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極絕大部分時候的天氣都是惡劣的,少見的晴朗天氣也只出現在各別區域,持續時間也很短,變化反復無常,越接近南極點位置的持續時間越短,變化越無規律。
自從在月球上發現鈦APH始,進入二十二世紀后,人類已經在南極建立的多個基地,源自一次偶然在南極上勘察到類似于月球才有的“鈦APH”同位素材料,只需要簡單的化學合成法就能提取,這也是南極也爆發熱戰的原因之一。
過去十年大戰期間,南極就被一分為三,分別由東亞共和國、太平洋聯邦、北歐軍事同盟所占據,盡管有著協議上的和平開發利用,但由于早期協議中的資源分配不均,主要是密集礦點的交界問題,再加上戰爭的爆發,才導致南極也成為幾大戰場之一,也是人類有史以來第一次在南極內陸爆發戰爭。
為此人們修建了能夠停靠大型艦艇的港口,起降大型飛機的機場,為了適應極端天氣而專門制造了大量裝備,甚至就連坦克都曾在這片寒冷的陸地上奔馳和開火。
但如今這里已經變為了人類未開發前的荒蕪之地,殘留在雪原中的各式各樣武器裝備和零件都被風雪所掩埋,就連不少基地都已經廢棄成遺址來形容。
實際上南極的戰火一直持續到簽訂停戰協議那一刻,在戰爭結束后,由于協議的要求將部署在南極的所有武裝部隊撤離,為此大量的武器裝備遺留在了南極,只優先將人員和重要物品帶走。
港口被冰封,機場跑道和露天機堡也被凍上厚厚的一層冰,此時的基地已經是一個冰雪世界,車輛一排一排的整齊停放著,在停機坪上還有一架軍用的中型通用直升機,機身和六片槳葉也被死死的冰封著。
「外部環境溫度:-5~-10℃?!?
寧祈拓盯著全息面板上顯示的數字陷入了沉思,她很早就已經將機體降落停穩在東亞共和國過去在南極封存的「心眼」基地的一處空地。
通過全周天式的駕駛艙和傳感器提供的視野顯示,她能夠全方位的看清楚附近的景色,正如之前所想的一樣,這里是一個冰封的世界,即使是夏季,溫度也沒有在0攝氏度以上,要是南極洋和陸地岸邊附近倒是有較高的溫度。
在「鐵翼ACT」的棱角分明的頭部傳感器閃爍著光,在最上端的甚高頻天線的指示燈在閃爍著。
“焦指揮員,等你們過來就知道是什么壯觀場面了?!?
由于通訊帶寬影響,傳輸的數據量十分有限,寧祈拓光是能夠和破冰船取得通話聯系都已經有些難得,可以的話她是很想直接發送實時視頻通訊。
「我們這邊的車隊剛剛出發,“海鳥一號”正在飛往你那里,你看一下雷達反應。」
“收到?!?
寧祈拓剛剛回復,通訊就已經關掉了,不過她也沒有打算多問,按照焦洋指揮員的命令,她靠著座椅后仰著身開口對移植過來的機載AI“諾艾爾”說道。
“諾艾爾,打開主動雷達。”
「了解?!?
通過智能語音識別就能自動化的進行運作,「鐵翼ACT」的主要傳感器跟原版一樣集成在頭部,但主動雷達的相控陣天線的位置有所變化,之前的陣面更大,現在是貼于棱形機頭的下半面。
由于光電傳感器是閹割過的輕量化版本,檢測和區分目標、多目標的距離都有所影響,她不指望依靠光電系統來探測了。
直接使用傳統的雷達搜索,畢竟這不是戰爭時那樣需要時刻謹慎的開啟和關閉雷達,畢竟雷達射頻信號會暴露很多信息。
「距離72km,高度3.6km」
「目標雷達信號確認,數據庫對比為友軍?!?
確認方位后,她打開敵我識別系統和建立激光通訊,「鐵翼ACT」頭部的高度集成化頭部在左耳邊的指示燈閃爍成綠色。
「寧祈拓中尉,具體情況如何?」
簡單的進行程序性交流后,第一個向她提問的是系展,他似乎很急于知道「心眼」基地現狀的樣子,由于他和幾位早期勘察人員搭乘的是“海鳥一號”①傾轉翼直升機,巡航速度較慢,盡管極速能夠達到600的時速,可正常使用大多數時候是中間值。
「注①:“海鳥一號”在本章中僅為機型代號,實際上機型名為“傳遞者”,最新型號為2111年在“空中飛行器試飛研究院(ATFI)”首飛的“和平傳遞者”。」
如果是送系展前來海龍二號破冰船具備STVOL的運輸機,那么很快就到這里了,但那種機型并沒有應對寒冷惡劣氣候特化。
“全都是冰雕,航空器、車輛、建筑以及機動裝甲都有,不過暫時我附近沒看到有人被凍住的,內部的情況還未知,我打算等你們到之后再進行除冰作業…”
她簡單的敘述同時邊望向四周的環境,跟寧祈拓說的基本別無二致,復雜的除冰作業她不敢輕易行動,畢竟有些被凍住的建筑很有可能是極為脆弱的,所以她所能做的僅僅是通過放電加熱破冰用的復合鉤爪將地面上的冰融化。
在等待了十幾分鐘后,那架“海鳥一號”傾轉翼直升機已經來到寧祈拓的上空,兩個轉軸旋翼開始調節方向,隨后保持懸浮緩緩下降高度,發動機口的高溫尾流跟寒冷的空氣作用下,產生大量的水霧氣。
“請維持高度。”
“姿態向左調整1至2。°”
“將降落?!?
