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再聚首,共期迎風堂(上)
- 少年夢思無邪
- 一粒沙白宋
- 2327字
- 2021-07-10 09:14:44
粉團兒:“娘親,你這就要走了嗎?“
樊夫人:”嗯!“
粉團兒:”可粉團兒好困,我眼睛都睜不開了,娘親,我就睡一會兒,一小會兒,等你要走的時候,你喊我好嗎?”
樊夫人無限慈愛地點了點頭。
粉團兒放心地睡去了;一睜眼,慈濟堂后廂房內,清晨的第一縷陽光正透過土墻上的一塊缺口照進屋內,照著粉團兒的臉龐。
粉團兒一動不動地盯著那為陽光充滿的泥墻缺口,熟悉的往事撲面而來,粉團兒難過得眼淚在眼圈里打轉。
想起來上次,樊夫人在床榻邊為粉團兒縫衣服,粉團兒靠著墻玩兒著幾個小石塊,玩得正高興,粉團兒索性站在床榻上,順手拿起石塊兒在墻上輕輕戳來搓去,結果不想,這泥墻竟然被她戳出了一個窟窿,墻外的夕陽從磚洞中照進來,照在粉團兒紅噗噗的臉上,粉團兒忍不住咯咯笑起來。
樊夫人見狀,哭笑不得。索性放下手中伙計帶著粉團兒透著漏洞的磚墻欣賞美哭的日落;并許諾,第二天清晨喊粉團兒起來看泥洞中的日出。
第二天,樊夫人果然按時把酣睡中的粉團兒喚醒;頭一次認真觀看日出,粉團兒高興得直拍手:
“哇,日出真漂亮啊!好像疏桐姐姐臉上的胭脂一樣好看呢!”
一旁,劉疏桐亦醒來,一睜眼,就見粉團兒盯著墻上的缺口,滿眼淚花;劉疏桐眼圈一紅,替粉團兒擦去眼角的淚:“粉團兒又想娘親了吧?”
粉團兒躺著一動也不動,無聲地點了點頭。
劉疏桐:“我知道你很難過,若是想哭就哭出來吧。沒關系。”
粉團兒倔強地搖搖頭。
劉疏桐:“我爹娘去世的時候,我十一二歲,足足比你大了六七歲;但即便如此,那時,我只覺得天都塌下來了,我從早哭到晚,都快把這輩子的眼淚都哭干了。”
劉疏桐伸手握住粉團兒的小手:“我知道這種滋味有多難受。”
粉團兒哇地一聲,轉身一頭撲進劉疏桐的懷中,嚎啕大哭。
慈濟堂內,時間尚早;大堂內坐著,花若、靜以望、花沫、吳半仙兒、劉疏桐與劉清野。
劉疏桐十分擔心粉團兒的狀況:“太為難她了,才剛剛五歲。這要叫她如何面對這喪親之痛。”
吳半仙兒安慰道:“放心吧。這分離之痛雖是一道巨大的坎,但粉團兒會跨過去的。只要還有你們在,她一定會學會如何克服種種困難。”
靜以望若有所思道:“或許,換個新的環境,對粉團兒會更好。”
花沫聞言,看向劉疏桐姐弟道:“正是。不如,我們將慈濟堂開到蘭澤去!”
