīng)談不上什么愛意可言了?我們小組中的成員毫不遲疑地承認,在他們文雅體面、彬彬有禮的外表下,潛藏著氣量狹小、怨恨刁難以及種種關于報復、折磨與毀滅的念頭。就連那些認為自己地位牢不可破且極為自負的人,在發(fā)現(xiàn)自己因“其他人”的出現(xiàn)受到威脅而變得如此暴怒的時候,也感到驚訝不已。

“有些問題讓我挺困擾的,”一位女士說,“這個練習的意思是,只有頭胎出生的人才會有如此反應。可在我們家里,感覺地位受威脅并且動不動鬧脾氣的其實是排行靠后的小祖宗。她才18個月大,但卻會在完全沒有人挑釁觸怒她的情況下攻擊她4歲大的哥哥。昨天,兒子看電視的時候,小丫頭從后面冒出來,用她的沙錘對著哥哥的腦袋就敲下去了。今天早上,她和我一起躺在床上,正乖乖地喝著奶瓶,可當她哥哥想要爬上床躺在我的另一邊時,她停下嘴,猛力一推,一下子把哥哥掀翻在地。”

接下來,大家就年紀較小孩子的感受方面進行了長久的討論。另有幾位父母提到,他們家中的一些年紀較小的孩子往往暴躁好斗,從很早就有意識向哥哥姐姐們發(fā)起挑戰(zhàn)。還有一些家長則說自家年幼的孩子對年長的哥哥或姐姐心懷崇拜,如果在他們面前遭遇拒絕就會備受傷害且迷惑惶恐。還有一位家長介紹說自家最小的孩子早就飽受打擊,不知所措,灰心喪氣,因為他覺得自己永遠也趕不上前面的哥哥姐姐。

一位父親似乎對我們的討論方向有點兒懊惱。“坦白說,”他開口道,“我覺得你們對孩子的感受有點兒太戰(zhàn)戰(zhàn)兢兢,百依百順了。我之所以來到這里,就是因為我們家里的激情澎湃有點兒過頭了。一天漫長的工作結束,我回到家里,眼前的局面是——三個丫頭彼此尖叫鬧騰,我的妻子對著她們咆哮怒吼,然后她們?nèi)寂艿轿颐媲埃ハ嘀肛熤櫫R。我根本不想聽任何人說她覺得誰誰誰怎樣怎樣,原因如何如何,我只想這一切到此結束,徹底消停下來。”

“我聽得出你的急躁和沮喪。”我說,“但這里的情況其實有點兒諷刺。如果我們抱著‘就此打住’的希望,那么就應該用一種寬和敬重的態(tài)度,按照自己的想法,關上門,將一切喧囂關在外面。”

他坐在那里,怒視著我。

“我知道那會有多么的心煩意亂,”我說,“聽到一個孩子跟另一個孩子大發(fā)雷霆。但是如果我們禁止他們表達那份憤怒之情,危險就會滋生,這種負面情緒會暫且沉下,并以其他形式重新冒出水面,可能是身體征兆,也可能是情感問題。”

現(xiàn)在他的樣子看起來有點兒表示懷疑。

“咱們來看一看,如果不允許發(fā)泄負面情緒,咱們自己作為成年人會發(fā)生什么情況吧?”我提議,“咱們暫時先回到新丈夫/妻子的比擬練習中。假設……”

“我覺得這個比擬有問題,”一位男士打斷了我。“畢竟,美國的文化準則不允許有第二配偶的出現(xiàn)。這甚至都不合法。可父母生育多胎是正常又合法的。”

“我是說假設,”我回答,“不過為了這個練習的安全起見,咱們假設文化準則已經(jīng)發(fā)生了變化,你的二婚行為已為法律所認可。由于國內(nèi)男性或女性人口的匱乏,而推出了新的法規(guī),強制要求稀缺性別人口嫁娶第二配偶。”

“好吧,”他頗不情愿地說,“我同意這主意。”

“你有什么可不同意的?”一位女士笑說,“你可是稀缺性別人口啊。”

我等著大家的笑聲漸漸平息下來。“現(xiàn)在,自從新妻子或新丈夫來到你家,”我繼續(xù)往下說,“已經(jīng)過去了一年光景。而你,不但沒有適應他或她的出現(xiàn),反而感覺更加郁悶心煩。有時候,你真想知道自己是不是出了什么問題。你坐在床邊,心中滿是傷痛和委屈,這時候,你的另一半走進了房間。你還沒來得及梳理好情緒,連珠炮一般的句子就噴薄而出:‘我不想讓那個家伙再待在咱們家里了!這件事搞得我非常不開心。為什么你不能把她/他甩開呢?’”

