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少年讀國學·弟子規(guī)
- 蕭史
- 396字
- 2020-05-22 15:28:39
郯子奉親
原文
親所好,力為具;
親所惡,謹為去。
釋義
父母所喜歡的東西,要盡力為他們準備好;父母所討厭的東西,要小心為他們除掉。
故事
郯(tán)子是春秋時期郯國的國君,對父母特別孝順,他的孝行遠近聞名。父母的年紀大了,都患有嚴重的眼疾,聽醫(yī)生說,治這種病最好的辦法是食用鹿乳。可是,鹿乳在市場上買不到,于是郯子就親自到山上去,想盡辦法來獲取鹿乳。

清刻本《二十四孝圖·鹿乳奉親》,描繪遠處山頭上的獵人張弓欲射,而身披鹿皮的郯子正起身高呼的危急時刻

清王素繪《二十四孝圖》之《周剡子鹿乳奉親》
山上鹿雖然不少,卻難以接近,為了得到鹿乳,郯子冥思苦想,終于想出一個好辦法。他找來一張鹿皮披在身上,然后在頭上安了假角,混在鹿群中。郯子的耐心獲得了回報,終于有一天,他得到鹿乳,帶回家讓父母喝了。一個獵人上山打獵,見到這件事后十分感動,便告訴了大家。從此,郯子成為人們孝敬長輩的榜樣,他鹿乳奉親的佳話被世代傳頌。