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坦克與裝甲車圖鑒(白金版)
- 《深度軍事》編委會編著
- 758字
- 2020-06-10 15:14:48
美國M103重型坦克


結構圖
概況
M103重型坦克是美國在二戰后研制的重型坦克,在冷戰期間服役于美國陸軍和海軍陸戰隊。在M1“艾布拉姆斯”主戰坦克出現之前,M103重型坦克一直是美軍噸位最重,裝甲最厚的坦克。
優點
M103重型坦克的火控系統在當時來說較為先進,包括M14機電模擬式彈道計算機、M15測距儀、M29炮長主瞄準鏡、M102望遠式瞄準鏡、象限儀、雙向穩定器等。

3D圖
研發歷史
二戰即將結束時,美國陸軍已經研制出幾種試驗型重型坦克,包括T29、T30、T32、T34等。其中,最為成熟的當屬戰斗全重達到70噸的T34重型坦克。不過,由于T34重型坦克太重,最終也只停留在樣車階段。1946年5月14日,美國克萊斯勒汽車公司提出了新的重型坦克設計方案。1948年12月,美國陸軍和克萊斯勒汽車公司簽訂了研制合同,研制代號為T43重型坦克。1951年6月,公司完成了樣車的制造工作,并開始在阿伯丁試驗場進行各種試驗。1953年,正式定型為M103重型坦克。
性能解析
M103坦克有5名乘員,即車長、炮長、駕駛員和兩名裝填手。該坦克的車體為鑄造鋼裝甲焊接結構,車體正面裝甲厚度為110~127毫米,側面裝甲厚度為76毫米,后面裝甲厚度為25毫米。炮塔為鑄造件,但尾艙底面為焊接結構,炮塔各部位的裝甲厚度達114毫米,火炮防盾的裝甲厚度更達到了178毫米。各艙室用裝甲板隔開。單就裝甲厚度來說,M103坦克要優于蘇聯IS-3重型坦克。
武器特點
美國軍方在設計M103坦克時就把火力性能放到首位,其次是裝甲防護,再次是機動性。該坦克的主要武器是1門120毫米M58線膛炮,采用立式炮閂,有雙氣室炮口制退器和炮膛抽煙裝置,高低射界為-8度至+15度,由液壓機構操縱。該炮采用分裝式彈藥,彈種有穿甲彈、榴彈和黃磷彈,也可發射破甲彈,彈藥基數38發。M103坦克的輔助武器有2挺7.62毫米并列機槍和1挺12.7毫米高射機槍(可在指揮塔內由車長遙控操縱射擊),彈藥基數分別為5250發和1000發。

M103重型坦克側面視角

M103重型坦克側后方視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