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企業法概述
2.1.1 企業概述
1.企業的概念和特征
企業是從事生產、流通、服務等經濟活動,以生產或服務滿足社會需要,實行自主經營、獨立核算、依法設立的一種營利性的經濟組織。
從法律角度看,企業有如下特征:
1)企業是社會經濟組織。企業是一定人員和一定財產的組合,體現了社會經濟特性和社會組織特性。其經濟特性是指企業從事商品生產經營的經濟活動,目的是實現經濟效益。其組織特性是指企業由多人組成,有自己的組織管理機構和工作程序。
2)企業是以營利為目的、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社會經濟組織。企業所從事的生產經營活動包括生產、交換、服務等,是以滿足社會需求、創造社會財富、實現企業利潤為目的的。企業實行獨立核算、單獨計算成本費用,以收抵支,自負盈虧。
3)企業必須依法設立。目前我國對各類企業的設立在法律上都有明確的規定,企業必須依照法律規定的條件和程序才能成立,并取得權利能力和行為能力。設立條件和程序因所依據的法律不同而有差別。設立企業的主體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
知識鏈接
1.自然人
自然人是基于自然出生而依法在民事上享有權利和承擔義務的個人。自然人的能力包括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民事權利能力,是指國家通過法律賦予的民事主體享有權利和承擔義務的地位和資格。即享有民事權利能力就可以參加民事活動,享有民事權利,承擔民事義務。依據我國法律,自然人的民事權利能力始于出生,終于死亡,并且地位平等。民事行為能力,指民事主體能夠以自己的行為參加民事活動,享有民事權利,承擔民事義務的地位和資格。
依據我國《民法總則》規定了自然人的民事行為能力:
第十七條 十八周歲以上的自然人為成年人。不滿十八周歲的自然人為未成年人。
第十八條 成年人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獨立實施民事法律行為。十六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第十九條 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但是可以獨立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
第二十條 不滿八周歲的未成年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實施民事法律行為。
第二十一條 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成年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實施民事法律行為。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適用前款規定。
第二十二條 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但是可以獨立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智力、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
第二十三條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監護人是其法定代理人。
2.法人
法人是具有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依法獨立享有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的組織。
法人應當依法成立,有自己的名稱、組織機構、住所、財產或者經費。法人成立的具體條件和程序,需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設立法人,法律、行政法規規定須經有關機關批準的,依照其規定。
法人的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從法人成立時產生,到法人終止時消滅。
法人以其全部財產獨立承擔民事責任。
法人作為民事法律關系的主體,是與自然人相對應的,兩者相比較有不同的特點:法人是依法成立的社會組織;法人是具有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的社會組織;法人是能夠獨立承擔民事責任的社會組織。
2.企業的分類
(1)按照企業投資者的出資方式和責任形式劃分
按照企業投資者的出資方式和責任形式的不同,企業可以分為個人獨資企業、合伙企業、公司企業和外商投資企業。這是最基本、最典型的分類。西方發達國家大都采用這種標準劃分企業類型。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我國法律也采用這一標準劃分企業。
(2)按照企業是否取得法人資格劃分
按照企業是否取得法人資格,企業可以分為法人企業和非法人企業。符合法人條件、依法取得法人資格的企業為法人企業。公司是企業法人,因此公司是最典型的法人企業。不符合法人條件、不能依法取得法人資格的企業為非法人企業。個人獨資企業、合伙企業都是非法人企業。
我國不符合法人條件的中外合作企業、私營企業中的個人獨資企業和合伙企業、合伙型聯營也都是非法人企業。
(3)按照企業的所有制性質劃分
按照企業所有制性質的不同,企業可以分為全民所有制企業、集體企業和私營企業。所有制性質曾經是我國劃分企業法律形式的主要標準。
2.1.2 企業法
企業法是規定企業的法律地位、調整其內外部法律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制定了一系列企業法律法規。1999年8月30日,第九屆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獨資企業法》,自2001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1997年2月23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四次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合伙企業法》,經2006年8月27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三次會議修訂,自2007年6月1日起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于2003年12月29日第八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通過,1999年、2004年、2013年和2018年分別對其進行了修訂;2005年10月27日,第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八次會議通過了新的公司法修訂案,于2006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2019年3月15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高票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商投資法》,這是中國第一部外商投資領域統一的基礎性法律,該法自2020年1月1日起施行。
屬于企業法的法律法規主要包括個人獨資企業法、合伙企業法、外商投資企業法和公司企業法四個部分。本章只涉及個人獨資企業法、合伙企業法和外商投資企業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