你的丈夫或妻子會用各種方式來回應你。記下你自己對下面每一句話的反應。

1. 廢話連篇,你簡直是荒唐透頂,你有什么理由非要這么想。你的反應:

2. 你說話的那副德性快把我氣炸了。如果你是有感而發(fā),那么拜托您自己知道就行了,爛肚子里吧,我可絕不想聽。

你的反應:__________

3. 聽著,別讓我非得去做那些根本不可能的事情。你很清楚,我沒法甩了他(她)。我們現(xiàn)在是一家人。

你的反應:__________

4. 為什么你永遠都得是這副怒氣沖沖的樣子呢?找個法子改善一下吧,別動不動芝麻綠豆的小事兒也得飛奔到我面前叨叨叨。

你的反應:__________

5. 我可不是為了我自己才又結婚的啊。我知道有時候你很孤單。

你的反應:__________

6. 拜托啦,親愛的,別這樣啦。我對你的感情和別人有什么關系吶?我心中對你們兩人可是同樣的愛哦。

你的反應:__________

小組成員又一次被自己的反應嚇了一跳。有人說他們感覺自己“蠢到家了”、“內(nèi)疚心虛”、“很不道德”、“荒唐瘋癲”、“遭遇重創(chuàng)”、“軟弱無力”、“被拋棄了”。

還有些人說,“真實的我簡直無法讓人接受……”,“我絕對是個壞人……”,“面對這種情況時,我必須假裝快樂,強顏歡笑,為的就是守住那點兒對我殘存的愛意……”,“沒人聽我傾訴,沒人在意我的一切”。

然而,最令大家驚訝的就是,每個人不惜一切代價要做出傷害行為的狂熱渴望。他們希望給新來的家伙搞得一團糟,讓她或他在肉體上受到傷害。在這一過程中,自身是否受到傷害或是招致配偶的憤怒,根本無關緊要。如果能讓入侵者從配偶的眼中徹底消失,那么也就如愿以償了。此外,他們也希望給自己的配偶來點兒顏色瞧瞧,讓配偶因為讓他們蒙受苦難而受到懲罰。

在研究這些所謂的“過激”反應的起因時,我們不得不承認,這一切反應其實也算稀松平常。在面對另一個人的“無理”情緒時,采取否認、合理建議或是寬慰的方式也是十分常見的做法。

在問到小組成員他們希望自己的配偶如何做時,回答出奇一致:“把她趕出去!”“把他趕出去!”屋里一派歡快的狂放大笑,接著又在幾秒鐘后陷入了沉思。

“如果我丈夫只是因為我的一句要求就真的‘把她趕出去’,那我還真挺害怕的。我會想,某一天他也會如此對我的。”

“我丈夫會不得不告訴我,他最愛的是我,她在他眼中啥都不是。”

“在當時我可能會感覺比較受用,但接著我可能會開始思考,他會不會也在她面前如此說我呢。”

“究竟怎么樣才能讓你們這幫家伙滿意吶?”我打趣說。

房間里出現(xiàn)了暫時的停頓,接下來:

“我希望,能夠讓我自由地宣泄出新生活中那些令我厭惡的關鍵問題——不管這些是不是真的,不管他是不是會立刻跳出來維護她,或是批評奚落我,還是暴跳如雷。”

“或是看看他的表。”

“或是打開電視。”

“對于我來說,重要的事情是我要知道他真正明白我的感受如何。”

忽然間,我意識到,大多數(shù)的回應都來自小組當中的女士們。這難道是因為我在練習時更傾向采用“新妻子”這一比擬而非“新丈夫”嗎?還是因為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在社會中表達自己的感受呢?

這次我轉向男士們發(fā)言:“你的‘妻子’剛剛已經(jīng)描述了她們的需求。我會要求你們盡量滿足這些需求。當妻子說,‘我不想讓那個人再待在咱們家。這搞得我非常不開心。為什么你不能甩了她?’你會如何回答她呢?”

男士們面無表情茫然地看著我。

我重述了一下任務:“為了讓妻子知道你了解她的感受,你可能會對她說些什么呢?”

有些人互相憂慮地交換了一下眼神。最后,一位勇敢的先生試著說道:“我并不知道你的感受是這樣的。”

另一位男士也鼓起勇氣說:“我不知道你的反應竟如此強烈。”

有一位男士也加入了發(fā)言的行列:“我要從現(xiàn)在開始努力了解,這樣的情形對你有多么的艱難。”

接著我又轉向了在場的女士們:“如果你想讓丈夫知道,你明白他對家里來了新丈夫的感受如何,你可能會說些什么呢?”

有人舉起了手:“對你來說,他一直在身邊晃悠,肯定非常難受。”

又有人舉起手來:“你想花多長時間都行,只要你告訴我究竟是什么在困擾著你就好。”

最后,有人說:“我想知道你作何感想……因為你的感受對我來說非常重要。”

屋內(nèi)聽到一聲嘆息,幾個人鼓起掌來。很顯然,他們對自己剛剛聽到的內(nèi)容心生贊嘆。

我轉向那位在家中“激情澎湃”的父親,“您怎么看?”我問。

他悲傷地搖了搖頭:“我猜,您是采取這種迂回的方式告訴我們,面對孩子的時候,不應該只是讓他們住口收聲,而是應該如此照做。”

我點頭同意。“即使是成年人,也會有偽裝的一面,”我說,“可以看出,當我們心中負面情緒滋生的時候,有人愿意聆聽我們訴說,這種感覺多么貼心。孩子們各不相同,他們需要把自己的感受和希望與兄弟姐妹們共同分享,哪怕是招人討厭的同胞。”

“是的”,他說,“但是成年人有自控能力。如果你對孩子們的這些感受開了綠燈,我所關心的就是,他們可能會付諸行動,以武力說話。”

