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識破迷局:理財通識第一課
- 南小鵬
- 1461字
- 2020-06-03 16:21:55
序
當我決定寫這本書時,不少朋友很擔心。畢竟,在暢銷書榜,成功學永遠是主打,尤其在理財領域,許多圖書不是教你如何發財,就是教你如何快速發財。寫理財套路,寫這些失敗學,會有人看嗎?可是,從我自己十多年的金融從業經歷來看,我認為,失敗學也許比成功學更適合絕大多數人。
還記得孩童時,家里有本書被我翻看了多遍。準確的書名早已忘記,但卻記得內容是關于中國古代五花八門的江湖騙術,什么巾門的成仙術、皮門的巫醫術,等等,很是精彩,從如何選獵物,到如何下餌、收網、撤退,一應俱全。好在我大學讀的是法學,避免了因為兒時的這些“知識”走上歧途,但也因此多了一種防身的本領,讓我不容易被騙,畢竟各種套路萬變不離其宗。所以,不被騙錢,是能賺到錢、能保住錢的前提。
步入職場的前10年,我在券商公司度過。在大起大落的證券市場,我看到了太多的成功和失敗。時間越久,越發覺,即使成功的投資者敞開心扉和你說真經,你也很難從此走上富裕的道路。因為每個人的認知能力不同、人生經歷不同、所處時代背景不同,這些都會導致很多成功的方法難以簡單復制,如同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因為當人第二次踏入這條河時,碰到的已經是新的水流而不是原來的水流了。更何況,又有幾人真的會把自己賺錢的獨門妙招分享出來?畢竟,知道的人越多,對手也就越多。
后來,我在券商升職到管理層,總公司每年都會組織我們去先進單位參觀、學習。幾年下來,不能說沒有任何啟發,但意義的確很有限,因為面上的成功方法實際上我們也在用,關鍵是里子里的那些東西,往往都有天時、地利、人和的因素,是根本學不來的。反倒是公司內部的通報批評,我認為,比學那些所謂的成功方法更有意義。因為只要不觸碰這些紅線,你就有機會“活”到成為先進的那一天。金融行業從來都不是勝者為王,而是“剩”者為王。
總結下來,成功的途徑千千萬,失敗的道路就那幾條。所以,這本書,就是想把我在金融行業從業十幾年來親眼見到的各種“翻車事故”,一個一個地說給你聽,和你一起“八卦”,一起總結。讀完這本書,不能保證你賺錢,但至少能讓你不虧大錢。
說到這里,不少讀者一定會好奇,為何我能接觸到這么多失敗案例?原因其實很簡單:一方面,在金融行業從業十多年,我在行業內交友甚多,不時會幫朋友解決一些“疑難雜癥”;另一方面,2016年我開始創業,專職做理財咨詢工作,幾乎每天都能接觸到各種“事故”。正是因為幫助朋友和客戶的過程中對他們的遭遇感同身受,在同情背后,也萌生了將這些案例整理成書的想法。
當然,我寫這本書并非否定那些寶貴的成功經驗,而是對于絕大多數普通人而言,在專業的理財領域,從失敗學入門,了解理財過程中的每一個坑,避免招致重大損失,更有實踐意義。
在序言的最后,我想到,歷史上,在拿破侖戰爭之后,有兩本軍事著作面世,一本叫《戰爭的藝術》,來自獲勝方法國的將領約米尼;另一本叫《戰爭論》,來自失敗方普魯士的克勞塞維茨。
約米尼的《戰爭的藝術》無疑是那個年代的暢銷書,畢竟是獲勝方,是法國將領的成功學。而克勞塞維茨的《戰爭論》出版后一直不被大家看重。直到普法戰爭勝利,毛奇稱自己為克勞塞維茨的學生后,《戰爭論》才被大家廣為接受。
畢竟,約米尼的《戰爭的藝術》只局限于當時的成功,是戰術上的經驗,隨著軍事技術的發展,很快就落后于時代。而克勞塞維茨的《戰爭論》則是從戰爭的本源出發,描述戰爭中的根本,被稱為戰略學的《圣經》。
所以,在這個互聯網信息日新月異的時代,也許本書中不少故事看似會跟不上時代,但是請相信我,我分享給你的核心知識,是不會輕易過時的,而歷久彌堅的。
南小鵬
2019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