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為本是深度管理的內在要求
很多老板喜歡抱怨:“現在的年輕人怎么不能吃苦了?動不動就要離職,不像以前的人那樣可靠了。”針對這個問題,馬云的回答很干脆:“要么錢給少了,要么心涼了。”仔細一想,確實是這么個道理,現在的年輕人接受過良好的教育,他們把人格尊嚴看得非常重要,自信“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對于尊重的需求已經成為社會的主流聲音。
深度管理必須學會尊重員工
以人為本,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進入現代社會以后,以人為本的思想依然沒有過時,被廣泛運用于各類企事業單位的運營和管理中。
相比于古代社會,現代社會在保護民生方面做得更好,而現代企業管理則是把流程制度和人的才能結合起來,這兩種因素成為支撐企業的關鍵因素,二者缺一不可。
很多人喜歡強調以人為本,例如“經營要以人為本”“管理要以人為本”“教育要以人為本”“醫療要以人為本”……但是事后證明,這只是一句空話,事實上很少有企業能夠做到,或者說企業管理者壓根不懂什么叫以人為本。
企業要想留住人,就不要整天想著“畫大餅”,這么拙劣的演技已經不能忽悠人了。現在的企業管理更加強調人的價值,強調客戶的價值,也強調員工的價值。深度管理需要充分尊重員工,讓員工能夠昂首挺胸地在公司里行走,這樣才能充分提升他們的工作積極性。
人是企業的根本,也是資本
在談起資本時,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錢,認為“資本=錢”,其實資本包含多種內容。易中天曾經說:“‘以人為本’有兩方面的含義,一方面是以人為根本,另一方面是以人為資本。”
金錢和人才,哪個對公司更重要?現在,人們普遍認為人才更重要,以前是“千軍易得,一將難求”,現在成了“千金易得,一將難求”。要獲得投資很容易,只要你的項目確實有價值,總會有人看中的,尤其是在中國市場投資這么火熱的背景下。一個能干的人才的加入,或許可以使公司迅速崛起,甚至是起死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