“在允許宣泄感受與允許付諸行動之間,設定明確的界限是非常重要的。”我這樣回答,“我們不允許他們互相傷害。我們的任務是教給他們?nèi)绾卧诓辉斐善茐牡那闆r下表達自己的憤怒情緒。”

我伸手把為本次研討班專門復印的插畫資料拿了過來。“通過這些卡通插畫,”我一邊說,一邊向他們分發(fā),“你們會學到如何在面對小孩子、大孩子還有十幾歲的青少年時將這些理論付諸實踐。”

cover

cover

cover

cover

那天晚上,我們把剩下的時間都花在了這些卡通插圖上面,就各種技巧展開討論,準備多加嘗試,從而了解其是否適用。

“也許,下次我兒子再跟我抱怨姥姥把太多時間花在了小寶寶身上時,我應該說點什么‘你希望她花更多的時間陪你’之類的話。”

“下次洛麗再想打她哥哥的時候,我會告訴她,把憤怒通過嗓門兒發(fā)泄出來,不要報以老拳。”

每個人都是一派繁忙的樣子,都在努力琢磨如何把這些新技巧應用到自己家令人惱火的子女爭寵問題上。

我注意到,曾經(jīng)一度有些人看起來面無表情,目光呆滯。這時候,剛好我們的課也結束了。

就在我們收拾物品準備離開的時候,大家互相輕松地戲謔了幾句:

“誰能記得住這么多東西啊?”

“我感覺暈乎乎的。我說過,我所遭遇的每種情況,你們都難以想象。”

“對我來說,這種做法太難了。每周把孩子們送到治療師那兒一次應該比較容易一點。”

“一周一次?就我們家那陣勢,至少得雇個住家治療師才行。”

我一邊聽著,一邊思考著:“對于這種夾在中間的位置,即使明知并非明智選擇,非常令人苦惱,但又不知如何將其糾正。難怪他們都憂心忡忡的。”

不過,作為“過來人”,我也明白,他們的不安與困難只是暫時的。假以時日,經(jīng)過實踐,配合一點小小的成功,他們很快就會看到,這些技巧沒什么大不了的,全都能夠掌握。他們可能尚未意識到,其實他們已經(jīng)投身到我們的實踐中了。

cover

常見問題以及來自家長的故事

常見問題

我們的組員在這堂課結束之后,心中懷著對于孩子感受的認可、腦海中充斥著種種問題,迫切地想將自家發(fā)生的情況與他人分享。首先,我們來看看他們的問題。

1.我試著讓兒子了解,我明白他憤怒的感受。我甚至告訴他:“我知道你恨你弟弟。”但是這樣做好像只是讓他更生氣了,他尖叫著喊道:“不,我不恨他!”我是哪里做錯了呢?

大部分孩子對自己的兄弟姐妹都懷著復雜的情感,如果別人說他們滿腦子都是仇恨,他們會感覺很不痛快或是忿忿不平。比較有用的說法是:“在我看來,你對弟弟的感覺是雙重的。有時候你非常喜歡他,而有時候他就像個魔鬼,讓你抓狂。” 

2.對于一個始終告訴你他憎恨自己弟弟的孩子,你該如何做呢?當我答:“我能聽得出你討厭他。”他就會沖我大喊:“沒錯,我討厭死他了!”我會說:“孩子,你真是恨透他了。”而他則嚎叫:“對了,我就是恨他。”就此,我們卡住了殼,再無進展。

為了幫助孩子不要總是一根筋地把思緒全部集中在自己的滿腔怒火上,采用能夠促他前行的語言對他的感受情緒重新進行描述會是一種很有用的做法。下面這些句子應該比較有幫助:

“我能聽得出你有多生大衛(wèi)的氣。”

“他做的一些事情真是惹你生氣了。”

“他說的一些話肯定是激怒你了。”

“你愿意多跟我說說這里面的情況嗎?”

3.我告訴3歲大的女兒:“別打你的妹妹。回房間去揍你的洋娃娃吧。”但是她拒絕了,還是沒完沒了地折騰小寶寶。那我還應該繼續(xù)使用這種方法嗎?

把孩子從身邊支開并讓她打洋娃娃出氣,要孩子在你面前通過打洋娃娃來發(fā)泄自己的感受,這二者之間是有差別的。這樣的說法會更有效:“我不能讓你傷著小寶寶,不過你可以讓我看著把氣撒向洋娃娃。”

關鍵詞在于“讓我看著”。在孩子用手指頭戳或是不住地用拳擊打洋娃娃的時候,家長可以用幾句話來描述孩子努力想表達的想法。

“你妹妹真是把你給惹惱了。”

“有時候她讓你氣不打一處來。”

“很高興你能把這一切展示給我看。如果你再出現(xiàn)這樣的情緒,一定要來告訴我哦。”

4.我試著讓我3歲大的女兒利用她的洋娃娃來向我展示她對小寶寶的感受。當她憤怒地將娃娃的頭丟到地板上的時候,我意識到,這樣可能對她有好處,但我就是看不下去。是不是只有我一個人有如此想法呢?

并不是只有你一個哦。其他一些也有類似反應的家長發(fā)現(xiàn),如果他們的孩子利用舊枕頭、黏土、手敷水彩顏料或是彩色鉛筆和紙張作為表達的介質(zhì),那么他們就會感覺較為安心。

“你能給我畫一幅畫表達你的感受嗎?”

