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數據網絡傳播模型和算法
- 陳衛
- 865字
- 2020-05-26 17:37:45
叢書總序
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物聯網、移動互聯網和產業互聯網等成為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特征,其中大數據與上述技術和應用都有密切關系。大數據來自于移動互聯網、產業互聯網和物聯網等,其存儲需要云計算,其挖掘依靠人工智能,而人工智能也有賴于大數據的支撐,大數據是產業互聯網的重要基礎。大數據不僅可以用于社會的精細化管理,更好地服務民生,大數據產業也將形成信息產業新的分支,其間接的產業影響將更大。可以說,大數據是數字經濟的重要支柱。
很多國家都將大數據作為新時期的國家發展戰略。2015年,國務院印發大數據發展的首個權威性、系統性文件《促進大數據發展行動綱要》,2016年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批復了13個大數據領域的國家工程實驗室,我國一些省市也紛紛制定大數據發展戰略與規劃。當前,我國在大數據共享開放、大數據資源開發、大數據技術研發、大數據挖掘應用、大數據產業培育、大數據安全管理、大數據人才培養和大數據法規研究等方面全面部署,為我國實現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產業升級和轉型,提升國家競爭力,爭取在國際領域的話語權和實現跨越式發展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然而,我國的大數據發展也面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例如基礎研究薄弱、創新能力不強、產業鏈條缺口、數據資源封閉、法律法規滯后、數據安全不力、數據人才短缺和數據設施布局不合理及利用率不高等。為了使我國的大數據應用與產業可持續健康發展,需要多管齊下,其中普及大數據科學是重要的一環。為此,《學術中國·大數據》叢書編委會組織多個大數據領域優秀的研究團隊的專家,基于國家“973”計劃、“863”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重點研究計劃等科研項目的創新研究成果和國內外大數據應用的成功實踐,編寫了這套叢書,內容涵蓋大數據存儲、數據管理、數據挖掘、分析平臺、優化算法等核心技術領域。
本叢書的出版對傳播大數據科學知識、推動大數據的學術探討、鼓勵大數據領域的產學研用協同創新、促進大數據標準化研究、加快大數據核心技術研發、培訓大數據技術人才、引導大數據應用與產業化發展以及完善大數據有關的制度建設,都將起到積極作用。
2017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