寧祈拓則是擔任一個領航員的角色,借助「鐵翼ACT」上的多種傳感器來幫助直升機降落時提供各種各樣的數據。
很快直升機挺穩后尾艙門打開,原本“傳遞者”這種機型是用于運輸軍用物資的,但這架退出現役后的機型在內部進行了大幅度修改。
系展穿著防寒服走出來,氣溫比想象中的要暖和一些,至少跟他上次來的時候不一樣,不過依然有著寒冷的二到三級風吹過臉頰,讓他原本就僵硬的臉頰稍微紅潤了一些。
「保持低功率運轉,緩慢旋轉槳葉加熱,防止葉片和機械軸被凍住,除冰告警系統也有,這考慮的很周到啊?!?
他對這次勘察的隊伍所做的充分準備感到安心的說道,然后他取下透明色的護目鏡,他將目光望向不過二十米處聳立的機動裝甲,它的頭部正對著自己所在的位置,上面傳感器的指示燈閃爍著微光。
當他還在觀察四周發著呆時候,肩膀被一個拿著全頻段手臺的人叫了一下,嚇的他差點習慣性的軍人反應轉過身就想將對方按住。
“系展顧問,早期勘察作業由你來帶隊了,你對這里比較熟悉?!?
「好的,老白?!?
他稱呼的“老白”的是一個看樣貌四十余歲的中年人,全名叫白兆山,一位退役的老士官,一樣跟他穿著厚重的防寒服,但動作和說話的指揮卻十分老練。
(寧祈拓,跟上我的隊伍,按照我的指示開始破冰,首先是地下基地的大門。)
白兆山帶著幾個背著包和手拿專業設備的幾個人往北走去,他按照系展給的信息再結合情報部提供的心眼基地地圖,很快就鎖定了方向和位置。
“收到?!?
寧祈拓原本后仰著身觀察四周被這么呼叫后,立刻就蹦起身子進入到認真狀態,她看了一眼機體概況一切正常后,直接拉動操縱桿。
由于是特化的冰雪環境的裝備,機體腳掌安裝了壓力傳感器,通過精確的感知壓力數據后就可以通過AI自動輔助進行調整,也就是讓機體和被冰凍的地面摩擦力增大,十分順利的一步一步前進,地面的震動幅度也很小,機體也相當的平穩。
「這冰層快有一米的厚度,面積那么大的話…」
一位勘察員通過儀器觀察完凍住的大門后對正在仰望著「鐵翼」的白兆山開口。
“寧祈拓,用電弧刀破冰。”
白兆山拿著全頻段手臺開機后直接說道,十分果斷的下達命令,通常來說的破冰主要是電熱和撞擊,但他卻下達這樣的指令也是因為他對「鐵翼」MF的了解。
「是?!?
寧祈拓按照要求執行命令,她要做的是調節電弧激發裝置(AED)的輸出功率等數值,否則不僅可能誤傷地面的人員,還有可能會對大門有損壞,畢竟電弧刀的高溫和壓強可是能夠輕松穿透有著鈦APH材料制成的裝甲層。
(溫度設定:1500℃)
(壓強:3MPA)
看著顯示面板上是AI提供的參考數值,她沉思了幾秒后,果斷的選擇了確認。
「老白,你讓其他人也躲遠點,可能會有較強的熱流,請到「鐵翼」的后方躲避?!?
“好?!?
很快就得到回復,隨后她摁動操縱桿側面的輔助按鍵,隨后從「鐵翼ACT」腕部的電弧激發裝置口竄出一道長達5米的高溫等離子體,溫度和壓力得到控制,但對于融化這一米多厚的冰層來說還是足夠的。
沒多久就完成了除冰作業,先是利用電弧刀在冰層上切割一個X型,然后利用電熱以及鉤爪撞擊碎冰,一切十分順利。
接下來要做的就是讓這個機械大門通電,再打開電子鎖就能打開大門進入「心眼」基地的內部。
「寧祈拓,這個高度的話,你的機體能進來嗎?」
白兆山開口發問。
“應該勉強可以。”
「那就好,這個基地或許需要你的「鐵翼」?!?
她知道老白指的是什么——利用「鐵翼」的供電系統,也就是“氦-3聚變反應堆”的發電能力來為這個基地供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