“這些彎彎曲曲的黑色線條告訴我你正怒火中燒!”

“你那么玩兒命晃那個枕頭,我知道你氣得想大喊大叫。”

如果沒有其他材料可用,我們也可以用用這些句子:

“我不能讓你掐小寶寶,你可以用語言告訴我你有多么憤怒,可以很大聲地說:‘我要氣瘋啦!!’”

5.我注意到,每當有親戚來訪,抱著我家的小寶寶親昵不停時,我5歲大的兒子看起來總是蔫蔫的,無精打采。后來,他把這份怨氣都發(fā)泄在了小妹妹身上。我能做點兒什么來改善這種情況嗎?

如果我們對這些好心善意的親朋們保持緘默,效果會不會非常好呢?其實不需要預先提醒親戚們注意這些問題,你完全可以大方地對兒子講出他可能會產(chǎn)生的感受,從而在無害的情況下讓他的煩惱痛苦得到抵消:

“我知道,每個人都抱著小妹妹哄個不停,嘴里嘟囔著‘她多漂亮呀,可愛死啦’這樣的話語讓你感覺很不痛快,哪怕你知道,在你也這么小的時候,他們也這樣抱著你,說過同樣的話。如果下次你再出現(xiàn)這樣的郁悶情緒,給我暗示,比如說使個眼色,我就會向你眨眨眼。這樣你就知道我了解你的情緒了,這是咱們倆的秘密哦。”

6.我兒子好像永遠也沒法從他妹妹的角度看待問題。最近我一直問他:“如果妹妹也這么對你,你會怎么想?但他怎么也不回答我。這是為什么呢?”

這個問題把他難住了。如果他誠實地回答,他就不得不承認他也不愿意那樣。如果你希望你的兒子能夠換個角度考慮問題,只需要簡單地說上一句對他表示信任的話即可:“我相信你能夠想象得出,如果我們也這樣對你,你會作何感受?”那么,他就必須要思考一下:“我能想象得出來那樣的情景嗎?那樣的話我會作何感受呢?”不過他不需要非得回答別人,只要自己心知肚明就好。這樣就足夠了。

7.我十幾歲的女兒總是喋喋不休地抱怨她的弟弟,有時候我簡直招架不住了,難道每次她來找我叨叨我都必須要認真傾聽嗎?

對所有人來說,很多時候我們都沒有耐心去聽那么多抱怨的話。讓我們的孩子了解到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你可以告訴你的女兒:“我聽得出你有多么煩你弟弟,但是現(xiàn)在我很難再往下聽。咱們飯后坐下來好好談談吧。”

有這樣一位母親,她對子女每天連續(xù)不斷的抱怨簡直失去了最后一點耐心,于是她買了幾個本子,分別交給自己的孩子,作為他們每個人的“牢騷簿”,他們可以把對彼此的抱怨憤怒之情通過記錄或繪畫的方式保存在本子中。本子立刻產(chǎn)生了效果,母親身邊的抱怨聲也明顯減少了。

家長的故事

現(xiàn)在,我們開展研討會已經(jīng)有多年歷史了,每當看到家長們僅僅上了一兩次課后就能夠回到家中以聰明獨到的方式將理論付諸實踐,我還是忍不住會感到驚訝。對于總結出來的經(jīng)驗,他們也會如實地記錄下來或講述給小組中的其他成員。有一些內(nèi)容我們稍加編輯,只是對孩子們的名字變更了一下。

頭兩個故事被帶到課堂上時,我們每個人都吃了一驚。故事里的孩子打從娘胎里就開始不斷地制造麻煩,真讓人頭疼。

我現(xiàn)在懷孕7個月了。當我第一次告訴5歲的塔拉(Tara)我將要再生個寶寶的時候,她一聲未吭。然而,上個禮拜,她摸了摸我的肚子說:“我討厭這個寶寶。”我嚇了一跳,不過我很高興她畢竟把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因為我知道她一定會有些怨恨憤慨的情緒,她樂意告訴我這些,就意味著她信任我。盡管我是有備而來——我也一直盼著她跟我說這些——但現(xiàn)實還不啻為一顆小型炸彈。

我對她說:“塔拉,你把這些告訴我,我很高興。你有沒有想過,有了小寶寶之后,媽媽可能會沒時間陪你了?”她點了點頭。我繼續(xù)說,“如果你覺得媽媽陪你的時間少了,你就來告訴我,我會抽出時間陪你的。”

炸彈的威力消散了,自那以后,她再也沒有為這事兒鬧過別扭。

當我和妻子第一次告訴邁克爾(6歲),媽媽懷孕了,他興奮異常。接著,他考慮了一會兒說:“不行!”那天晚上,他開始尿床了。

小寶寶降生后,他并沒有對她表示出憎惡的敵意。實際上,他對她很照顧——抱著她,照看她,把她保護得很好。但是,只要媽媽一不留神——他居然踢她……打她。當小妹妹長大一些時,就知道制止這樣的行為,說:“我不會讓你傷害到我的!”接下來,邁克爾開始拿著牙膏或凡士林之類的東西滿屋子里到處亂涂亂抹。最后,我們實在受不了了,就給他的老師打了個電話。老師告訴我們,邁克爾在學校里也不專心聽講,注意力持續(xù)分散。

