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迷失之禍
- 遮天世界我無敵
- 吾乃郭道子
- 2339字
- 2020-05-30 19:20:54
在修煉的時候,陳恪一直能夠感應到神島之上的一切,也能感知到自己苦海中的一切。
但是在這個瞬間,他發現自己對外界的感知能力瞬間變得模糊起來。
對苦海之內的控制能力也驟然消失了。
他的意識停留在了驅殼之間。
進無可進,也退無可退。
簡單來說,他在架設神橋,沖擊彼岸的瞬間,驟然迷失了自己。
“這是怎么回事???”
陳恪的心中瞬間一驚。
本來,他以為自己在吞噬了十分之一的神髓之后,已經十拿九穩能夠突破到彼岸了。
但是,誰能想到,在這個關鍵的時刻,他的神識竟然陷入了迷失之中。
他就好像是闖入了一個未知領域的孩子一樣,變得茫然起來。
雖然天寬地闊,但是,他卻不知道到底哪個地方才是他要去往的方向。
神橋橫亙于苦海之上,如同一條天之道路一樣,向著未知的盡頭延伸了開去。
而問題,也正是在這里。
在《亂古經》中有迷失之禍這一節。
陳恪在開始修煉的時候,已經把輪海秘境和道宮秘境的修煉之法和可能遇到的問題全部鐫刻在了心間。
最開始的時候因為慌亂,沒有反應過來。
而此時的話,他的心神已經鎮定了下來,回憶起了‘迷失之禍’這一節里面記載的東西。
簡單來說,這一劫的問題,就是力量雖然具備了,但是卻沒有方向了。
普通人沒有人指引的話,根本不知道彼岸到底在哪個方向。
所以在苦海之上搭建神橋。
可能是通往彼岸,也可能是通往位置的危險領域。
所以在這個時候,迷失之禍就出現了。
必須在心底明悟,到底哪里是彼岸,才能從這個關卡中沖破出來。
但是,想要從這個關卡中沖破出來,又是何其不易???
迷失之禍,又叫做生死考驗。
這是輪海秘境中最為恐怖的一道關卡。
一旦卡在這里,前不見天,后不見地。
并且,人的眼耳鼻舌身意會被迷霧籠罩,看所有的東西都感覺是一片虛妄,充滿了不真實。
如果被困在了這個關卡之中,就相當于是被囚禁在了牢籠之中一樣,根本無法隨意出來。
并且,這個關卡,對那些特別聰明,靈氣特別足的天才,難度會更大。
因為天才,更多是肉身上的天賦。
而這彼岸境界,則是心靈上的考驗。
這是一種對心靈的拷問。
天驕少年一般順風順水。
一路走來,多的是阿諛奉承。
修煉起來,也不會有多少阻隔,所以,這些天驕的心智一般都處于一種比較稚嫩的狀態。
到了彼岸境界,面對無路可走的情況,那些天驕就會變得驚慌起來,不知道往哪個方向去。
而越驚慌,籠罩彼岸的霧氣就越粘稠,就越難以從這個秘境中突破出去。
到了最嚴重的時候,甚至可能五感被剝離,徹底失去控制肉身的能力,變成一個廢人。
所以,這是一道生死考驗。
這是必須要通過的一道關卡。
通過了,神識增長,智慧圓融,明白了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到底需要什么。
而如果無法通過,就會變成一個可以對外界有所感知,但是,卻無法做出回應的廢人。
下場可謂是凄慘。
陳恪這個時候也感覺自己的眼睛好像被一片厚厚的布塊黏住了一樣,耳朵更好像是有一個大耳塞塞住了一般。
同時,嘴巴、鼻孔、意念,也似乎開始蒙塵,變得不那么通透了。
身軀開始變得麻木,變得失去知覺。
感覺不到外界的空間,也感知不到時間的流逝。
陳恪的思想好像被囚禁在了一方狹小的天地之中。
他自己也知道,如果能夠破開這道牢籠,他就重新能夠和外界的天地產生感應。
可是,怎么才能打破這處牢籠???
怎么才能重新和外界的天地產生聯系???
“呼。”
陳恪深深的吐氣,又深深的吸氣。
來回幾次之后,他的心念慢慢變得平和起來。
以陳恪的智慧,自然明白,越是到了危險的時候,越要鎮定。
如果心神慌亂的話,自己就把自己的力量消耗殆盡了,又如何來堪破這迷失之禍???
陳恪的腦海里飛速的思索起彼岸的真正意義來。
“彼岸彼岸。”
陳恪的嘴里輕輕的念叨起來。
彼岸境界是橫亙在修煉一途上的一個大大的問號。
是在叩問修煉者的內心,你所認為的‘岸’,到底在何方。
你又到底想要一些什么???
修煉一途,可謂是無邊無際,就好像是無邊苦海一樣。
不知道有多少修士倒在了其中,永遠也無法爬出來。
如果心智不堅的話,面對這番叩問,恐怕就會生出懈怠之感。
既然大部分人都無法到達修煉的彼岸的話,那他們為何還要追求這個彼岸呢???
何不回頭是岸,找一個舒服的姿態,用一種舒服的方式生活在世間???
這雖然長生無望,至少也享受了人世的喜樂。
比起普通的修煉者孜孜汲汲,在長生路上痛苦的跋涉要舒服的多。
所以,很多知難而退的人,到了這一步,他會選擇退縮。
選擇回到平凡人的生活里去。
當他選擇了回頭是岸,他的修為就會停止進步,最終,他的人生就會變成一個普通的凡俗之人。
而這對于那些資質一般的人來說,又何嘗不是一種幸福???
都說修煉修煉,可是又有幾個人能修煉到極致的頂點,最終破開虛空,飛升而去???
大部分的修煉者修煉了一生,也只是平添了幾分妄想,多增了幾分痛苦。
根本不可能看到長生路的盡頭。
所以,及早的認清自己,明白自己只是一個平凡的人,然后從對長生路的追求中退出來,認真的過起凡俗的生活。
這未嘗不是一種幸福。
這是苦海無邊,回頭是岸,知足常樂的道理。
當然,也有人會在這個叩問之下,產生無邊的豪情。
陳恪此時就是如此。
“岸邊???哪里是岸邊???”
“我所在的地方就是岸邊,又何須再去尋找別的岸邊???”
“海到無邊天作案,山登絕頂我為峰。”
“我就是岸,我就是峰,又何須再去苦苦追求什么彼岸,什么岸邊???”
陳恪的聲音才剛剛落下,只看到被迷霧籠罩的苦海傳出轟然一聲巨響。
然后,外界的五光十色,喜怒哀樂,天空大地,在瞬息間映照到了陳恪的心間。
原本喪失的感知能力重新回到了他的肉身之上。
陳恪堪破了迷失之禍,從彼岸之問里超脫了出來。
在這一個瞬間,陳恪的對外界的感知能力,更勝從前。
并且,在他的眉心之中,出現了一洼金色的池水。
這洼池水蕩漾著波濤,微微一漾的功夫,神識頓時如同匹練一般橫掃而出,直擊天地。
外界的一切,比先前更加清晰的出現在了陳恪的腦海里。
迷失之禍雖然十分危險,但是渡過了之后,對于心神智慧的好處,也是難以言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