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師經典之作·大家談(套裝22冊)
- 老舍 聞一多 梁啟超 章太炎 胡適等
- 1400字
- 2020-05-28 18:07:35
出版說明
“蓋自風雅騷人之后,占得大家數者不過六七。”
“大家”,思以其道易天下,播其聲、揚其道、釋其理,于古,引領時代腳步,于今,掀起研習熱潮。他們博學多知,文筆雋永,面對浩繁艱深的典籍,傾其所讀,融會貫通,著成一部部簡明精要的著述,以供他人研讀。這些著述經大家之手“精雕細琢”后,雖小卻精,里面盡是排沙見金的精華所在。它們歷經歲月洗禮,歷久彌新,至今仍被推崇,熠熠生輝。
遺憾的是,這些著述有的版本繁多,紛紛籍籍,有的久不再版,一書難求。對于初學者來說,難以找到通俗易懂的入門讀物,對于研究者來說,難以找到簡明扼要的參考資料。
“前人之努力,無數心血,唯愿時光不能將其盡數埋沒。”鑒于此,我們出版了“大家談”書系,收錄古今中外的大家名作,聽“大家”暢談時代故事,從“大家”眼中坐看風云變遷。這些著作有的為讀者耳熟能詳備受推崇,有的曾被多數人喜愛卻年湮代遠埋沒已久,但無一例外,都是以大手筆寫小文章。區區數萬字,便可見清晰脈絡,篇幅短小,卻在細微之處見真章,雖是小書,卻蘊含著巨大能量。我們借此機會統一裝幀,在尊重原著的基礎上仔細編校,以饗讀者。
希望你不論是在研究之時還是在閑暇之余,都能夠從本書中收獲更多;希望它成為你口袋里的必備物品之一,低頭時,豐富自己,抬頭時,砥礪前行。
“大家談”編輯部
編者序
歷史是令人著迷的。那些有趣的人物故事與歷史事件,那些封刻在石板上的字符,那些在時間齒輪下涌現出的戰斗英雄,無不在催動著我們去找尋那些封塵的印記。讀史可以使人明智,鑒以往可以知未來,歷史不僅是知識中很有價值的一部分,它還打開了通向許多其他領域的門徑,引領我們去探索未知。因此,我社特意選取了我國著名歷史學家、國學大師呂思勉先生撰寫的《呂著中國通史》,予以重新出版,并更名為《中國通史》,以供讀者知史、明史。
《呂著中國通史》是呂思勉先生在抗日戰爭時期上海淪為“孤島”時,為適應當時大學教學的需要而編寫的。全書共分上下兩編:上編是中國文化史,敘述了中國社會經濟制度、政治制度與文化學術的歷史發展情況及其特點;下編是中國政治史,依時代加以聯結,簡明扼要地講述了中國歷史的演變以及歷史重大事件。本次出版只選取其下編——中國政治史部分,旨在按照歷史年代的發展順序,略敘我們這一民族國家幾千年來的盛衰大略,以使讀者形成清晰流暢的知識脈絡。
在今天重新出版此書,是有著強烈的現實意義的。首先,重拾對學術文化的嚴謹態度,恐怕是今人亟待學習的。呂思勉先生一生治學嚴謹,占有豐富的史料和融合社會學知識是其研究歷史的兩個主要方法。他主張論從史出,反對主觀的武斷,十分強調社會學的根基作用,他將歷史研究的目光放眼到了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因而他的著作眼界開闊,能緊跟時代的步伐。雖于今天看來并不全面,但其治學的態度卻是今人所需學習的。其次,作者編排本書的意圖,不僅為了當時教學的需要,還為了從歷史中總結出經驗教訓,用來指導今后的行動。今天我們再回過頭看作者的觀點和見解,有很多都在歷史行進的途中得到了證明。當然由于時代的局限,作者也有一些方面與我們現在的認知相左,但這是必然會出現且不可避免的,不過作者的見解同樣給今人研究當時的歷史環境提供了寶貴的資料。
為尊重呂思勉先生的原著和那個特定的年代,我們除對極少數地方予以處理外,其他一概保留舊貌,以期為讀者奉獻一部原汁原味的史學著作。
本書一定還有疏漏不足之處,歡迎廣大讀者批評指正。
編者謹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