我和凱為此進行了談話,我們也開始思索,也許他這種行為方式的原因就是我們根本沒有給他機會表達自己的心聲,傾吐自己的情緒。我開始在對邁克爾說的話語中加上了一些我們在課堂上討論的內(nèi)容,比如“一看到媽媽無時無刻不圍著小寶寶打轉轉——給她喂奶,給她換尿片,你就感覺特別氣惱。”凱也對他說:“有時候,當媽媽有了新生的小寶寶,其他孩子就會認為媽媽不再愛他們了。如果你也產(chǎn)生了這樣的想法,你要立即來告訴我,我會專門給你一個大大的擁抱哦。”我們還輪流從小寶寶旁邊抽身出來,給他一些相處的時間。

這種做法顯然很奏效。他在家的表現(xiàn)有了很大的改善。在學校開放日那個晚上,他的老師對我們說:“我簡直難以置信,我不知道邁克爾身上發(fā)生了什么。現(xiàn)在他是我們班最好的學生之一。他在他們小組里是閱讀最棒的孩子。”

在下一個故事里,我們會看到一位家長努力把自己學到的新技巧應用于10歲大的兒子哈爾身上。她會想辦法讓他知道自己注意到了他的感受,哪怕他說的話語會讓她震怒不已。

上周研討會后過了幾天,我的孩子們放學后過了很久還沒回家。時間很晚了,我跑到外面去找他們。在外面,我看到蒂米(6歲)沿路一邊往家跑,一邊無法控制地大哭。接著看到的是他的哥哥哈爾(10歲),跟在他身后只有幾步的距離。

我跑到蒂米身邊,他抽抽搭搭地說哈爾掐他,把他推了個跟頭,還踢他。

我看到了蒂米身上紅色的傷痕,真想揍哈爾一頓,但我克制住了自己的沖動。我摟著蒂米,竭盡全力給他更多的安慰。最后,他終于平靜了下來,我給他拿了點零食,接著他就出去玩了。

所有這一切發(fā)生的時候,哈爾一直在周圍閑逛晃悠,不動聲色地觀察著我們。蒂米離開后,他說:“你想什么時候聽聽我的說法呢?”我告訴他:“就在現(xiàn)在。”他告訴我車上有3個孩子威脅說要把他臭揍一頓,他丟下自己的書包跑到了樹林里面躲避他們,等到外面太平了,他走出樹林,發(fā)現(xiàn)蒂米正拿著他的書包,他認為弟弟沒權力這么做。他把蒂米暴打了一頓沒什么錯,是蒂米“自找的”。

哈爾算是幸運的了,因為我參加了研討班。我強迫自己說:“因為蒂米要把你的書包拿回家,你就有理由揍他啦。”

“沒錯!”他理直氣壯地喊道,“那是我的書包!”我不知道該如何接他的話,于是我走進廚房準備晚餐。過了一會兒,哈爾跟著我進了廚房,默默地站在我的身旁。我抬頭看了看他,他用非常低的聲音說:“我想說點什么,可我說不出口。”

我告訴他我愿意傾聽。他站在那里,看起來悶悶不樂的,沒法開口言語,我問他:“那你能把想說的話寫下來嗎?”

他拿了一張紙寫:“我感覺我可能把蒂米傷得有點兒過頭了。”

我只是說了句,“哦。”

他站在那里,看起來還是可憐巴巴的。我說:“你對這件事感到非常難過。”

他點了點頭,接著他把對整件事情的感覺全部和盤托出。他氣得不得了……那幾個孩子真是嚇到他了……而最后,“媽媽,你知道嗎,如果那幾個孩子沒有跟我找茬,我也不會對蒂米動手的。”

我說:“我明白。”

那天晚上,哈爾好像一反常態(tài),對蒂米的態(tài)度好得一塌糊涂。

一位父親則采用了一種完全由他自己原創(chuàng)的方式來描述女兒對她弟弟的敵意。他不僅“用語言來形容她的感受”,還把她的話語付諸筆頭。

昨天晚上,吉爾咬牙切齒地跟我抱怨她的弟弟,我試圖告訴她我明白,但她只顧慷慨激昂地大叫大嚷,根本聽不進我說的一個字。最后,我拿一支鉛筆,試著把她說的話記錄下來:

1. 吉爾強烈反對馬克用電話分機偷聽她和別人的對話。

2. 她討厭馬克在飯桌上大聲吧唧嘴并且用餐叉剔牙。這樣的行為惹人討厭,令人作嘔。

3. 她認為馬克無權在不敲門的情況下進入她的房間。尤其憎惡當她尖叫著讓他滾出去的時候他還滿不在乎地哈哈大笑。

當她終于停下來喘口氣的時候,我把記下的內(nèi)容讀給她聽。她聽著自己說過的話,津津有味。我問她是否還有其他要說的話。確實還真有。她又添上了兩條委屈的抱怨,我也把它們一一記錄在案。

接著我說:“馬克應該看看這張條子。不過在我看來,一次性受到五條指責,恐怕沒誰能受得了。你能不能挑出最讓你討厭的一兩條呢?”

