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經濟法概述
學習目標
通過本章的學習,應使學生掌握經濟法的概念;了解經濟法的調整對象;理解經濟法的特征和基本原則;掌握經濟法的淵源;掌握經濟法律關系的概念及要素;掌握經濟法律責任的承擔方式。并通過本章的技能訓練使學生學會判斷某一法律是否屬于經濟法的范疇;學會辨別某一經濟法律關系中的各要素;學會判斷具體案件中責任主體應承擔何種經濟法律責任。
引導案例
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的立法工作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截至2019年6月15日,我國已頒布法律272件、行政法規726件、地方性法規11241件、司法解釋542件、規章11517件,涵蓋社會關系各個方面的法律部門已經齊全,各個法律部門中基本的、主要的法律已經制定,相應的行政法規和地方性法規比較完備,法律體系內部總體做到科學和諧統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已經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是以憲法為統帥,以法律為主干,以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為重要組成部分,由憲法相關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經濟法、社會法、刑法、訴訟與非訴訟程序法等多個法律部門組成的有機統一整體(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
問題:
(1)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是如何劃分的?
(2)經濟法為什么能成為獨立的部門法?成為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有機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