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改變歷史進程的50種機械
- (英)埃里克·查林
- 648字
- 2020-05-22 15:37:16
平整可見
兩種機器主宰了早期的機床行業:一是我們之前講過的車床;另一個就是本章的主題,約瑟夫·惠特沃斯(1803—1887)設計的刨床,又叫刨機。雖然加工木制品的手動刨機很早就出現在了世界上,但要使金屬表面達到高度平整則是一項要求極高的工作。我們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實現金屬表面的平整,但其平整程度卻完全依賴于工匠的技能水平。然而,即使有最敏銳的眼睛和最熟練的技巧,這些技術也無法達到批量生產所要求的精度和標準化水平。再加上手工生產所需耗費的額外勞動力以及時間,意味著這樣生產出來的設備都是成本極為高昂的定制產品。
我們很難考證刨床的發展歷程,對于它的發明和后續改進有著各種各樣的說法。在早期的刨床設計中,工件在臺面上移動,上面懸有刀具。臺面沿著一條直線來回移動,使得切刀可以切削掉一部分金屬表面,然后將刀具移到一面進行重疊切削,且該切削與之前的切口完全匹配。人們使用刨機來為包括蒸汽機、鐵路機車和紡織機械在內的很多不同的機械設備部件制造高度平整的表面。盡管惠特沃斯并不是第一個設計出刨床的人,但他的動力設計比之前的發明者以及他的競爭對手精度更高,同時也更易于操作,因而被公認為最好的之一。
惠特沃斯并沒有像理查德·羅伯茨那樣潦倒而死。相反,他發了大財,并將自己的機床事業擴展到了武器制造領域,曾在克里米亞戰爭(1853—1856)期間為英國軍隊生產武器裝備。對于自己積累的大量財富,惠特沃斯捐出了其中一部分來促進職業教育的發展。他贊助了當時新成立的曼徹斯特機械學院(現在的曼徹斯特大學理工學院),并創建了曼徹斯特大學設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