她又拿著字條自己讀了一遍,劃出了其中的兩條,然后把紙條揣進了自己兜里。

我不知道那以后發(fā)生了什么。其實我很想去一一問究竟,但我覺得自己最好還是置身事外吧。

在父母們?nèi)碌膶嶒炐韵敕ㄖ校麄兛偸瞧惹械叵肟吹饺绻o予忿忿不平的子女們一片想象空間,讓他們幻想出那些現(xiàn)實中并不擁有的東西,又會發(fā)生怎樣的情景呢?

羅伊(5歲)哭哭啼啼地找到我,有滿肚子的委屈要訴說。比利對他這樣啦,對他那樣啦,把他丟出房間,還罵他是個討厭鬼。

母親:他這樣說肯定傷害到你的感情啦。你希望他能夠以一種溫和的方式告訴你他希望自己獨處。

羅伊:(沒再說什么,但是停下來不哭了。)

母親:你希望他會說,“進來呀,羅伊,咱們一起玩兒!”

羅伊:是啊,他還會讓我看看他的望遠鏡。

母親:只要你想看,他就會樂意讓你看。

羅伊:再給我?guī)讖埶馁N畫兒。如果我有個弟弟,我就會給他的。

母親:你知道自己愿意做一個什么樣的哥哥。

羅伊:對呀!(忽然間備受鼓舞的樣子)你再生個寶寶吧!

聽了這話,我無言以對。

學習了這些新技巧之后,伴隨而來的問題就是,父母們時時刻刻會給自己施加“做得得體”或是“說得在理”的壓力。值得高興的是,他們很快就會發(fā)現(xiàn),面對孩子,總會有兩次機會。下面介紹的就是一位父親在某次憤怒的抗爭過程中調(diào)轉自己方向的經(jīng)歷。

麗茲(8歲)生日的到來搞得保羅(11歲)脾氣暴躁,忿忿不平。他想盡辦法,死活都不肯配合我們。當他媽媽讓他把自己在即將舉辦生日晚會的地下室里散落得到處都是的東西撿起來時,他說:“別管我的事兒。”我氣壞了,說他是個面目可憎的討厭孩子,然后把他弄回了他自己的房間。他倒是聽話回了房間,但是用盡全身力氣把房門一摔了事。

我簡直不能相信,他怎么會有這么幼稚的行為,畢竟他也11歲了啊。接下來,我意識到,即使是在他這樣的年齡,大家忙忙碌碌滿心歡喜地給麗茲準備生日活動,也會讓他心生不爽的。在走進他的房間之前,我感覺心中已對他多了一份體諒。

我對他說:“我猜,整個禮拜滿腦子聽到的沒別的,就是‘晚會、晚會、晚會’,確實夠讓人煩躁的。尤其是你自己的生日還那么遙不可及。”

“還有5個月才到呢。”他氣鼓鼓地說。

我答道:“我覺得好像是6個月哦。”

他掰著手指頭算了算,“四月、五月、六月、七月、九月。”

“怎么把八月給漏掉啦?”我問。

“哦,天吶!我忘了八月份了。什么破八月嘛,害得我的生日更遙遠了!”

我對他說:“我知道,你恨不得下個月就是10月,這樣你現(xiàn)在就可以開始籌劃自己的生日晚會了。”

那天,他第一次露出了笑容。接著,我們又以這種方式繼續(xù)聊了一小會兒,然后我就離開了。

幾分鐘之后,保羅吹著口哨出現(xiàn)在地下室,開始收拾東西,為麗茲的生日晚會做準備。

讓我們的小組成員掌握適當?shù)姆椒ǎ瑥亩购⒆觽兊呢撁媲榫w通過富于創(chuàng)意的表達方式進行抒發(fā),進程是比較緩慢的。一位女士告訴我們,僅有的那么幾次,她鼓勵孩子們把自己的想法寫下來或是畫出來,都遭到了他們的拒絕。后來,還有人指出,由于孩子們往往會模仿自己父母的行為,如果下次她生誰的氣,她可以坐在孩子面前,以繪畫或是筆頭記錄來表達。

她溫文爾雅地洗耳恭聽,但看起來還是一副半信半疑的樣子。不管怎樣,下次上課的時候,她會把建議付諸行動后所發(fā)生的情況對我們進行匯報。上禮拜課程結束的第二天早上,我家的電視機徹底沒動靜了。我打電話給社區(qū)修理工,他立馬趕了過來。不到10秒鐘的工夫,他就找出了癥結所在,插銷板的插頭松了。他把插頭按緊,電視又開始工作了,完好如初。我感覺自己真是個白癡啊。

接著,他開出了一張賬單,要向我收取全額的上門服務費,還要加上稅!我試圖跟他爭取個人情折扣,意思一下就行了,但他根本啥都不聽。在他走出我家后,還打來電話跟我說:“別因為這事兒著急上火,不值當?shù)模 ?/p>

我真想追到他身后破口大罵,但我的孩子們正站在旁邊看著我。我抓起一個大大的便簽本,在上面唰唰唰地奮筆疾書:

氣死我了!!!

