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少年讀國學(xué)·第二輯(套裝共6冊)
- 蕭史
- 515字
- 2020-05-26 16:14:54
第六章
導(dǎo)讀
在本章中,孔子以舜為例,認為他既好問,又善于省察淺近的話,還會隱惡揚善,用中庸之道治理百姓,說明中庸之道是能夠?qū)嵭械摹?/p>
原文
子曰:“舜其大知也與!舜好問而好察邇言,隱惡而揚善,執(zhí)其兩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為舜乎!”
釋義
孔子說:“舜可以說是一位有大智慧的人吧!他喜歡向人請教問題,又善于分析淺近話語中的含義,他隱藏別人的壞處,宣揚別人的好處,把握好‘過’與‘不及’兩種極端情況,用中庸之道治理百姓,這就是舜之所以成為舜的原因吧!”
故事
大智虞舜
虞舜是上古部落聯(lián)盟領(lǐng)袖,父親瞽瞍(gǔsǒu)愚昧無知,繼母囂(xiāo)張放肆,弟弟傲慢無禮。他們總想殺掉舜,但都被舜躲過,而舜寬容他們,并不計較。
舜在歷山耕種莊稼時,大象趕過來幫他耕地,飛鳥圍過來幫他鋤草。后來,父母讓他在河邊制造陶器,陶器不會破裂;讓他到雷澤去捕魚,遭遇大風(fēng)雷雨,卻安然無恙。堯聽說這些事以后,讓九個兒子和舜交往,同時將娥皇和女英兩個女兒嫁給舜。堯還屢用艱難之事試探他,舜每次都能順利過關(guān)。舜輔佐堯二十八年,舉賢任能,把國家治理得很太平。堯覺得舜是可信賴的人,便把帝位禪(shàn)讓給了他。

清廖鴻章繪《歷代帝王巡幸圖》之帝舜卷,描繪舜巡行四方,登上東岳泰山的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