劉疏桐、劉清野、吳半仙兒你看我,我看你,誰也沒說話。
良久后,劉疏桐幽幽道:“想當初,無風與我一同創辦這間醫館;誰知,如今卻是物是人非。罷了!閑云說的對,去蘭澤吧!其實哪兒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散落四處的我們,終于又能重新聚在一起了。”
眾人皆默默頷首。
回蘭澤后,花若第一時間便是回寢宮簡單收拾了幾件衣物,便前往大巍山的木香寺為靜無風請愿、受戒。
哪知,花若剛出門,卻迎頭碰見了位奶媽;這奶媽剛給懷里的小兒喂完奶,為了防止小兒溢奶不得不抱著小兒四處溜達。
奶媽撞見花若,嘴里喊著殿下贖罪,一面忙要躬身作禮,卻被花若一把攔住了。
花若扶著小兒的襁褓,向奶媽說道:“抱著孩子多有不便,不必多禮。”
花若的話音未落,這襁褓中的小兒,竟搖搖晃晃地握住了花若的手指。
沒錯,這就是靜無風產下的那個孩子,也是間接“害死”了靜無風的“罪魁禍首”。
想起靜無風的慘死,花若竟對眼前這小兒隱隱生出一股抵觸之情:
“我竟然怪罪這個才出生沒多久的小小人兒。”
花若難過地扭過頭去,不忍再看這孩子;就在花若試圖將手抽回來時,這小小人兒卻將花若的手指握得緊緊地。
花若回頭看見自己被握得緊緊的手指,忍不住鼻頭一酸:“花若啊花若,你緣何對眼前這個小小人兒如此不公。竟然忍心將自己未能挽救住亦塵性命的無奈、無助、悲憤試圖轉嫁到眼前這個尚不能言語的小人兒身上,這對他是真的公平嗎,他什么也沒做。”
如此想著,正欲離去的花若轉而追上奶媽道:“我能……我能抱抱他嗎?”
奶媽咧嘴一笑,愉快地將懷中的小兒遞給花若:“你抱抱看看,這小鬼可沉了!”
花若抱著他,望著這小小人兒那烏黑發亮的眼睛,似乎看到了靜無風的影子;花若的眼圈微紅,向小兒言語道:
“對不起,把你娘弄丟了;不過我一定會把她再帶回來的。”
小兒無意識地咧嘴,沖花若呵呵樂著;連這笑容里,都藏有靜無風的樣子。
奶媽捂嘴笑道:“敢問殿下,這孩子可有名兒?因為不知道他叫什么,我們幾個奶媽平日里都胖娃、胖娃地喊他。”
花若沉吟片刻后說道:“閶闔,靜閶闔。”
奶媽喃喃自語:“靜昌河?昌河?這得是個地名兒吧?”
花若笑而不語,將孩子交還給奶媽后,快步向木香寺而去;奶媽不知道的是,閶闔正指西風,“西”音同“惜”也。
花若此刻心中所想的正是:“若你們母子日后有緣再見——不,你們一定會再見;到那時,希望你能比我更懂得如何珍惜和愛護你的娘親。”
蘭澤國迎風湖岸,花沫帶領眾人立湖觀看:“看到那所湖心寺了嗎?此刻南邊的院落正在翻新修葺,依照我兄長的想法,會將其擴建成一所臨湖迎風的敞亮院所,供你們使用;別說是醫館了,就算是再辦個學館也是綽綽有余的。”
吳半仙兒的歡喜溢于言表:“臨湖好啊!這沿岸的花紅柳綠,風景不要太好啊!若是天天住在此處,便是叫我去做神仙,我也不換吶!”
劉疏桐沉默不語,片刻后問道:“那,我們該叫它作什么呢?”
吳半仙兒:“既在這迎風湖心建高樓,那何方就叫它作‘迎風閣’呢?”
劉疏桐:“迎風……早日迎接無風歸來,大家本都心系花若殿下咒法的成敗,如今喚它作迎風,也正是借物抒懷,恰當萬分。”
花沫:“那既如此,還請各位先與我一同回宮去吧。”
劉疏桐:“回宮?”
花沫:“對啊!這迎風閣的工程雖不大,但也非朝夕可住的,至少也得個把月吧。所以,在它建好之前……”
劉疏桐截口道:“多謝花沫殿下。我們在這周邊隨便找個近處的農舍租住下來便是,實在不敢如此麻煩殿下。”
花沫一臉期待:“不麻煩……”
劉疏桐則十分堅決:“殿下的好意心領了;只是我們村夫俗子恐難以習慣宮中的繁文縟節,所以,還望殿下諒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