我討厭死那家伙了,他簡直是來搶錢的。

不要臉的騙子。

我再也不會找他修東西了。

我要把他的惡劣行徑告訴所有的鄰居。

接著,我給他畫了一幅“奇丑無比”的畫,畫中的他跟個吊死鬼似的耷拉著舌頭,滿眼都是金錢的符號。

我感覺心里痛快點了,看著自己制造出的凌亂惡俗的畫面,忍不住哈哈大笑。當我丈夫回到家的時候,孩子們迫不及待地跑到他跟前告訴他家里發(fā)生的事情。

最開始,他也相當悶悶不樂,但當他看到我的畫作時,終于也興奮地樂到不可抑制。

這件事開了個頭。從那以后,我的孩子們一直把這種記錄或繪畫的形式堅持了下來。下面就是我10歲的兒子對他的哥哥的筆頭控訴。

亞歷克斯罪行大全

1. 又蠢又笨

2. 傻瓜透頂

3. 超級大白癡

4. 腦力低下

5. 老愛捉弄人

6. 自私又小氣

7. 膿包廢物

8. 古里古怪

9. 神神秘秘

10. 豬頭一個

結論

如果遇到了亞歷克斯,你立刻就會討厭他。

這是機密信息。

情報局

下面是一天早上我女兒遞給我的畫作,她說:“亞歷克斯故意把我的紅色蠟筆給撅折了。你看看這張圖就知道我簡直氣炸了!”

我們小組中的兩位家長正在處理一個尤為棘手的問題。他們每人都有一個總喜歡在身體上攻擊或傷害弟弟妹妹的孩子。盡管兩位家長都努力將他們學到的新技巧付諸行動,但他們使用最多的法子還是——“用語言告訴我是怎么回事!”

孩子們口中冒出的話語往往言辭激烈,暴力十足,常常讓家長訝異反感,但是,攻擊的次數(shù)明顯減少了。

我聽到孩子們在克里斯蒂的房間里吵吵鬧鬧,他們的聲音越來越高。接著漢斯怒氣沖沖地闖出她的房間,回到了自己屋里。

后來,他又返回對克里斯蒂說:“你知道我有多生你的氣嗎?我簡直氣死了,我真想像現(xiàn)在在這張紙上戳洞一樣在你身上也戳幾個窟窿。”(我能聽見鉛筆捅破紙張的聲音。)“我不會這么對你的。但我真希望你就是這張紙!”

在他的行為表現(xiàn)當中,這真是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進步。放在兩周以前,他可真會撲上去傷害她的。

洛麗總也管不住自己的脾氣,她弟弟只不過斜眼瞟了她一下,她就會對他大打出手。

昨天,我們正以55英里的時速行進在高速公路上,她又故態(tài)復萌了。

洛麗:(尖叫著)詹森用他的紙風車打我的眼睛!

詹森:不,我沒這么做。

洛麗:你撒謊!

詹森:我不是故意的,我只是想讓它轉起來。從后視鏡里,我看到洛麗已經(jīng)舉起了拳頭,準備大干一場。

我:哎呀,洛麗,一定很疼吧!眼睛被打到了肯定很疼,哪怕只是不小心碰到的。你肯定因為這事兒氣得不得了,跟詹森說說你的感覺吧。

洛麗嘴里罵罵咧咧地把詹森數(shù)落了一個夠,但至少,她沒真的出拳打他。我真是感到驚愕啊。

盡管有些家長對孩子們的進步感到滿意,也有些家長為孩子們冒出這些惡狠狠的話語感到憂心忡忡。經(jīng)過一番討論,我們得出的結論是,幫助孩子在文明談吐的階梯上更進一步的最佳方法就是以身作則,向他們展示出我們所期望的那種行為方式。如果我們堅持要孩子們找出其他的方式來替代動手打人或口頭謾罵,那么我們自己,就必須先找出這樣的替代做法。下面是一位父親的做法:

我有三個十幾歲的女兒,我們之間的交流總是罵罵咧咧,嘴里不干不凈的。我和妻子對她們呼來喝去,她們彼此之間也是罵來罵去。上周課程結束之后,我們意識到,不能再沿著老路這樣走下去了,必須有所改變。因此,有一天晚上,當兩個姑娘又因為冰激凌拌嘴時,一個人說:“你這頭豬……”

我說:“等一下。我和媽媽有一個新想法。我們?yōu)槭裁床荒茏聛砗煤谜務勀兀俊?/p>

當大家一一就座后,我開口說:“你們知道,每天這樣互相謾罵,已經(jīng)在咱們彼此之間造成了極大的傷害。我們傷害了你們,你們也傷害了彼此,我們打算讓這樣的局面就此偃旗息鼓。咱們得徹底戒除這個壞習慣。”

她們反響并不強烈,只不過是“好吧,爸爸,行……我們不會再罵了。”然而,可喜的是,我們正處在不斷改善的過程中。現(xiàn)在每當她們爆發(fā)爭吵,一方說出“滾出我的房間,蠢蛋!”我會走過來說:“嗨,別忘了咱們答應的事兒哦,不許再互相謾罵啦。我都改掉老樣子了,你們也不許再像以前那樣啦,跟她說說你為什么生氣吧。”你這邊還沒搞清楚情況,她們已經(jīng)開始對話溝通了。

每當我失去冷靜時,她們也會如此提醒我:“爸爸,我記得是你告訴我們不許再罵人了。”我也會說:“你說得沒錯……你說得對,我很抱歉,我特別郁悶……好吧,下次……的時候我不罵人了。”

