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2章 落水

“上元節的時候,你怎么和我保證的?”

“清妹,我錯了,可我也是一片好心,論家世、論才貌,德甫都是上上之選,哪一點配不上你啊?而且德甫是真心愛慕你的才情。”

堂妹怒氣更盛,“擷芳樓的秋雅也愛慕你的才情,是不是也很配的上你,還點頭?我這就修書一封讓二叔幫她贖身,成全你們這對苦命鴛鴦。”

“別,這次算為兄我對不住你,老規矩,下個月你的酒錢我出,咱們凡事好商量。”

“就你每月從太學領的那點錢,還是留給那個無底洞吧,端午廟會領我出去玩,這事就一筆勾銷。”

“要不換一天,那天擷芳樓詩詞盛會,我約好了秋雅共和端午詩詞。”

“還和詞,你是嫌汪伯彥羞辱你一次還不夠嗎?這事沒得商量,就端午廟會。”

看著自己堂哥瞬間皺起的苦瓜臉,心情終于好了不少,“一會你找機會,當著眾人面,把趙明誠引來后院,記得避開我娘。”

李迥義正言辭的說道,“我和德甫相交莫逆,斷不會行此....”

“廟會我只逛半個時辰,如果你跑的夠快,也許還趕的上擷芳樓的詩詞盛會。”

“此事包在我身上,為兄就一個要求,看在我的面子上,別太過。”

看見堂妹一副“你在教我做事?”的表情,李迥招架不住,慌忙溜走,惹不起我還躲不起嗎。

等李迥回到會客廳,李格非已經坐于正堂上,看眾人的表情,李格非應該還沒答應,不過他現在心思不在這里。

沒理堂上焦急等候李格非決定的一眾太學生,李迥心虛的看了一眼閉目養神的趙明誠,徑直走到其面前。

李迥幾次想開口都欲言又止,不過為了秋雅,他豁出去了,剛準備叫醒趙明誠拿出已經準備好的說詞誘騙他進后院。

趙明誠卻已經提前睜開眼睛,見李迥在一旁,直接問道,“遼遠兄,剛才喝了點茶水,有點內急,茅房在何處?”

“后院有我堂妹的....啊,你說茅房啊,我帶你去。”

“遼遠兄,你怎么頭上一直流汗?”

“額,最近肝火旺盛,容易出汗。”

李迥帶著趙明誠剛準備往后院去,想起堂妹的囑咐,對正頭疼中的李格非大聲道,“伯父,德甫內急,我帶他去后院茅房方便一下。”

“前院不是有茅房嗎?”李格非不解道。

“侄兒剛從那邊解手而回,出來的時候管家剛好進去了。”

