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長樂對風投公司沒有太多好感。
上次進智投資協議上弄的那個對賭條款,實際上就擺了他一道。如果當時真的簽署協議,進智投資是沒有什么風險的,風險全壓在川騰這邊了。
進智把六家公司弄上市,不可能不知道對賭條款必須設立終止條件。還有那個凈利不低于25%的觸發標準,明擺著沒有把川騰當成對等的合作伙伴。
產業資本也會吸血……倪長樂給進智風投下了個定義。
當然,不借助風投也可以。倪長樂擔心的是時機。
現在見的這家風投也算是小有規模,正在運作的涉及地產、科技、零售等好幾個公司,總經理叫黃明。
南山海邊一間小咖啡館里。
黃明帶著一個投資經理,倪長樂帶著韓青竹,四人在一個安靜的角落坐了下來。
黃明四十出頭,頭發白了一半,似乎在暗示著風投這行也不是那么好干的。那些資金大部分來自于投資人,項目選不好投資人撤資也是個大麻煩。
倪長樂結識黃明,是在一次地區商會上。那時候川騰為地震捐款300萬元,引起了不少同鄉老板的注意。
因為同鄉這層關系,剛才幾人并沒有談工作,而是閑聊了些投資方面的趣聞軼事。
“倪總,我看了你們的基礎報表,發展很快,現金流也充沛,為什么還要我們風投介入呢?”黃明品了一口黑咖啡,終于先開口問。
“現在我們是小項目不差錢,但要成為國內頂尖的工業系統技術公司,和歐美老牌跨國公司競爭,靠自我積累速度還是慢了點?!蹦唛L樂簡要說道。
“據我所知,國內有不少公司跟你們一樣懷有這種大志向大抱負,但真正做起來的,一個都沒有。比如京城的那個荷力氏,我們投資人就不怎么看好它。”
黃明說的有些直接,國內的工業自動化市場他是有所了解的。
像荷力氏,噱頭不小,但真正懂行的人就知道其是有致命缺陷的,幾乎沒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拳頭產品??筷P系接工程,風險太大。
“我也不看好。他們雖然去年在納斯達克上市了,但并沒有核心競爭力。當然,他們涉及的部分工程從我們這里拿過貨,是我們的客戶之一,希望他們能做起來吧?!?
倪長樂微笑著說:“我們的客戶非常廣泛,生存之道各不相同。有時候,很多公司所謂的大志向不過是往自己臉上貼金罷了,外界認不認可對這種公司來說不重要,賺錢才是第一要務?!?
“哦?”
黃明有些意外,哪個公司不是以賺錢為第一要務的?不為賺錢開什么公司?
倪長樂:“我們川騰當然也要賺錢,更要賺大錢。
但我們賺的錢,是來自技術的沉淀和對于新型工業化的全新理解。
我們所做的一切,是順應國內工業升級轉型潮流的。換句話說,不明不白和不懂的錢,川騰不會去掙,哪怕一個子兒?!?
黃明雙目中閃過一絲驚訝,這年頭能把賺錢思路理清晰的老板,實在不多見了。
他跟著就問:“倪總為什么對公司如此有信心?現在華中、華南、華東、華北都有研究院和高等院校切入這一塊,競爭不是越來越激烈嗎?”
倪長樂喝了一小口咖啡:“研究院和校辦企業不會成為我們真正的競爭對手,他們衣食無憂,開發沒有緊迫感。再說,對于工業系統技術的理解,能達到西門子這種級別的,國內還沒有?!?
越是聊下去,倪長樂越是覺得風投很難懂新型工業化的真正意義。
確實,對于黃明這種人來說,見聞是很廣博,但不夠專業和深入。一旦聊到純技術的話題,他就只有聽和瞎捉摸的份兒。
當然黃明是個地地道道的風投公司老總,從倪長樂的專業專注和充滿自信的言談中就可以看出來,川騰值得投資。
但最后,倪長樂還是主動地表示,暫時不考慮讓風投介入了。
黃明有些驚訝也有點腹誹,那你干嘛約我們出來呢?我們的時間不比你更值錢?礙于同鄉關系,這句話終是沒有說出口。
倪長樂一臉歉意地笑了笑:“不好意思,川騰資本運作的速度寧可放緩點,也得求穩。但我個人還是愿意和黃總您成為朋友。
不提同鄉情誼,就是我們下游的不少終端用戶,也存在上市的需求。有時候,我們比用戶還了解其所在領域的發展情況。”
黃明有些不敢置信:“當真?”
剛才的腹誹立即跑得無影無蹤。工業領域要上市的公司實在多了去,如果真如倪長樂所述,保持良好的聯系是很有必要的。
有時候,一份投資報告就是再詳盡,也不如一個懂行朋友的真知灼見來得靠譜。
接下來,雙方便是愉快地告別。
回公司的途中,韓青竹對倪長樂的談判方式和果決佩服不已。
“倪總,黃明在風投界可是名人,他介入的公司幾乎沒有不成功的。深市領導也很看重他,常常邀請他去一些創業論壇演講呢。我看他雖然有些問題問得刁鉆,但應該對川騰興趣不小呀。”
“那也改變不了他逐利的本質?!?
倪長樂一邊開車一邊笑道:“我可不想再看到什么對賭條款了。再說了,沒有他們介入,我們一樣能成功。”
韓青竹微嘆一口氣。
確實,只要風投進來,就必然涉及到業績對賭以及一些運營上的是非。但在國內靠自身能力IPO成功的公司,實在不多見。
“公司的快速發展你也見到了?!蹦唛L樂繼續說:“像建廠的資金,貸款就行。按我們現在這個現金流,是沒有壓力的?!?
韓青竹笑了笑:“那就祝公司早日成功吧,我還想早點搬去吳中辦公呢。”
倪長樂微微搖頭:“再快,也要一兩年后了。沒法子,和風投接觸越多,我對他們就越失望。”
韓青竹微微一怔:“失望?”
倪長樂:“嗯,我算是徹底了解他們的風格了。投資進來先把自身風險降到最低,至于退出,到時候他們肯定會提出新的要求去追求收益最大化?!?
“原因很簡單,黃明、何進智其實就是一類人,資本界的高級打工仔。我可不想被他們牽著鼻子走?!?
韓青竹忍不住笑了起來。這個比喻太形象了。
說白了,這些風投基本都是私募,黃明和何進智本質上不過是管理人而已。
PS:感謝浮生為卿歌一曲、小書生大夢想、梧桐半丁香等人的打賞以及各位的推薦票,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