這只是件小事情,但是帶來的改變卻是巨大的。

下一個故事是一位母親提交上來的,過去,每當她5歲的兒子折騰小寶寶的時候,她都會給兒子的屁股來上一巴掌。這次,她嘗試使用另一種辦法。

我曾經(jīng)歷過一個噩夢般的早上,兩個暴躁不安的孩子快把我逼瘋了。我從雜貨店購物打算回家,謝天謝地小寶寶總算在車里睡著了,我這才稍稍安下心來。這樣我就有足夠的時間把車里的東西一樣一樣拿出來,然后再拿奶瓶喂她喝奶。我往家里搬東西的時候,菲利普在我身邊糾纏不休,號哭不停。我讓他到外面去,順便看看凱蒂是否一切都好。結果他出去了老半天也不回來,我走出來看看發(fā)生了什么情況。小寶寶正在哭天搶地,菲利普拿著撥浪鼓在她面前晃個不停。我問菲利普是不是他把小妹妹弄醒的,他說是。他居然因為小寶寶睡了這么長時間而氣得不行。

我竭盡全力控制住自己沒去狠狠揍他一頓。我用手猛力敲了一下車座,尖叫著喊出我有多么的生氣,接著我抱起小寶寶,哄著她回到了房內(nèi)。

菲利普沒有跟著進來。他把自己鎖在車內(nèi),算是自愿懲罰。我想了想:“也好,就讓他在那兒坐著吧!”大約10分鐘后,菲利普回到了家里,開始跟我講他多么痛恨自己。這時候,我已經(jīng)冷靜下來了。

“我覺得我們遇到了點問題。”我說,“咱們來一起談談吧。”我們在廚房餐臺旁邊一起坐下,“有時候你挺喜歡小妹妹的,有時候她又讓你氣憤抓狂——氣得不得了,氣得上了天。”

他點頭表示同意。

“咱們來談談能夠讓情況有所好轉的方法吧。”

我還沒來得及說什么,菲利普就脫口而出:“每當我氣頭上來時,你應該把凱蒂從我面前抱開,因為我會把自己的怒氣都撒在她身上。”

我搞不清楚他為什么能如此明白自己的感受,也弄不明白一個5歲的孩子能夠有如此的言語表述。自從那以后,我們聯(lián)手避免了很多潛在問題的發(fā)生。每當他心情不佳的時候,就跟我要求在車上換個座位。凱蒂惹他厭煩的時候,我會建議他到另外一個房間玩兒。

最后這個事件是一位通常在我們的課程中保持沉默的女士講述的。當聽到這個故事的時候,我想起了心理學家多蘿西·巴魯克一直堅持固守的主題思想:只有壞情緒發(fā)泄出來,好情緒才會顯山露水。

我一直能夠感覺到,梅麗莎(7歲)對她的妹妹(3歲)有一點兒嫉妒,她并沒有多么惱恨憎惡她,她從來不會打妹妹或是做其他不好的事情,她只是有點兒無視妹妹的存在。可我很難跟梅麗莎講清楚這些,她不會跟你說她不喜歡什么,有什么人惹她煩心之類的。她和我真是太像了。

不過,上周的課程之后,當妹妹小睡的時候,我把梅麗莎叫過來和我一起坐在長沙發(fā)椅上。我伸手攬住她,對她說:“我很高興咱們倆能夠單獨相處一會兒,我很久沒有跟你聊天了。我一直在想……有時候,家里有個小妹妹一定是件令人頭疼的事情,你的每一樣東西都得和她分享,你的房間、你的玩具——甚至你的媽媽。”

當時的情況就好像大壩潰堤一般,梅麗莎控制不住地對我傾訴,我簡直無法相信自己聽到的內(nèi)容。她說的話相當可怕,她恨透了這個妹妹!有時候她恨不得她死掉才好!我感到心里一陣陣的難受。此時,電話鈴正好響起,因為我根本不知道這樣的傾訴我還能往下聽多久。

那天晚上,當我去檢查孩子們是否已經(jīng)安睡時,看到的情景讓我以為自己眼花了。一張床上,她們兩人并排睡著,胳膊居然互相挽著,摟在一起!

我們講完或是讀完所有這些故事的時候,看到彼此的表情都充滿了驚奇。我們身邊所發(fā)生的這一切是多么的奇特而又令人心酸啊!這一切看起來就好像是一個百思不得其解的悖論:堅持讓孩子們保持良好的感覺反而導致他們滋生不佳的感受。允許孩子們把負面情緒發(fā)泄出來會讓他們產(chǎn)生良好的感覺。為了實現(xiàn)兄弟姐妹之間的和平相處,我們采取的是迂回路線。當然,這也是效果最為直接的做法。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乡市| 改则县| 台中县| 弋阳县| 恭城| 仁寿县| 津南区| 博白县| 玉龙| 莒南县| 宜宾县| 宜川县| 钦州市| 三都| 阳江市| 隆化县| 高邑县| 郎溪县| 香格里拉县| 石屏县| 曲周县| 姜堰市| 通河县| 城口县| 阿拉尔市| 丰镇市| 通州区| 黑水县| 奉贤区| 扶余县| 广州市| 修水县| 敖汉旗| 钟祥市| 贡觉县| 鸡西市| 天峨县| 北票市| 苍溪县| 鹤山市| 台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