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FOREWORD
為愛下廚房
小時候,家常飯菜的味道就是媽媽的味道。還記得那時候,每到吃飯的時間,總是積極地坐在餐桌邊,捧著屬于自己的小小碗筷,期待著媽媽從廚房里端出來一道道散發著誘人香味的菜肴。酸甜苦辣咸,構成了童年對家和媽媽的記憶。
后來離家求學、工作,吃過數不清的食堂和飯店。無論是低廉的路邊攤、大排檔,或是快捷的盒飯、便當,還是珍饈滿席的酒店、飯館,同樣的酸甜苦辣,卻唯獨缺少了家的味道、缺少了媽媽的味道。其實,很多大廚的手藝出神入化,做出來的菜肴色、香、味、意、形無一不美,但在我的心里都敵不過媽媽腰系圍裙從廚房里端出來的一碗白米飯。因為媽媽做的飯菜里,有對我們的愛。
再后來,找到了我愛的那個人,組成了自己的家庭。為了讓家人吃得安心、吃得健康,我決定自己下廚房。可是從小在媽媽的呵護下長大,論吃我是天下無敵,說做我卻無能為力。有時候我會想,如果能像游戲中學習技能那樣學會做飯,那該多好啊!怎奈愿望是美好的,現實是殘酷的,我只能學著媽媽的樣子系上圍裙,試圖在廚房中打拼出一片自己的江湖!
所幸動起手來之后,我發現做菜其實也不是特別困難,掌握了要領之后,下廚房甚至是一件很有樂趣的事情。當然,如果不算上洗菜、刷鍋、刷碗……就更好啦!擺弄著廚房里的鍋鍋鏟鏟、瓶瓶罐罐,我仿佛成了指揮家,把五味調料和五色食物調和在一起,慢慢的,我學會了烹制出媽媽的味道。從一個吃貨變成一個廚娘,這種變化不可思議,但也順理成章。
幾年過去了,我已非當年吳下阿蒙,煎炒烹炸再也難不倒我。看著家人喜歡我做的飯菜,心里滿是喜悅,做飯也漸漸變成了興趣。每次嘗試新的菜肴,都是一次小小的挑戰;每次聽到親友的稱贊,都是一次小小的成功。女人果然是虛榮的,讓這種虛榮來得更猛烈一些吧!
作為過來人,我知道新手下廚房的難處,也體驗過面對食材和菜刀無從著手的窘境。我想對那些即將走入廚房的新主婦、立志自己做美食的新廚娘們說,其實做飯一點兒也不難,理順每一個步驟,隨心所欲一些,美味往往就在不經意中出現了。我把做菜的步驟分為準備工作和制作方法:準備工作是對食材的處理,切條切丁不必太在意;制作方法是對味道的烹調,甜點兒咸點兒無傷大雅。菜譜不是圣旨,食材的選用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完全可以根據自己冰箱里的儲備來調整和選擇。而且,這也是發揮個人創意的過程,沒準兒哪位高手就能用豆腐做出熘肉段來呢!
自己成家之后,過著日復一日的生活,這才體會出小時候媽媽為全家人準備飯菜的不容易。別的不說,單單“下頓飯吃什么”這個小問題就不知道殺死了我多少腦細胞。所以,我就想有沒有一本專門為新主婦、新廚娘準備的菜譜,看起來不那么難,可以為每餐的準備提供一些借鑒。感謝朋友的幫助,才有了這樣一套書。希望這套書可以讓剛剛走進廚房的您從此熱愛烹飪,把愛通過美食傳遞給那些我們深愛著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