畢竟是自己的親侄兒,李格非不疑有他,點點頭表示知道了,就又端起茶沉思起來。

在汴京日報發文章倒是無礙,可官家也看報紙的,蜀學與洛學又為官家所厭惡,這會在其眼前不停蹦跶,總覺得不太明智啊。

可不發吧,確實說不過去,他和陳師道都受過蘇軾指點,而蜀洛兩派自元祐年間就結下梁子了,恩怨可謂盡人皆知,自己按理確實該挺身而出。

哎,太難了,什么黨派之爭,什么新法舊法,什么經義紛爭,他一點興趣也沒有,做個純粹的官好難啊。

趙明誠茶喝多了,膀胱脹痛,急需放水,也沒空思考今天表現奇奇怪怪的李迥,跟他繞了幾個回廊來到墻邊的茅房,就趕緊沖進去了。

這時,一直跟著二人的侍女閃了出來,悄聲和李迥說道,“一炷香。”然后就揚長而去。

李迥聽完都來不及想對策,茅房內解決了個人問題的趙明誠一臉舒爽的走了出來,他只得強顏歡笑的迎了上去。

眼見快回到中堂了,來不及了,李迥只能假裝腳崴住,一個身體失衡栽進了回廊右邊的小池內。

趙明誠走在后面東張西望,還想和李家娘子來一場美妙的邂逅,聽見落水聲,一側頭,李迥人沒了,只能看到兩只不斷亂劃的手,和咕嚕咕嚕大口喝水的頭部。

情況危急下,加上趙明誠水性還不錯,自是一個標準的跳水,一番手忙腳亂下,才終于是把李迥拉了上來。

二人仰躺在小池旁的草地上大口喘氣,尤其是李迥,受過驚嚇后,人有點精神不穩。

其實李迥本來沒想玩這么大,他當時也是太急了,都沒考慮自己的水性,要是穩一點,過了小池,最多也就受點花草的刮蹭。

后悔肯定是來不及了,不過好歹是完成了堂妹交給自己的任務,李迥的情緒也慢慢得到穩定,躺在草地上向救自己的趙明誠拱了拱手,表示感謝。

這時,因剛才鬧出的巨大動靜,后院的侍女、管家等人都圍了過來,見二人這番模樣,以及一旁延伸到小池的水跡,自是明白有人落水了。

管家于是趕忙把二人都扶到一旁的廂房處,向夫人請示過后,拿了兩套新衣裳給二人換下。

二人休息了好一陣,才緩過來,喝了被夫人托侍女送來的熱姜茶,才一起回到前堂。

此時前堂的李格非剛做好決定,表示一會自己就寫一篇文章,托下人送到編輯部,一定不給蜀學丟面子。

達成目的后的眾人自是開心不已,見趙明誠李迥二人頭發濕漉漉的從后院而來,還換了一身衣裳,皆好奇不已,聽過趙明誠無奈的解釋后,又對著李迥瘋狂大笑。

因為還想著去邀請其他蜀學在京人士,呂本中等人與趙明誠告別離去。

趙明誠想起自己的正事,便坐到李格非下首,向李格非說明了他此行的來意。

“賢侄這汴京日報我看過,形式做的非常好,若讓我幫你推薦的話,確實有幾個不錯的人選可做主編,賢侄你且聽聽看,再做決定。”

“晚輩愿聞其詳。”

“一個是隱居于汴京的晏幾道,詩詞文俱佳,連東坡先生都托黃庭堅致信,想與之結交,而且此人已經遠離官場,不問時政,恰合賢侄報紙不涉政事的理念,就是此人非常古怪,怕是不好勸說啊。”

“另一個則是曾任宰執的蘇頌,蘇公不僅精通經史九流、百家之說,對于算法、地志、山經、本草、訓詁、律呂等學也是無所不通,真正的全才,可惜年事已高,怕是.....”

聽完這兩個,趙明誠有點心涼,感情都是難成功的啊,先告訴你這人多么多么厲害,然后冷不丁告訴你基本沒戲,換誰都有點心態爆炸。

見趙明誠一副心如死灰的表情,蘇公暗自得意的撫了下髯須,接著說道。

“賢侄莫急,這最后一個是李廌(zhì),博古通今,其詩詞歌賦、書論記銘等各種文體都駕輕就熟,無所不擅,東坡先生嘗言其有“萬人敵”之才,我與其有頗多書信往來,誠覺此言不虛。”

李格非停頓了下,觀察到趙明誠對此頗感興趣,于是接著說道,“此人早已絕了科舉入仕之心,且就隱居于汴京附近的長社(今河南長葛),若是快馬,來去不過兩個時辰。有我書信代為引薦,想必有極大概率可成。”

“此三人俱是素有名望且學識淵博之人,賢侄不知中意何人啊?”

你老都說這么明顯了,趙明誠能不懂嗎,他也確實沒太多其它選擇。

何況趙明誠已經聽了半天,好不容易聽到一個靠譜的,趙明誠自是順著李格非的意思,要了李格非的引薦信,怕趙明誠不識得李廌住處,李格非還給他簡單畫了副草圖,免的趙明誠在山里走丟了。

李格非推薦李廌,一是委實可惜李廌這個同為蘇門中人卻一直不得志的人才被埋沒,希望他可以重新有機會向世人展示自己的才華。

二是蜀洛之爭,即使加上自己怕也難以力敵,若是加上了有“萬人敵”之才的李廌,自是穩占上風。

三是深刻體會到了報紙的影響力,李廌日后當上主編,自然有利于發揚蜀學。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图木舒克市| 颍上县| 铜山县| 富裕县| 方城县| 定南县| 永福县| 靖边县| 滦平县| 枣强县| 宁武县| 旌德县| 青冈县| 莲花县| 永嘉县| 上杭县| 白山市| 利川市| 鸡东县| 祁门县| 介休市| 平武县| 贡觉县| 崇文区| 哈密市| 延长县| 万源市| 龙游县| 巨鹿县| 武穴市| 永济市| 绍兴市| 枣强县| 潜江市| 甘肃省| 信丰县| 喜德县| 来安县| 峨眉山市| 陈巴尔虎旗| 岳池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