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前言

碎片化,是這個時代的代名詞,更是每個人的生活方式;碎片化,讓人失去耐性,也讓人充滿焦慮。

將完整信息碎片化,并讓每個人都可以利用自己的碎片化時間復原完整信息,是我撰寫本書的初衷。

讀完本書,你也許并不能成為金融保險專家,也不會成為技術大咖,但我期待你對眼前正在發生的科技對金融保險的創新和變革的影響有所了解,明白二者之間的關聯性,懂得如何去面對創新和考慮創業。

本書內容融合了我個人近30年從事金融保險的多元創新經驗,包括近十年來接受的互聯網金融和金融科技的教育。所有資料來自我的筆記手稿、臉書粉絲專頁,以及朋友、同事帶給我的諸多啟發與指導。

其中,對于很多問題,我沒有給出答案,也給不了答案,只提供方法和建議,希望可以幫助大家思考適合自己的方案。我覺得,面對快速發展的金融科技的藍海,斬釘截鐵做出的判斷都是套路。

回顧過去,從2012年互聯網金融開始,緊接著2015年金融科技興起,每當看到科技要顛覆金融保險的論調時,我便有寫點兒什么的沖動。不是為了捍衛金融保險,更不是為了反駁,而是想從金融保險的角度,從行業應用和客戶需求的角度,來反觀科技的價值。

金融與科技這二者之間存在先天的“DNA”差異,長期以來缺少“對話”。我覺得只有先解決這個問題,科技和金融保險才能更好地融合,進而建立共存共榮的“新生態”。

所以,這應該不是誰顛覆誰的問句,而是二者的“DNA”能不能很好地融合,且在融合之后產生什么樣的“新生態”的感嘆句。融合,是互聯網金融、金融科技的核心,也是眼前最難以逾越的障礙之一。

推動融合,是我撰寫本書的第一個動機。

已經有太多案例表明,沒有市場、不能解決痛點的創新,既沒有價值,也難以存續,更別說去創造需求了。

創新的過程,就是探索和試錯。本書呈現的是探索式的模型,注重的是實用,而非理論的完美。如果你對互聯網金融和金融科技還沒有概念,那么本書或許可以成為你的入門參考書;如果你已經有概念甚至是業內人士,那么本書所分享的經驗和方法,或許對你也有參考價值。

探索創新,是我撰寫本書的第二個動機。

伴隨著融合與創新,金融科技正在全球掀起如雨后春筍般的創業風潮。以解決痛點為訴求,科技創新正在加速解構傳統金融價值鏈,而長期以來傳統金融業賴以生存的“護城河”,也早已被跨界的新商業模式所突破。

面對已經到來的數字世界,“普惠”和“共享”正把我們帶向對未來的另一種憧憬。傳統監管受到挑戰,一個個新創公司在全球各地“拔地而起”。

創新的金融保險產品,不斷被嵌入越來越多的碎片化場景中;各種利用科技賦能的解決方案,支持傳統保險業進入可持續發展的未來。

學習創業,是我撰寫本書的第三個動機。

在撰寫本書的過程中,我經常在幾個感受間徘徊:

一是瞬息萬變。經常有前一稿剛剛完成,但原來的政策已經改變,內容需要調整的情況。例如,自駕車取得商用執照、歐盟實施金融數據開放等。

二是內容多元。在撰寫本書的時候,有個問題不斷浮現:面對五花八門、創意無限的新科技,我要告訴讀者什么?專注、取舍、傳達,同時兼顧宏觀與微觀,平衡理論和實務,都是挑戰。

三是因地制宜。我服務過金融保險行業,也涉足過互聯網科技,具有近30年的工作經驗。我希望本書可以成為金融和科技之間的橋梁,從而使二者順利跨界融合。

數字金融保險有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是目前比較清楚的;至于第三階段,是我個人的判斷,在這里提出,供大家參考。

第一階段是把互聯網當成工具,是金融保險互聯網化,也是互聯網為金融保險賦能的階段;第二階段是互聯網金融保險,在這個階段,創新的產品、營銷方式和商業模式陸續出現,包括碎片化和場景化的應用;第三階段是物聯網金融保險,到了萬物聯網時代,在數據驅動下的金融保險有望完全數字化。

在2C(to Consumer,面向客戶)市場,客戶可以運用數據按需定制,而隨選型和賬戶型產品可以幫公司進入更加廣闊、多元的市場,5G商業化更將加速物聯網的發展。

因此,三個動機、三個感受、三個階段,構成本書的方向、原則、脈絡。

本書共九章,我試著從不同角度分析科技對金融保險的影響。

全書各個章節都以應用、案例、經驗分享為主,不涉及很難理解的技術和理論。如果沒有市場和應用場景,那么再好的技術也沒有意義。

希望本書中有一句話、一件事對你有所觸動和影響,那是我最想看到的結果。

連子智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易门县| 白银市| 恩施市| 乌兰察布市| 会理县| 日土县| 浠水县| 绥滨县| 富锦市| 南平市| 蒙城县| 和龙市| 绥阳县| 永昌县| 宜黄县| 林西县| 仁布县| 万年县| 元江| 独山县| 浦江县| 克拉玛依市| 阳新县| 乐亭县| 全州县| 昌黎县| 阜宁县| 清水河县| 井冈山市| 彭山县| 延长县| 泊头市| 溧阳市| 改则县| 马边| 新安县| 麻江县| 共和县| 凌源市| 桦川县| 栖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